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为何要修“止观”?南怀瑾老师形象说明“止观”的境界!

一切佛法的修持,由凡夫到成佛之路,修持的路线只有一条,

《楞严经》佛告诉阿难两句话: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

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佛,只有一条路成佛:“止观”

一起读经典《南禅七日》:“止观”的境界!

修行为何要修“止观”?南怀瑾老师形象说明“止观”的境界!

为何要修“止”?

止是修定的功夫。我们人的这个心,这个思想,这个生理,心理、生理像一条流水,就像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像长江大河一样,我们身心永远在滾动,譬如我们生理上,心脏的血在流动,我们一天周流全身那个血流动著,血液的流动那个行程,十万八千里,把它连起来,我们的呼吸往来多少,我们心理思想状态,所以不能得定,所谓得定要身心两个静止下来才能定。

修行为何要修“止观”?南怀瑾老师形象说明“止观”的境界!

“止”的境界

如何把这个流动(身心的状态)止住?你看那个水流,把它止,要清净下来,宁定了,那个才叫止,宁定了以后,这个水把它停留不动了,宁静了,然后这个水慢慢宁静,里头的尘渣子灰尘都下去了,下去了,我们一眼这个水,碧清的,清到极点,一眼就看到底,这个才是“止”的境界,

修行为何要修“止观”?南怀瑾老师形象说明“止观”的境界!

为何要修“观”?

观是修慧的功夫,定跟慧双修,最后才能够达到真正圆满的境界。

“观”的境界

就像一潭清水,清到极点,慢慢宁静了,泥巴下去了,尘渣子下去了,一眼就能看到底,看到底了以后呢?一点灰尘掉下去看得清清楚楚,一条小鱼过来都清清楚楚,这个就是“观”的境界!

修行为何要修“止观”?南怀瑾老师形象说明“止观”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