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尔晴下线大快人心,《如懿》阿箬紧跟其后,又来叛主求荣

影视剧中的反派有多种表现形式,最突出的有两种,一种是她坏,但你恨不起来她。另一种是她坏,你恨死她了。恨到非常想从屏幕中把她拽出来暴打一顿。最近,中了宫斗的毒,追完《延禧攻略》再补《如懿传》,脑子里整日是后宫里的七荤八素,想想也是开心。但不开心的是遇到尔晴还有阿箬。

《延禧》尔晴下线大快人心,《如懿》阿箬紧跟其后,又来叛主求荣

前段时间背叛皇后的尔晴真是激起公愤。她那种狠毒,疯狂,歇斯底里以及变态心理成功的把自己推向万夫所指,不病而亡的境地。她在《延禧攻略》的反派中,拿高贵妃来比较。高贵妃是让人恨不起来的反派,尔晴恰恰相反。同样《如懿传》中的阿箬人设与尔晴有所相似,都是主子的随嫁侍女。也都是一个背叛者。只不过阿箬没有尔晴伪装的好。出场就是个伶牙俐齿,口无遮拦,不适合做奴才的奴才,人设极不讨喜,以至于刚出场就被网友要求快领盒饭。

剧情更新中,阿箬因为侮辱莲心而被慧贵妃雨中罚跪六小时。同时连累如懿通宵抄经。按照惯性思维,阿箬应该对如懿万般愧疚,而事实恰恰相反。如懿的嘘寒问暖,她竟未有半分感动,反倒是恨意陡生,叛心急切。俗话说,喂不熟。

《延禧》尔晴下线大快人心,《如懿》阿箬紧跟其后,又来叛主求荣

从阿箬的出身到她的性格走向看。作为一个知县女儿,她可以称为官二代,小官而已。但是她的性格太过争强好胜,并且有着强烈的推翻命运安排的欲望,她根本不屑于做一个宫中宠妃的大宫女。这种说法想来貌似禁锢了理想,绝对了等级,太过古板僵化。谁说宫女就不能变成王的女人,隔壁璎珞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阿箬走错了路,也就是误入了歧途,和尔晴如出一辙。

在宫女阶层中以阿箬的门第和身份本身就具有优越感。可就是这种优越感,让她丢失了一份自我衡量的尺度。其实要说她以罚跪那场戏作为黑化分界线来看,并非完全正确。因为在之前她已经意于吸引皇帝的注意,这对于她的主子本身就是不敬。对同为姐妹的惢心,早有奚落欺负,这是不善。从这两点看阿箬骨子里就是暗黑系。她背离主仆之道,背离同僚之道,在欲望的深渊里不能自拔。于是她加快了背主求荣的步伐。当然,这符合宫斗的气质也适合在腕级厮杀中暂时充当一下卧底或者旗手,待时机成熟来一个狠毒的猝不及防。

《延禧》尔晴下线大快人心,《如懿》阿箬紧跟其后,又来叛主求荣

剧透中阿箬撕破脸公开诬陷如懿,导致如懿被打入冷宫。自己则如愿得到皇帝的宠幸一夜飞上枝头。可她的代价是最后死于猫刑。这样的结果算不上是悲剧,倒可以称为天道轮回。恶,是有恶报的。

根据前期尔晴在网络上被公愤的情况看,阿箬的自作孽不可活,也一定会掀起新一轮网友对她的口诛笔伐。那么,做好准备吧,一起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