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宪制》中的解题思路

最近啃完了苏力老师的《大国宪制》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这个大国是怎么从散落的部落集合成一个大国,又是怎样通过制度和法治的改进,确保了大一统这个现象。通过阅读,我对中国的历史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历史发展中不断变化各项制度都是从解决当时正在发生的、最重要的、最紧迫的问题出发指定的,虽然从我们现代人看来,可能感觉很荒谬活着很残忍,可是有时当时不得不采取的方法,它们就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理解中国历史的演进,结合着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行思考,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个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如何确保人们的生存环境。这一点就要从上古说起。我们都知道上古时代基本上都是以部落的方式存在。但是长期的洪涝灾害和长期的被外族的侵略,使当时的人们身村环境极其恶劣。于是人们就不得不考虑建立一种比部落更加可靠、更加强大的组织来解决问题。于是部落的兼并开始,并形成了最初的国家的雏形。由于人力、物力以及技能和分工的出现,才使疏导河流、修筑堤坝、建立强大的抵御外族的军队才成为了可能。这个更大的做的组织的建立,解决了当时最为基本的生存问题。

第二个问题:这个国的领导人应该怎么传承。这个问题其实还隐含着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国应该听谁的。我们都知道,组织越大,班子就越不好带。这就需要国中能力较强者来胜任。所以,上古当中的三皇五帝这些圣人就会出现了。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这些人真的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因为在那个时期,人们没有这种意识,人们更加在乎的是实力和血缘。所以,胜出者,必定是少数的占有大部分资源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大族。这些族群当中名望较高的人会被推举出来成为领导者。但是还有另外一个经常被大家忽视的问题,不是你选谁上,谁就上。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不像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到处充满了诱惑,那个时代当领导,没什么油水,基本上就是为大家服务了,干着最苦的活,操着最大的心,担着最大的风险(因为在那个时代,一旦干不好,可能就会被其他的,或者本族的不满的人干掉)。所以当时的领导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是应该是最务实的。所以最贤明的名声一直传到现代。

但是随着发展。物质和财富的进一步积累。领导者获得的地位和资源进一步加强。就开始有人觊觎这个领导的位置。于是自夏启开始,家天下的局面出现,新的问题就会产生。原来的禅让制,强逼着一些有才干的人,领导这个国家。家天下之后。这个国家之主的位置怎么传承呢。在家天下的制度当,传承是影响国家稳定的重要问题。最为常见的方式是父死子继,但是这个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夏朝和商朝,基本上是子承父业与兄终弟及双轨制。这种制度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在夏商时期,人们的寿命其实很短。往往孩子还没有成年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死掉了。如果一个国家交给孩子管理,势必会对国家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再加上当时的统治层级和制度还没有完善,年少的领袖根本没有办法处理好与其他部落首领之间的关系。那么兄终弟及。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确定为子承父业这一单轨制呢?还是那句老话,随着财富的积累,人们的寿命逐渐的延长。上一代领袖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年岁也不会很小。再把自己的王位传给兄弟的话,儿子和兄弟必然要开战。随着权力的不断的向中央集中,王位继承的权威性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子承父业的障碍和会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少。此外子承父业。也那些贵族和大臣们提供了一条比较明确的政治主线,适应国家稳定的要求的。

第三个问题:怎么获取政权,以及如何统治?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逻辑上好理解,我们从平天下、治国以及齐家的顺序理解这部分内容。平天下讲的就是军制。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替基本上都是通过武装夺取政权实现的。除了天下的夺取,一个国家想营造长治久安的稳定局面和保持繁荣发展都需要强大的均是作为后盾。所以对于一个国家军制是什么样的以及怎么去管理这支军队十分必要和考验当局者水平的。因为一不小心,军队有了私心,国家就愈加不安全。比如汉、晋两朝的诸王之乱、唐朝的藩镇割据都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历代统治者都会将军队的控制看的十分重要。天下保住了,那就要治理这个国家。军人往往在这方面就要靠边站,需要一批具有治国能力的贤臣帮助统治者建立完善的官僚机构和国家治理的运行机制。国家的皇帝可以对官员发号指令,但是对老百姓似乎没有什么办法。自古就有皇命不下乡的说法。那么基层的百姓就是去秩序,一团散沙了么?其实没有。这就要讲到齐家的概念。齐家包括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古人正是处理好了这些关系,解决了基层统治这个难题。书中认为,古时候以男人为中心是有客观性的。以男人为中心,确保了以村为单位的团体血统的稳定性和种姓的稳定。这一原则可以让村里有较为固定的乡绅或者组长建立起一套稳固的管理体制和方式,确保基层组织的秩序。因为一个村中的同姓者越多、血缘紧着越多,他们的领导者就会越单一。而作为妻子的女人作为从属地位,不会使村中外性男子增加,也确保了村子的纯粹性。强调父慈子孝也是村组织的治理智慧。通过这一原则,确定了父子之间的从属关系,更强调子的孝道,从而是村中的主导权长期归于为数不多的年长者和经验较多的组长手中,从另一方面也避免人数众多的同辈之间对权力的争夺而导致存在的没落。通过这一系列基层规则的建设,确保了百姓层面的稳定。

第四个问题:这么大的国家,怎么协调疆域控制与行政管理?中国在这个方面,也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夏商期,国家比较小,国家管理比较简单。一直到周建立,国家的国土部面积得到了巨幅扩增。传统的简单的管理不能满足要求了。面对新情况,周朝建立了“分、封、建”的统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基本上面对到周朝为止从未出现的疆域大国和人口大国的统治,给出了还不赖的解决方法,这一解决方法也影响了后世几千年。通过“分封”,将偌大国家的管理细分成若干区域,通过"建"这一制度,形成了诸侯国,而诸侯国内部又可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周朝完成了由夏商那种部落联合松散的管理方式转向真正意义的国家系统管理的转变。但是,并不说明周制度是完美的,他的问题是虽然确立了以周天子为核心,各诸侯国互相节制的管理方式,但是中央的集权力度十分脆弱,随着诸侯国实力的不断提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威信和统治力已经江河日下,丧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能力。于是就有实力强大的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国这件事情的发生。秦国吸取了周的教训,在秦国建立之后采取了郡县制,就是不再将新获取的疆域分封给亲戚和功臣,而是建立郡县,让有能力和有功之臣去管理这些地方。这样,再偏远的国土,都属皇帝直接管理而不是某个人的私产。通过这种本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后来的各封建王朝基本都沿袭了这一统治制度。郡县制基本上杜绝了那些因为拥有封地而不断经营谋逆的事情的发生。但是后来的汉和晋建国之后也采取了分封制,但是此后导致的国乱,进一步证实了郡县制的优势。所以,我们现在给秦朝已经予以了较高的评价,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人就还是没有真的将秦朝的功绩予以公平而公正的评论。秦朝开创的大一统格局和完善的统治制度石化时代的。虽然秦国二世而亡,但是其影响却是百世万事。

但是中国疆域这么大,怎么确保地方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反对中央通知呢?这就要提到中国长期采取的“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入"了。前者说的是根据自然和地理条件建立地方区域,后者则是统治着的统治手段,即将一些战略要地和兵家常征之地被多处管辖区域包围和牵制,甚至会出现兵管与政管不统一的情况出现。通过这一制度,形成区域之间以及政管与军管之间的相互制约,避免地方过于独立而对中央的统治形成威胁。

第四个问题:如何建立全国领域的财政制度?我们都知道,秦之前各国有各国的度量和货币以及各国的税收政策。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国土疆域一下子翻了好几倍,除了要搞好统治,还要建立合理的财税制度。如何衡量各郡县按照国家要求缴纳了财税呢?这就需要统一度量。在那个时期,其实纳的税基本上都是以实物为准,最重要的是粮食。如何衡量一个地区缴纳的税符合国家要求了呢,那就需要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可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个地方一个标准,这样会给国家的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各地区之间也会造成不公平待遇。建立全国统一的度量,便成为了最紧迫的事情。所以秦国建国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统一度量衡,其中包括容器、尺寸等等。度量衡的建立,为国家土地制度、官俸制度和官员绩效制度等创造了基础。如果没有度量衡,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度量衡和货币统一的基础上,中国通过税收政策,汲取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那有钱有物之后都做了什么呢?一方面组国家织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治理水患、修建军事防御措施、挖掘运河、修建道路。这些工程都非一地所能承担的,需要以国家的财力投入才能见到成效。这些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集权统治创作了更好的条件。此外, 还有大部分钱粮投入到战争当中,包括对外拓展和国家防卫,确保了百姓免于战乱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五个问题:国家正常运行了,那中央和地方怎样才能高效沟通呢?这就要说到“书同文”和"官话"了。秦朝建立以后,注重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但是同时也需要一些精通政法的官员到郡县治理。如果文不同,中央文书下达到基层,由于基层官员无法辨认文书内容,无法使用中央的法令得到实施。通过培养一批使用官方文字的官员,一方面使书同文的政策得以推广,同时,还能将治国经验得以总结、提升和传播,对于提高官僚集团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官话”的普及也很重要。对于中央派到郡县治理的官员尤为重要。如果这些官员到地方之后连属下讲的话都听不懂,那何谈治理。通过推广官话,使地方主要的官员或者协助掌管治理的副手等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才能确保中央的政令在地方能够更快的实施,沟通的渠道才能打开。

第六个问题:基础条件都齐备了,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参与政治呢?早期的中国,比如夏商周采取的是“世卿世禄”制。这往往是以血缘为基础,统治阶层固定单一。但是是随着春秋战国的发展,这种制度渐渐不满足社会的智力发展要求,各国通过不断的变法和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到了很多人才,得到了破格提拔,各国迫切需要有一批真正有能力的参与国家建设当中。这之中以秦国最为典型。秦国的提拔政策,让更多的有能力的人才得到公正的待遇,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缔造了大秦帝国。逐渐的,以血缘为代表的统治阶层不断地衰落、崩溃,以贤者居之的制度成为朝阳。从而,精英治国的理念逐步得到认可。这从人才选拔制度上,也有着明显的体现。比如说最早的禅让制,基本上上就是部落贵族内部依据血统等级开展的所谓民主推荐制。此后在发展中,周以血缘亲疏和功臣立功大小进行封建奖赏制度,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汉代的推举制,体现了统治者希望执政集团来來源更为广泛,让更多的品行、能力更强的人才参与国家治理。我们现在看,这种制度弊病很多,但是从当时看来,推举制有着较为严密的程序和制度保证,是当时最为先进和法治的人才选拨制度。后来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又比推举制更为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当然,科举制的建立是有其客观因素的。汉朝中后期,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正是这一政策,让儒家学问成为正统。也正是这一情况的出现,才让科举制有了统一的教材和应试的基础。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还是百家争鸣,一篇儒家的文章和一篇道家的文章怎么评判孰高孰低。科举制的建立,让更为广泛的人民有了机会参与到国家统治活动当中,人才的基数进一步扩大。同时,科举制也给那些位于底层的布衣有了翻身的希望,通过读书,就算进入不了庙堂,也可以获得声望,在士绅那里获取不错的差事。所以说科举制,也是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知识普及的重要措施。

第七个问题:为什么封建社会一定要有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这个问题要从中国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看。中国这个大国的发展基本上是顺着部落、部落联盟、部落兼并、松散的大一统、严谨的中央集权制这条主线上。中国是一个大国,要想确保着一个大国的统一不致分崩离析,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确保向心的凝聚力。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还要有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这些力量都要围绕着一个中心,如果这个中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个国家就不会存在稳有了这个人物,军队就知道为谁而战,而军队的合法性可以得到认可。有了这个人物,所谓的精英集团才有所依靠,而精英集团的统治地位才会得到保证。那么这个人被称为了皇帝。其实,这个皇帝只是代表一种正统和一个方向。有了这个皇帝,不管他做不做为,这个王朝都能通过代表他的官僚集团正常运行。比如明代多个皇帝都消极怠工,不上朝理政,但是大明并未因此而亡国。所以,古代的皇帝作为一种制度的存在,为国家的运作提供了合法的理由和基础。

第八个问题:中国自古没有公民的概念,是否就代表百姓与国家政治毫无关系呢?我们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关注过公民的概念。因为从大家的认识来讲,公民是指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民众。但是正如之前所讲,中国的百姓基本上是不太关注国家政治的。“皇权不下乡”也是一个佐证。民间的秩序建立基本上是以血缘关系和长老制进行组织的。但是并不代表民众与国家上层没有关系。通过国家倡导的基础设施建以及建立军制,给基层百姓带来了安全和财产保障,而民众从事农耕为国家创造税收,又能使国家能够去做大事。此外,大量百姓中的贤士通过科举考试或者被举荐,走到庙堂之上,参与国家的治理。在中国看似百姓没有欧美那些国家公民的权利多,甚至谈不上公平,但是正是民间的这些尊卑概念,似乎让百姓获得了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以上是我看完《大国宪制》这本书得到的知识点。这本书虽然是在讲宪制,但是对于我们理解历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苏力老师在一遍一遍的告诉我们,任何宪制都是针对当时那个时代建立起的一套系统性解决问题方案,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制度会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但是他们都曾起到无法替代的的作用。我们要理解这些制度,就要回到制度建立的时期,去发掘那时存在的问题。学习历史,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更会接近历史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