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岩茶的「青」,很容易被忽悠

01

很多人說巖茶的世界太複雜,六大茶類中唯一喝不懂的就是巖茶。

巖茶的世界就像一個變幻莫測的江湖,如果沒有遇到良師益友,或者盲目跟風,難免會迷失在這片江湖中。

那麼,如何對巖茶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呢?粗淺認為只停留在喝茶、品茶的層面是不夠的,應該溯本求源,從工藝這個源頭瞭解如何成就一泡好茶,以及工藝不到位製作的茶有哪些欠缺,存在問題的茶會對人造成什麼傷害。

02

從中醫的角度講,我們吃的食物有溫、熱、寒、涼、平之分。

古代藥書認為,茶性寒味苦。陸羽《茶經》中說“茶之為用,味至寒”;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虛實。苦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

隨著時間的發展,工藝的變遷,我國的茶葉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可分類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黑茶和紅茶。

依照陳椽教授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巖茶(屬於青茶)在製作過程中多酚類發生酶性氧化,內含物質轉化,茶性溫和,是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可飲用的茶。

不懂巖茶的“青”,很容易被忽悠

03

但是,現在市場上普遍存在問題巖茶,歸根來講主要是工藝上“青”沒有做到位,具體而言分為兩種類型:

一、很多製茶師做茶做不了、做不動“青”,只通過走水、輕焙火就上市,以毛茶代替精製茶銷售,茶葉的內含元素沒有充分利用,青沒有做轉化,與生茶無異,三五個月後就出現“返青”的現象。

不懂巖茶的“青”,很容易被忽悠

輕焙火的巖茶出現“返青”現象

二、有的人想消滅“青”,以高火、猛火焙茶,結果把青憋在茶體裡,變成外熟內生的“壓青茶”,“青”依然存在,茶表面卻被燒焦、碳化了,茶焙空、焙死了,營養元素流失殆盡。

不懂巖茶的“青”,很容易被忽悠

燒焦、碳化的巖茶,葉底死張

04

“青”沒有做到位的茶,嚴格意義上說是“病茶”,偏寒涼、偏溼熱,喝了危害人體健康。

現在很多人認為喝茶都是養生,這個觀點有些片面,早在一千多年陸羽《茶經》就記載:“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現代很多人喝茶喝著喝著就把胃給喝壞了,殊不知這就是茶體中的“青”沒轉化到位,發揮著傷胃的作用。也有人晚上喝茶就失眠,喉嚨燥熱,這主要是“青”憋在茶體裡,又遇到高火焙茶,寒熱交加,傷了肺氣,肺不能主收斂,人難以入睡。

05

對於製茶師而言,不是熟背“看青做青、看天做青,最終實現此青非彼青”等口訣就行,真正應該專研的是如何把茶做到位,實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目標,將剛採摘下來只含有幾十種化合物的鮮葉,經過工藝製作生成700多種化學成分。這個變化過程是一個量變的過程,更是一個質變的過程,需要潛心專研。

茶葉經過反覆生克、攻伐、合化,博取而兼容了陰陽五行的精華靈氣,這個製茶的過程工藝很關鍵,只有真正把茶做好了,才能達到養生去邪之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