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馬鈴薯需肥特性

肥料是作物的糧食。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肥料不足或生長期間出現飢餓狀態,就不可能高產。馬鈴薯最喜耕層深、土質疏鬆和排水透氣良好的沙壤土。它喜微酸性,以PH值5.0~5.5最適宜。它的根系分佈在土壤表層30cm,一般不超過70cm,根系發達,需肥較多,尤其喜鉀肥。

1.馬鈴薯對養分的吸收特點

馬鈴薯是高產喜鉀作物,對肥料極為敏感。它的高產關鍵因子是充足水肥。它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氮、磷和鉀,其次也需要鈣、鎂、硫、鐵、硼、鋅、錳、銅、鉬和鈉等。它在整個生育期對各養分的吸收特點各不相同。氮、磷、鉀三大營養元素中馬鈴薯對鉀的吸收量最大,其次是氮、最少的是磷。

氮使莖葉生長繁茂,葉色濃綠,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機物質積累,蛋白質含量提高。馬鈴薯對氮的吸收較早,在塊莖膨大期達到高峰。磷促進植株生育建壯,提高塊莖品質和耐貯性,增加澱粉產量和含量。鉀能增加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加速養分轉運,使塊莖中澱粉和維生素含量增多。

硼利於薯塊肥大,也能防止龜裂,對提高植株淨光合生產率有特殊作用。銅能提高蛋白質含量,增加植株呼吸作用,對增加葉綠素含量,延緩葉片衰老和增強抗旱能力都有良好作用。

馬鈴薯生育期可分為發芽期、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膨大期、澱粉積累期和收穫貯藏期6個階段,其在各生育期所需營養物質數量不同。氮的吸收最快期在塊莖形成期,平均每日每株可吸收45mg,其次是塊莖增長期;磷的吸收最快期也是在塊莖形成期,平均每日每株可吸收7.5mg;鉀的最快吸收期在塊莖增長期,平均每日每株可吸收54mg,其次是在塊莖形成期,在初期,需要的氮(N)、磷(P2O5)、鉀(K2O)約佔總量的25%;特別是塊莖迅速膨大期是需肥高峰期,約佔總量的50%;在澱粉積累期約佔全生育期的25%。不同生育期氮、磷、鉀的吸收量比例為:苗期1:0.5:1.11,塊莖形成期1:0.17:1.14,塊莖增長期1:0.18:1.58,澱粉積累期1:0.30:1.45。隨著成熟度的推進,需磷、鉀的比例逐步提高,而氮的比例減少。鎂和鈣等微量元素隨生育期的延長而需求增加。

2.馬鈴薯對養分的需要量

馬鈴薯是典型的喜鉀植物,對氮、磷、鉀的需要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產1000Kg馬鈴薯塊莖,需吸收氮(N)5~6Kg、磷(P2O5)1~3 Kg、鉀(K2O)12~13 Kg。除了氮、磷、鉀外,馬鈴薯還需要鈣、鎂、硫、鐵、硼、鋅等中、微量營養元素。馬鈴薯根、莖、葉中鈣含量佔幹物質的1%~2%,但塊莖中的含量只有乾重0.1%~0.2%,生育期總的需求量相當於鉀素的1/4;根、莖、葉中鎂含量佔乾重的0.4%~0.5%,硫的含量佔0.2%~0.3%;另外,在馬鈴薯塊莖增長期新葉中,鐵的含量為75~150mg/Kg;硼為30~40 mg/Kg,鋅為20~40 mg/Kg,錳為30~50 mg/Kg。在具有土壤分析測試條件的地方,應根據土壤養分豐缺狀況和田間校正試驗,結合已有經驗來確定馬鈴薯施肥量,能使施肥量更為準確,效果更優。

女,碩士,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現任職民豐種業有限公司,從事馬鈴薯組培、病檢、質檢工作。

運營:小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