一位幼兒園老師心聲:明明可以有出息的孩子,卻被這幾種家長耽誤

很多家長在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前都會對老師進行全面的瞭解以便給孩子挑選最好的老師。殊不知,在老師們心目中,他們也對家長們進行了分門別類,其中有以下這三種行為的家長是最讓老師頭疼的,不僅不便於老師的工作,還給孩子帶了個壞頭。各位家長快來看一下你是不是其中的一種?

一位幼兒園老師心聲:明明可以有出息的孩子,卻被這幾種家長耽誤

第一種家長就是想讓老師多關注自己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帶一個班的孩子,面對小朋友們他們的精力是有限的,遠遠不足以滿足每個孩子的需求。而有些家長則不停地給老師發短信打電話,想要一刻不停地掌握孩子的動態,要求老師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的家長世界的中心變成了孩子,如此溺愛保護,對孩子是不利的。

第二種家長就是蠻不講理,一心袒護孩子的。小朋友們生性好動愛玩,所以偶爾會搶玩具公仔,還有一些甚至會動手打架的。當老師們把違反紀律的小朋友情況和家長彙報以後,有些家長往往會不分青紅皂白就為自己的孩子說話,即便自己的寶寶是做錯事的那個,他們依然會推卸責任,遷怒他人。這樣的家長不能培育出有正確是非觀的孩子。

一位幼兒園老師心聲:明明可以有出息的孩子,卻被這幾種家長耽誤

第三種家長是接孩子放學時不排隊的。排隊意識和秩序規範是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和遵守的,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園門口人多擁擠,如果每個家長都爭先恐後地湧上來拉自己的孩子,那麼可想而知場面會是多麼混亂,甚至有可能會出現踩踏事故等不安全的情況。而這樣子的家長,不僅妨礙了老師的工作,更是影響到了孩子。

一位幼兒園老師心聲:明明可以有出息的孩子,卻被這幾種家長耽誤

都說其實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相比於書本知識是更為直接的。從來都是有什麼樣的父母造就什麼樣的孩子。而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幼兒園老師的工作也不是這麼容易的,要有序地管理班上的孩子並保證他們的安全健康,還需要每個家長的積極配合。

一位幼兒園老師心聲:明明可以有出息的孩子,卻被這幾種家長耽誤

所以在此要建議每一位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受周圍環境各種因素的作用的。而其中很重要的是家庭環境和學校的環境,也即是老師和家長的良好配合和互動,家長們要想自己的孩子優秀,首先應該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一個足夠優秀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