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內橋,中華路、中山路、建鄴路、白下路在此交匯,歷史上曾被作為

“大內之橋”,也被作為整個城市“中軸線”的起源點。

它本是五代十國時始建的“內橋”,只不過歷經戰亂,原橋早已不復存在,現存的是明初原址復建。經過歷史的變遷,如今它仍是這座城市唯一剩下的“從古至今”承擔南京主幹道交通作用的古橋。

「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圖片來源於《週末》報2018年8/30期


楊吳國

內橋的歷史要追溯到南京歷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時代——楊吳時代。五代時,在南唐建國之前,南京還曾做過五代十國之一的“楊吳國”的西都。

唐昭宗天覆二年(902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被封為吳王,史稱南吳。因這個政權的皇帝姓楊,歷史上也稱其為“楊吳”。

楊行密定廣陵(今揚州)為東都,金陵(今南京)為西都。楊吳時期,楊行密及其後人在南京大興土木,興建“金陵府衙”。

「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五代十國時始建的“內橋”

考古表明,金陵府衙的範圍大約在今羊皮巷戶部街以南、建鄴路白下路以北、明瓦廊以東、火瓦巷以西。圍繞著金陵府衙周圍,還有一圈護城河,借用的是東吳時期開挖的青溪。所以內橋下面的河,並不是秦淮河,而是青溪的殘留。

公元937年,南唐取代楊吳,並且改金陵為江寧,建都於此。楊吳所修建的金陵府衙,也為他人做嫁衣裳,被改成了“南唐宮城”,護城河也不用開挖,直接改名為“護龍河”

皇宮南門外的那座橋,也被命名為“虹橋”,是取“彩虹臥波”之意。不過老百姓更願意俗稱皇宮為“大內”,直通皇宮的橋,也被俗稱為“大內之橋”,簡稱“內橋”。這座橋正對著宮城正門,跟市井味兒很濃的北門橋相比自然更加“高大上”。至於這座橋到底是修建於楊吳時期,還是南唐時期,已經無從考證。


「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圖為金陵府衙的大致範圍

朱顏改


內橋跟南唐都城的南門——中華門、朱雀橋、長幹橋都在一條直線上,構成了南京城的中軸線,內橋下面的河流也成了

“御溝”。遙想當年,站在內橋上,往東、往西看都是中央官署,滿眼的富貴,潑天的權勢。

據南唐文獻記載,內橋是由三座平行的橋組成,這種格局一直保留至今。皇帝出巡回宮是必走內橋的,不過按照禮節,皇帝專走中間這道橋,兩邊的橋才是給大臣們走的。李煜作為南唐後主,想來也曾經多次踏過虹橋,途經御道,接受滿朝百官、天下子民的朝拜。只不過“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出宮降宋,大約走的也是這條路。


「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1992年,內橋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歲月彈指一揮間,高門大戶都做了土。內橋上的皇帝專用通道早已變成機動車行駛的通道了,兩側稍窄的道供行人和自行車通行。

到了南宋時期,南京成了留都,“南唐宮城”被改成了“行宮”,宋高宗趙構曾住過,不知多少次來往於內橋之上。

南宋以後,行宮被拆除了,內橋作為重要交通通道被保留下來,一直到明代。

宋以後南京城市的大體規模基本成熟,即在南唐都城基礎上逐步擴建而成,其中“內橋”立橋之地,一直處於都城最核心位置。

明清時,內橋以南、三山街一直到秦淮河邊這片區域,為當時南京城最繁華的地段之一。

「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南宋時期的“南唐宮城”原貌

曾用名

南唐時它叫“虹橋”,一種說法是說當時橋型是拱橋,形容橋身狀如飛虹,還有一種說法是既然橋下面的河叫“護龍河”,那麼伴著真龍天子的橋當然就是“彩虹”了。

如今的內橋,在當時還有兩側輔橋相伴,也分別取名為“東虹橋”、“西虹橋”。

東虹橋即今四象橋,由此北向至娃娃橋,是南唐東面護龍河水道走向,而娃娃橋很可能就是宮城東門外的橋。西虹橋即今羊市橋,在鴿子橋北,舊有羊市橋路,1930年拓併入建鄴路,也就是木料市至珠寶廊的一段。

北宋政和年間,內橋曾一度改名為蔡公橋,據說是當時的南京地方官員蔡嶷重新修葺了內橋,百姓因此感謝他,為紀念他而以人名命名此橋。


「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圖為古四象橋

南宋初年,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逃往南方的趙構改升州為建康,並且定都於此,所住的宮城便是南唐宮城。只不過金國勢大,建康岌岌可危,趙構一路南逃至臨安(今杭州)才緩過神來,最終定都於臨安,此時的建康變為留都,曾經的宮城也變成了行宮。

虹橋也被更名為“天京橋”。因為北宋時期,開封為東京,洛陽為西京,洛陽皇宮前有一座橋叫做天京橋,是皇帝出宮的必經之地。南宋在臨安重建宋,把南京作為留都,但仍然沿用了北宋西京的橋名,意思是繼承了前朝的政權,維持了所謂的正統都城地位。

明初朱元璋定都應天府,大規模重修南京城,現存的內橋,也正是那個時候得以重修,並且保留至今。

「發現南京」內橋:京華煙雲,繁華如夢

▲圖為宋高宗建炎

近年來,南京市博物館考古人員考察發現在內橋的東南側、距離中華路不到10米處,居然還留有六朝期間的“御道”,這說明早在六朝時,內橋至中華門一段就已成為南京城市的中軸線了,更加證明內橋的歷史至少在1500年以上。

在內橋東側的草坪中,立有1998年擴建內橋的記事碑。由此碑得知,因古橋歷經千年風雨,不堪重負,1998年中華路拓寬之時,一併擴建內橋。內橋的兩座輔橋也是那個時候所修建。同時因為原來的內橋是石拱橋,坡度較大,車輛通行困難,擴建之時在原橋上加蓋石磚,使坡度變緩,如同平地一般。 1992年,內橋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