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苗情」有問題?!肯定是這8個方面你沒做到位


馬鈴薯“苗情”有問題?!肯定是這8個方面你沒做到位

單次灌溉時間過長,灌溉週期長

很多種植朋友擔心地裡水不夠(實際上很多基地土壤確實比較乾旱),滴灌情況下通常的做法是每次使勁澆,澆8個小時,10個小時,甚至12個小時的,300畝地需要不停歇的澆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後面剛澆完,前面又旱了,管理人員也很辛苦。

殊不知,這種灌溉理念存在著很大的誤區。灌溉是否到位不是看澆了多長時間,而是要看有效灌溉有多少。馬鈴薯根系通常集中在土層深度10~30公分的範圍內,按照目前滴頭流量2.0升/小時計算,壓力正常情況下,40公分土層澆透僅需要大約4小時,超過4小時部分,灌溉水均在40公分以下,屬無效灌溉,費工費時。

以300畝為例,若每次澆4小時,3~4天即可完成灌溉,效果與澆8個小時等同,但灌溉週期縮短了一半,同時也解決了井水不夠的難題。適當減少單次澆灌時間,縮短灌溉週期,可有效避免馬鈴薯乾旱問題的發生。

二、施肥時間過長或噴灌水量過大

內蒙古大部分土壤是沙性土壤,保水保肥性較差,滴灌施肥時間不宜超過1個小時,噴灌情況下同步施肥,施肥時水量過大,在地表易形成徑流,造成肥水淋失,出現苗弱草盛的情況。

三、灌溉後即刻施肥,肥料淋洗

滴灌情況下,目前大家的思想比較統一,灌溉施肥時,先澆足清水,再施肥,最後洗管。但是,經過我們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發現,採用這種灌溉施肥方式,依然很難確保肥料不被淋洗。即使施肥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在砂壤土中,肥料依然下滲至30公分以下。根本原因在於,剛澆完清水以後,土壤水分處於飽和狀態,水分有一個下滲的過程,尤其是在砂壤土中,下滲速度更快,此時即刻施肥,即使施肥時間再短,肥料也會跟隨著水分往下滲透遷移。目前的解決辦法就是先統一澆清水,等水分下滲結束,再進行統一追肥。

噴灌情況下,建議先以30%的速度澆水,然後以100%的速度施肥,切忌灌溉施肥的順序顛倒,如果顛倒,直接導致結果是壟上沒肥,壟溝肥累積,苗弱草茂盛。

四、滴灌管壓力不足,出水不均勻

當滴灌管壓力不足時,出水不均勻,甚至不出水,澆水效果抵不上壓力正常情況下的1/3,若不仔細觀察,依然按照原計劃時間澆水,土壤依然乾旱,而我們誤以為水已經澆好了,等待著一週以後再澆水,結果連續10天以上土壤是持續乾旱的,關鍵時期缺水,對馬鈴薯的生長影響是巨大的,幼苗可能直接停止生長。

五、重施底肥,輕施追肥,且追肥時間過度延遲

經常有人提到,底肥和中耕施了很多肥,總共加起來都不下120公斤,但苗子怎麼就是不長?事實上,苗期馬鈴薯根系分佈有限,大部分的肥料是接觸不到的,同時,底肥有一個溶解轉化的過程,此時大部分肥料都沒有溶解。再加上擔心灌溉將肥料淋洗,不敢輕易灌溉,底肥溶解更加緩慢。後期,底肥一方面被灌溉水大量淋洗,一方面溶解速度跟不上馬鈴薯植株的吸收速度,追肥在那個時候顯得更為重要。

建議底肥和中耕總施肥量控制在80公斤/畝即可,將剩餘的肥料成本轉嫁至追肥上,定期5~7天追肥一次,緩效與速效相結合。

同時,首次追肥時間儘量往前趕,中耕後,苗高5公分左右即可滴灌或噴灌追肥,此時正處於底肥未溶解,但幼苗需水需肥不斷上升的階段。

六、營養不平衡,偏施氮肥,不重視磷鉀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從土壤角度分析,地區耕作層土壤普遍不缺氮肥,但有效磷比較缺乏,尤其是灌溉水普遍硬度較大,鹽度值普遍超過0.5mS/cm,對土壤和肥料中的磷固定較嚴重。而我們很多基地馬鈴薯幼苗展現出來的症狀也顯示植株是缺磷的,它的典型症狀是植株生長緩慢,葉片不展闊,葉色濃綠,地下匍匐莖短。同時很多馬鈴薯幼苗也出現小葉,幼葉發黃等症狀,鋅、鐵、硼等微量元素也相對缺乏。

七、灌溉施肥缺乏系統性,難以做到按需供應水肥

灌溉施肥是一個嚴謹的系統工程,需要補充什麼肥料,整個時期需要補充多少,不同生長階段需要哪幾種元素,需要多少,每隔多少天灌溉施肥一次,如何協調不同營養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一個詳細的計劃表,嚴格按照計劃表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再酌情根據苗情微調,這樣才能夠做到有計劃的給作物提供所需的水肥,如果等出現了症狀再去調整,時間上至少會耽誤15天以上,這對於短期作物而言,影響是巨大的。

今年可能由於氣候原因,很多基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爛種現象,有些人採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滴施銅製劑,有效殺滅種薯中的病菌,避免蔓延至根系、莖稈和葉片,造成缺苗斷壟的現象,而沒有采取預防措施的,病菌直接蔓延至地上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