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YANGHUA-2046


这个问题的提法,对姜维是有些不公平的。的确,魏延守汉中十年,曹魏大军不得越雷池一步;而到了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但是评价两人的兵法军功,不能仅以汉中的得失而论,因为两人的地位、权力、职责、追求,都不一样。

汉中中部为谷地,背面有山,山中有数个关隘,地势险峻。魏延的战略,是死死将这些关隘守住,让敌人进不来。魏延的计策的确成功了,汉中在他手中固若金汤,魏延也由此被视为一代名将。

但魏延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汉中。在诸葛亮时代,因为种种原因,他不是总司令,只能算是汉中战区司令,他的任务就是守住汉中,开疆拓土的大局要由诸葛亮去完成,所以魏延不需有功,无过便可。北伐失败,错不在魏延;汉中失守,却是魏延的责任。

然而姜维不一样。蒋、费之后,姜维成了北伐的实际领导者,他扮演的不是魏延这个角色,而是诸葛亮这个角色。他明白,用魏延的策略虽然能守住汉中,但守住了又有什么用呢?只有诱敌深入,才能对北伐起到真正的助推,所以这才改变了魏延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计策,结果蒋舒投降,傅佥战死,汉中由此失守。

姜维固然用人不当,但他手下已经没有魏延这样的将领了。当时魏延镇守汉中时说过“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其实魏延只有“为大王拒之”,并没有“为大王吞之”。如果魏延与姜维换一个位置,魏延未必会更好,但姜维肯定不会更差。毕竟,对于北伐总司令来说小胜没有意义,而对于汉中战区司令来说守住城池意味着一切。


隐语


魏延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在位时的重臣,也是蜀后主刘禅继位前期蜀国的国防中坚。

当初,刘备率军攻取汉中还成都时,要选一将留守,大家都以为此重任非身经百战的猛将张飞莫属,张飞也有此意,刘备却慧眼识才,破格提拔了彼时还默默无闻的牙门将军魏延。大家见刘备如此,都有些惊讶。

当时的蜀军中将星闪耀,人才济济,除关羽驻守荆州外,张飞、赵云、马超甚至老将黄忠都比魏延名头响亮,按理说汉中太守一职咋都轮不到资历尚浅的魏延。可善于识人的刘备偏偏就看好他,将镇守汉中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其实,刘备心里有数:关、张、赵、马、黄都是勇冠三军的骁将,这几位冲锋陷阵、乱军中直取上将首级都不在话下,若论起奇谋将略、诡诈用兵来,都不如足智多谋的魏延。在选谁担任汉中太守一事上,刘备反复斟酌,终于弃张飞而任魏延,从事后效果来看,他的抉择无疑是明智的。

刘备拜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在蜀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关、张。

客观的说,“发于卒伍”的魏延是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若论军事业务水准,甚至不逊于诸葛亮。而且,历史上真实的魏延,绝非演义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是一个长有“反骨”的反面角色,相反,他谋勇兼具,对蜀汉忠心耿耿,且屡次化解曹魏欲染指汉中的企图,他和王平用相同的防御法替蜀国牢牢地把守住了汉中这个北大门,时间跨度竟长达40年。

魏延据守汉中之初 ,正值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 。公元219年,留守荆州的蜀汉前将军关羽突然发起了针对曹魏的襄樊战役,开局时所向披靡,形势大好,不料却被盟友东吴抄了后路,关羽兵败身死。之后,刘备为复夺荆州,同时为关羽报仇,率大军空国而出,讨伐东吴,因战略战术失误,蜀军在彝陵(今湖北宜昌)被吴将陆逊击溃,刘备领残军逃回白帝城,不久就在抑郁自责中病死。蜀军东征惨败,导致刚建立不久的蜀汉政权内部一片骚然,叛乱、哗变、内讧此起彼伏,北方强大的曹魏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侵入汉中。

魏延果然有大将之才。他统兵有方,攻守得当,屡次击退魏军的攻伐,使其无机可乘,长时间不敢轻易图谋汉中。魏延极善以奇用兵,战略战术运用得无懈可击,不仅让曹魏谋夺汉中的企图一次次落空,也为稳定蜀国的政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也用事实证明了当初先主力排众议攫拔自己是多么的英明睿智。

那么,面对咄咄逼人的魏军,魏延是怎样做到使汉中固若金汤的呢?

《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一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意思是:当初刘备让魏延镇守汉中时,(魏延)将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汉中)外围以御敌,若魏军来攻,因外围蜀军牵制,轻易攻不进来。兴势山一役,王平之所以能击溃曹爽,就是因为坚守了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是参透了汉中附近的山川地貌以及敌我态势而制定出的最行之有效的防御方法,魏延之所以能坚守汉中长达40年,就是坚定不移执行了“以城垣为依托,将主力分散部署在外围,使敌军无法集中力量直捣核心,再相机发起反攻,驱逐或歼灭汹汹来犯之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正确方针。

诸葛亮死后,被誉为“陇西奇才”的姜维承袭了他的衣钵,开始独揽蜀汉军政大权。他全面主持蜀国军政后改变了以前的军事作战思路,特别是在防守汉中上,用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取代了魏延、王平屡被验证的成功模式。

姜维认为,魏延制定的策略过于保守,它虽可以防御敌人,但却不能大规模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可以一次次卷土重来。姜维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战法,叫“敛兵聚谷”。就是等魏军进攻时,撤回部署在外围的兵力,再坚壁清野,重兵据守汉、乐二城,拖住魏军使其无法进兵平原地区。 蜀军则不停地派出小股游兵袭扰敌军,使其不得休息,待敌粮草耗尽, 疲惫不堪,被迫撤军时,以逸待劳的蜀军大部队全力出击,定可歼灭来犯之敌,大获全胜。

姜维否定了魏延的战略方针后,开始全面实施自己的“ 新军事思想”。他将部署在外围的蜀军主力全部撤回,命蒋斌守汉城,王含守乐城,为了增加防御力量,他又下令在建威等地修筑了大量的军事堡垒。

姜维的战略战术思维听起来很有道理,却忽略了魏、蜀间的军事实力差距,将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确实是好办法,但自己必须有远超敌军的实力以及超强的机动能力才有必胜把握。蜀军以步卒为主,长于山地战,而来自北方的魏军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迅捷飘忽,机动能力比蜀军强太多。姜维之法实际上是以短击长。即使魏军矢尽粮绝,被迫回撤,靠两条腿追击的蜀军跑得过魏军的四条腿吗?机动能力远逊对方,对撤退魏军实施合围并一举围歼的计划很难奏效。

更加危险的是,姜维将魏延布防在外围的兵力全部撤回,重兵把守汉、乐二城,实际上战略纵深已大大缩小。魏军长驱直入,一旦攻破汉、乐防线中的一个点,整个汉中防御就会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魏军如果攻破汉、乐防线,其后一马平川的汉中谷地便无险可守,取汉中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汉中一失,西川就等于门户洞开,危若累卵了。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正是由于魏军一举突破了汉、乐防线,直接导致了汉中失守。汉中沦陷,蜀汉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魏延用攻守平衡之法,牢牢扼守了40年的战略要地汉中,到姜维手上很短的时间(个把月)就拱手送敌了。

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后,魏军大将钟会、邓艾率军进击汉中,蜀军按姜维的战前部署,退守汉、乐二城。钟会命魏将荀凯和李辅各领一万人马分别围住二城。他自己则率主力绕过二城继续前进,最后顺利地西出阳安关。

如此一来,姜维精心构筑的汉、乐防线不攻自破,汉中也就成了魏军的禁脔。钟会率大军围攻剑阁之时,邓艾就可以率偏师从容地寻找入川捷径,最后偷渡阴平,突然杀到成都城下。如果汉中不丢,蜀汉凭借险峻的山川地理优势抵御入侵,绝不会那么快就匆匆退出历史舞台的。

蜀汉智者费袆曾经告诫过姜维,希望他戒急用忍,缓缓用兵,不要侥幸地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靠速战速决击垮曹魏,兴复汉室,一旦出现纰漏,很可能满盘皆输,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姜维在事关蜀国存亡的危急时刻,居然祭出昏招,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确实令人难测其动机。姜维擅自改变魏延卓有成效的作战理念,致使汉中易手,西川朝不保夕,肩负振兴蜀国重任的他为何如此大胆轻率呢?西晋大儒傅玄对他的一句评价很是精准:“维为人好立功名”。就是说姜维好大喜功,为了自己建功立业,他冒险急进,想迅速成功,以致利令智昏,居然赌上了国运,结果不仅自己没有建功,还彻底断送了蜀汉的江山社稷。

【写作辛苦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分析当时的复杂情况。正如诸葛亮所说,魏、蜀、吴三分天下。天下大势基本上就这么定格了下来。

当时三国之中比较占优势的是曹操所统领的魏国,蜀国和吴国处于弱势,所以,不得已蜀国和吴国开始联合起来抗曹。

当刘备把汉中拿下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务必要派一个猛将来驻守,当时大家都以为刘备会派自己兄弟张飞来担当此任,当时的关羽是在为刘备镇守荆州之地。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考量,好像都是这个张飞是最佳人选。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刘备选了当时籍籍无名(这个籍籍无名是指的和马超、赵云、张飞等人来比)的魏延来担当此任。

刘备把魏延叫过来委任给他重任,并且问他能保住汉中这个地方吗?

魏延一句话就打破了刘备对他的质疑,魏延告诉刘备,只要魏军敢来侵犯汉中,若是曹操为将,我将死守汉中就是。若是换了其它将领,定让他有来无回。

刘备对魏延的回答很是满意,不过我们也要佩服刘备的识人之能。

魏延确实是当时最佳的合适人选。

之后汉中这个地方,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一直都是牢牢的握在了魏延的手中。

其实这时候,魏延之所以能够守住汉中之地,归根结底是曹操方没有对汉中发出大规模的作战造成的。

那时候的曹操并不是没有实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而是他不敢,毕竟赤壁之战,他曾经败在了孙刘联盟的手里。

他若是贸然地对汉中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孙刘联军再给他打个措手不及,那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当时曹操的大后方起了矛盾,致使他无法长期驻守在外面打仗。

这还要从他打败了马超等人,朝廷封了一个魏公给他说起。

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个魏公,仅仅比侯大一个爵位。但是,要知道魏公的厉害之处,就是可以拥有兵权,建立自己的领导班子。和一个独立的王国是没有区别的。

因为曹操的权力过于大了,所以,朝中的大臣们都开始弹劾曹操了。

他必须要处理好内政才能,其次才能对外发动战争。

可以说魏延能够坚守汉中十几年而不倒,得意于孙刘之间的联盟和曹魏内部的重重矛盾。

但是,到了姜维掌管汉中的时候,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毕竟在这之前,孙权联合曹操吞并了刘备的荆州之地,并且还斩杀了关羽。蜀国失去了吴国这个盟友。

刘备不得已发动夷陵之战,最后刘备战败病死在白帝城,诸葛亮接过权力,开始北伐,这一时期虽说大的起色没有,但是,也没有从诸葛亮手中丢失地盘。不过,这一时期最遗憾的是,就在诸葛亮刚刚死去不久,因为蜀国的内部矛盾,导致了魏延被杀。

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可以说汉中到了姜维的手中,曹魏已经可以向汉中发动猛烈的进攻了,毕竟这时候孙刘之间的联盟已经土崩瓦解了。

还有一个就是蜀国的有识之士,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了。

再加上姜维实行了自己独特战略战术,想把曹魏的军队给吸引到汉中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拉长曹魏军队的补给线。然后像关门打狗一样,把魏军给歼灭。

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若是你把老虎放进来,你必须有制服老虎的本领。

很显然姜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等他把曹魏的军队放进来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是曹魏的对手,所以在姜维的手中把汉中给丢失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姜维之所以丢掉了汉中,是当时的局势所迫。在那种情况下即使是魏延重生,这个汉中之地恐怕还是要丢失的。


史学达人


首先说,魏延镇守汉中只有8年而不是40年,起点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沔阳自称汉中王,之后留魏延在汉中镇守,终点是到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魏延任诸葛亮的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诸葛亮进驻汉中后一直没有再回成都,汉中方面的事务都由诸葛亮说了算,镇守汉中的主要职责已经与魏延无关了。

先说魏延守汉中。

魏延在8年中之所以能守住汉中,主要是因为当时天下形势决定的。刘备称汉中王后发生了关羽失荆州事件,之后刘备率兵报仇,再之后刘备死了,蜀汉与孙吴恢复了关系,当时的焦点在荆州。

在此期间曹操也死了,儿子曹丕接班,曹丕把打击重点放在了孙吴,先后三次南征,汉中并不是曹丕关注的重点。

也就是说,魏延镇守汉中期间汉中没有面临太大的外部威胁,这是魏延顺利完成镇守汉中任务的关键。

再说姜维镇守汉中。

这是必须回顾一下姜维与汉中的关系,厘清基本史实。诸葛亮死后,姜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根据这个记载,姜维没有去镇守汉中。

到了延熙元年(238年)姜维才“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但“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姜维这时虽到了汉中,但并不负主要责任。

蒋琬死后费祎为大将军,他对姜维提出的北伐并不热心,姜维难有太大作为。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这就是姜维面临的主要问题:上面没有人支持,孤掌难鸣。

而此时天下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汉中成为南北争夺的焦点,曹真伐蜀、曹爽伐蜀虽然都失败了,但汉中成了曹魏攻击的重点方向。

诸葛亮在世时,魏蜀之间呈“蜀攻魏守”的态势,诸葛亮去世后曹魏慢慢改变了策略,也发起过主动进攻,邓艾主持西线战事后,双方呈对攻状态。

进入对攻后比的就是综合国力了,在这方面蜀汉显然差得远,姜维后来虽然以大将军的身份主持全国军事,但面对综合实力强大的对手,他也难有太大作为。

除此之外姜维还面临着内部的掣肘,后主刘禅亲政以后重用宦官,姜维劝阻不听,姜维感到了害怕,这是因为,蜀汉内部政治生态已今非昔比,姜维在蜀汉没有根基,蜀汉本土势力越来越壮大,姜维其实空有其名。

最后说说景耀六年(263年)魏蜀之战。

这是蜀汉的最后一战,虽然蜀汉失败是必然的,但就战术层面而言,蜀汉方面也有失误,主要出在用人方面。

当时魏军分三路进击蜀汉,分别是:

  1. 由征西将军邓艾指挥,从狄道进攻沓中的姜维,拖住姜维所率领的蜀军主力,让其不得东顾,这路人马约3万人;

  2. 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从祁山方向进攻武街的蜀军,目的是断绝姜维的退路,这路人马也在3万人左右;

  3. 由镇西将军钟会指挥,分别从斜谷和骆谷进攻汉中,这路人马在10万人左右。

从以上部署看,钟会这一路是主力,其它两路属于配合作战。此时,姜维应该坐镇汉中才对,但他却远在沓中,这项人事安排很成问题。

就姜维来说,这并不由他来选择,他很无奈。但即使如此,在魏军发起总攻前姜维预感到汉中会有危险,仍然上表后主,请求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

姜维是蜀汉的大将军,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按理说这个命令他可以直接下达,但现在也只能是提建议。这个重要的建议,因为宦官黄皓听信鬼神,认为敌军不会来而作罢,对于姜维的上表蜀汉“群臣不知”。

钟会率军进入汉中平原后,发现蜀军主动退至各个据点不出来交战,于是命魏将荀恺、李辅等各率一部人马包围了汉城、乐城等要点,自己西出阳安口,攻击阳平关。

魏军围住汉城、乐城,但久攻不下。钟会无耐,写信给守卫阳平关的蜀将蒋斌劝降,蒋斌是蒋琬之子,拒绝投降,但手下将领蒋舒却献关投降。

蒋舒原来是武兴督,没什么战绩,也不知道是怎么疏通了关系,被安排协助关中都督傅佥守关,这项人事安排也很有问题,直接导致了汉中的丢失,而这时姜维并不在汉中,所以他与丢失汉中没有关系。

接下来,钟会指挥人马占领汉中各处,在路过定军山时,钟会听说诸葛亮埋在这里,钟会特意派人前往祭拜,并下令军士不得在诸葛亮墓的附近牧马砍柴。

姜维率领的蜀军在沓中被邓艾等纠缠,无法抽身,看到汉中情况危急,姜维于是指挥众军拼死回援,邓艾命王颀率部紧追,姜维率张翼、廖化等各军集结于剑阁。

姜维之所以没有向汉中驰援,是因为战事发展得太快,钟会已夺取了汉中的多数地方。

回顾以上丢失汉中的经过,可以看出,失汉中跟姜维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按理说应该对汉中之败负责,但他这个大将军其实只是个“沓中军分区司令”,负不起那么大的责任。


南门太守


本质上,魏延和姜维都没有错。我们首先来看看两人守备的策略。第一,魏延。在刘备取汉中后,将蜀地连成一片,而当时刘备没有派性格急躁的张飞镇守,反而提拔了魏延。对于魏延来说自然是感激涕零。当时魏延就说“如果曹操亲自来,我就为大王抵挡住他,如果只是将领来,我就为大王消灭他”。从这可以看到,魏延守汉中,着眼点就是守好汉中。因此,其策略上就依靠汉中崇山峻岭的地势,组建了几道铜墙铁壁的防线,一道防线比一道更加难破,即使丢了一道防线,汉中仍然固若金汤。所以,魏延守汉中很成功,在其任内,魏国不能进。此后,王平等守汉中依靠的也是魏延留下来的几道防线工事,阻挡住了魏国大军的进攻。所以魏延的守备还是很有效的。魏国为此也识趣,很少敢来挑衅。所以守备一直稳固。



第二,姜维。姜维上任后,他的军事思想就不一样了。因为他要继承诸葛亮遗志,以攻为守,继续北伐中原。因此,他强调的是进攻,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因此,当姜维守备汉中的时候,就放弃了魏延几道防线壁垒的策略。转而使用积极的进攻手法,依靠汉中地形,关门打狗。主张让魏军打进来,然后蜀军固守汉城,乐城等要塞,然后在背后打游击,断粮草。让魏国人有来无回。从客观来说,姜维的这一策略也是非常英明,可谓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因为在最后执行的问题,出了大错。使得敌人进来了,没能关门打狗,反而让魏军长驱直入,一个月就丢了汉中,使得蜀汉门户洞开,最后灭亡。


第三,需要说明的是,姜维虽然丢了汉中,但是并不是因为其能力不行。实在是蜀汉后期,国家已经陷入了倒退。没有了前期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因此,在魏军攻来时没能阻挡。而且,在魏延守备时期,曹操没来进攻,到曹丕,曹叡时期也都是蜀汉出汉中进攻,而魏国根本就没有进攻。到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也没有进攻过,所以这也是魏延命好。而姜维就不一样了。姜维守汉中,蜀汉江河日下,而此时司马懿家族完成权力争夺,更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而且遇上邓艾,钟会两大名将,不败才怪呢!


历史真相背后


题主这个问题是相当莫名其妙的

魏延何曾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魏延自219年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到234年死,总计前后也就是16年。何况,诸葛亮在227年把行辕搬到汉中后,魏延这个汉中太守的实际职位就等于结束了。也就是说,魏延真正守汉中只有9年而已。这9年中,恰好是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的几年,魏国方面对蜀汉基本没有发动任何进攻,魏延也根本没有什么考验真功夫的机会。

当然,魏延当初制定的防御方案,倒确实在曹爽入侵时发挥过作用。就是在王平的指挥下,以三万兵力坚守黄金、兴势等要隘,使得曹魏十多万大军无法进入汉中腹地,在山地中进退维谷。等到蜀军主力援军赶到,魏军不战自乱,损失惨重。

那么,在263年,曹魏进攻汉中,为何轻易得手呢?这其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责任不能算到姜维一个人头上(虽然姜维的责任不可推卸)。

首先,蜀汉当时国力已经进一步衰败了。诸葛亮时代,有诸葛亮本人执政,且刘备从四方征集的老兵还有一部分尚存。而到了姜维时代,距离刘备死也有40年,刘备带劲川的部下基本死光了,蜀汉和曹魏经过两代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其次,当时蜀汉朝政混乱,后主对姜维并不太信任,朝中形成诸葛瞻为首的权贵,姜维为首的武将和黄皓为首的太监三足鼎立。姜维因为和黄皓闹翻,又被后主阻拦不能除去黄皓,只得带领精锐部队到沓中屯田,目的是避祸,但这却造成蜀汉原本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支主力远离主要战线,汉中方向兵力不足。而当魏军已经发动时,又是朝中党争使得未能及时调集援军。说白了,丢失汉中时候,姜维根本没在一线指挥。

其三,曹魏方面南征的兵力空前强大,达18万之多,而统帅钟会、邓艾也是一时人杰,远非蒋琬时代南征的夏侯玄之辈可以媲美。

其四,蜀汉此时进入末期,文武忠诚度也非常可疑。汉中之所以丢失,直接原因就是蒋舒降敌。此后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又很大程度在于江油马邈投降。到这一步,蜀汉既无天时,又无人和,单凭地利什么也干不了。

由上可知,魏延当汉中太守时汉中不丢,姜维主持军权时汉中丢,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并不能简单评价说姜维军事才能不如魏延。


巴山夜雨涮锅


魏延是刘备很看重的,让他镇守蜀汉北面重镇汉中十多年,汉中安然无恙。不过诸葛亮上台后,却瞧不上魏延,他信任的人是姜维。可为什么姜维守汉中,一个月就丢了呢?

话说公元219,刘备亲率大军,经过近两年艰苦卓绝的鏖战,终于攻下了汉中,刘备自立为汉中王。

汉中作为蜀汉的战略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国志》载:“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

杨洪也曾对诸葛亮说过:“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魏军伐蜀示意图)

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刘备当然会甄选良将扼守,该选谁呢?

首先排除关羽,因为他驻守荆州,荆州和汉中同样重要;赵云有勇有谋,忠心耿耿,似乎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但赵云的主要任务是“掌内事”,也就是刘备的贴身保镖,负责保卫成都;马超倒也威猛,但毕竟是降将,刘备不放心;黄忠是个老人,精力早已不济。

剩下的就只有张飞和魏延了。

张飞镇守汉中的呼声最高。“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镇守汉中就是封疆大吏。按理,张飞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最后,刘备却将汉中交给了魏延。

(魏延剧照)

刘备一向善于识人用人,陈寿对他的评价是“知人待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就是他“知人”的显著体现。另外,刘备在临终前,反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请君察之”,结果不幸言中。

魏延虽桀骜不驯,但作战勇猛,关键还屡有奇谋,刘备对此深有体会。刘备曾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张飞有一个致命弱点,不能善待部下,经常醉酒并鞭挞士卒,而且,就谋略而言,张飞是不如魏延的。

魏延到任汉中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法,那就是“错守诸围之法”。

他利用汉中的有利地形,将蜀军分散布置在每一个险要关口,于骆谷、斜谷道、子午道等地驻重兵,其余兵马留守汉中城内。也就是说,魏延采取的是防守策略,将防线布置在汉中外围,分兵固守,形成一道铁壁铜墙般的屏障,且互为犄角,魏军无法轻易攻破。

后来王平守汉中时,沿袭了魏延的策略,固守待援。因此曹爽久攻不下,才罢兵回朝。

事实证明,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魏延驻守汉中十几年,汉中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姜维剧照)

后来,诸葛亮上台后,非常信任姜维。诸葛亮去世,魏延被杀后,姜维亲守汉中,但汉中很快就丢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是姜维改变了魏延的战略。

姜维采用的战略是“敛兵聚谷之法”。

他认为魏延过于保守,虽可御敌于汉中城之外,保汉中不失,但不利于蜀军出击,更无法消灭来犯之敌。于是,他将魏延部署在各关口的军队撤回来,集中在汉城和乐城两处,外围只留少部分侦查兵。一旦魏军来犯,就故意将魏军引入平坦之地,聚而歼之。

但关键的是,因为外围失去屏障,魏军来犯时,钟会不费吹灰之力,就兵临汉城和乐城。加上阳平关守将蒋舒投降,魏军轻易地就攻破了关口,直抵剑阁,最终导致汉中失守。

其次是蜀国孱弱的国力和腐败的朝政。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多次北伐,蜀国国力早已空虚,且人才凋零,姜维独木难支。朝政又被黄皓把持,姜维遭受排挤。实际上姜维早已知晓的魏军即将伐蜀的消息,但黄皓隐匿不报,导致蜀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姜维为求自保,不得已才屯田自给自足,致使魏军进攻时,姜维不在汉中城内。

所以,汉中的失守,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不该只由姜维一人承担。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们来看看蜀汉拿到汉中219年,到蜀汉灭亡时候263年,都任命了哪些汉中都督。

魏延219年-234年,吴懿234年-237年,王平237年-248年,胡济248年-263年。

特别要指出的是,诸葛亮在北伐的前一年,也就是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就已驻扎汉中,也就是说227年-234年,诸葛亮是实际的汉中最高长官,那么魏延就是219年-227年,一共是8年时间。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魏延掌控汉中时间8年,没有像题主说的40年,即使算上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大守算到他被杀,也只有15年时候,远达不到40年。

为什么魏延能守住汉中呢?当时刘备在选择汉中太守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没有选择大家所认为的张飞,而是选了魏延。

魏延的口气也是很大,说如果是曹操亲自来了,我就为汉中王抵挡住,如果是他派其他将领率十万部队过来,我就将他吞并了。可是在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魏军没攻过来过,他当然抵挡得住了。

那么魏军前前后后来了几次呢,一共是三次,第一次是230年,曹真率领三路人马进攻汉中,但是途中下了大雨,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途,实在受不了,就直接撤军了,连汉中的大门都没见着。

第二次是244年,曹爽为了提高自己的军功威望,就率了七军魏军进攻汉中,可是汉中的王守和费祎据险而守,曹爽他们过不来,曹爽的手下为进为退吵个不停,最后还是撤军。

第三次就是263年,钟会邓艾带着近二十万大军进攻汉中,姜维就改变以前据敌于汉中之外的作法,因为那种只能御敌,不能歼敌,直接把魏军放进汉中,然后据守汉乐二城,他认为,这样就能够打击敌军补给线,这样就能获得大功。

但是这种做法就有两个问题了,像邓艾从阴平进入内部,姜维就不得不分兵去救援,那么剑阁就守不住了,另外魏军的数量实在太多。所以姜维的这一手安排,直接被邓艾的度阴平直接破掉了,自然导致蜀汉的灭亡了,所以确实是姜维的布置有问题,心太大。

 


历史简单说


首先纠正一个问题中的错误,魏延镇守汉中13年,并非题目中的40年。而姜维镇守汉中15年,并非题目中的一个月,最后汉中在姜维手中丢失。那么为什么汉中会在姜维手中丢失?姜维有责任吗?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关于汉中的防守问题,有一个原则叫谁进攻,谁负责防守。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谁北上伐魏,谁负责防守汉中,这叫攻防一体化。当然也不全是这样的情况。

刘备夺取汉中后,任命的第一个镇北将军,也即汉中太守为魏延。当时的情况是魏延只负责防守北方曹魏的进攻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是单纯的防守

刘备死后,诸葛亮立主北伐。诸葛亮把魏延带走用于进攻关中,而汉中另派别人防守。例如,第一次北伐时是派赵云来防守汉中。这就叫谁进攻谁防守。也就是说诸葛亮负责北伐,也负责防守汉中。这时汉中防守的主要责任人其实是诸葛亮,而魏延是丞相司马,负责进攻。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和杨仪争权,造成魏延被马岱所杀。至此13年间算是魏延镇守关中的时间,基本做到了力保汉中不失的目标。

魏延死后,吴懿入驻汉中,成为新的汉中太守。吴懿只是个过渡,只干了3年时间就被王平所替代,王平负责监管汉中事务,但是名义上仍然是吴懿镇守汉中。直到6年之后,王平官升大司马府前护军,王平才开始正式接手汉中,成为汉中太守。

王平继续沿袭魏延时期的防守策略,用重兵防守关中进汉中的五条栈道,并且在栈道口据险守城。曾经成功击败过曹爽的进攻。王平驻守汉中5年,在这5年间确保了汉中的稳定。

王平死后,紧接着费祎遇刺,于是姜维的权利有所扩大。费祎在位期间,给姜维的兵不过万,因此姜维没有打过什么大仗。费祎死后,姜维专权,既负责北伐,也负责防守汉中。

这时姜维改变防守策略,将兵力收缩至汉、乐二城,将漫长曲折难走的栈道交给了魏国。用姜维的话说,这叫诱敌深入,以退为进,将敌人放进来打,以求取得大的战果。结果主力都被姜维调去攻取狄道和陇西,汉中兵力空虚。

汉中兵力空虚到什么程度呢?汉、乐二城每城只有五千人守卫。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姜维前后北伐十几次,战果都不大,造成反对北伐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后来黄皓专政,直接在刘禅面前告姜维的状,说姜维连年征伐,空耗国库,劳民伤财。黄皓建议刘禅调姜维回来任益州刺史,夺取姜维的兵权。姜维知道后上书刘禅,要求惩办黄皓专权,巧言令色,扰乱朝纲。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大多数人支持黄皓,都对姜维不满,认为姜维这样打下去迟早会把蜀国的财政打垮。姜维自知有些理亏,于是上书刘禅要求滞留沓中,屯田养兵。刘禅为了缓和矛盾,批准了姜维的上书。

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汉中主力被姜维带到了沓中,而汉中防守兵力薄弱。后来,司马昭看到有机可乘,于是在钟会建议下,兵分三路伐魏。左路和中路军负责堵截姜维,魏军主力十万人直扑汉中。

汉中兵力太少,再加上栈道上几乎无兵防守,因此钟会的十万大军几乎毫发无损的就占领了汉中,钟会留2万人围困汉、乐二城,然后率领其余兵力直扑成都。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钟会被姜维追上,堵在剑门关。然后邓艾奇袭阴平,迫降成都,蜀国灭亡。

从汉中的丢失过程来看,姜维是有责任的。兵力全部被他带走了,防守的责任他却推给了刘禅。在钟会进军汉中的危机时刻,刘禅无奈紧急派廖化、张翼和董厥驰援汉中,但是已经晚了。钟会早已经进入了汉中。汉中一失,等于川蜀的臂膀被斩断,成都就岌岌可危了!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魏延防守汉中13年,吴懿防守汉中9年(过渡期3年),王平防守汉中5年,这些人在防守汉中期间,由于策略得当,不但防住了汉中,也对北伐有很大支持。王平死后,姜维负责防守汉中。姜维改变了原来的防守策略,弱化了关中入汉中栈道的防守,再加上朝廷内部的斗争(黄皓专权),最后被司马昭和钟会抓住机会,汉中丢失。这其中姜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每日趣评


这个问题应该从形式来分析。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是刘备刚刚在汉中打赢了曹操取得汉中大捷。此时整个刘备集团都是一种上升态势,刘备一部孟达也顺势夺取了上庸三郡。刘备集团此时在军事和国力都达到鼎盛。反观曹操,赤壁大战后曹操势力受挫,也把江南孙氏当作首要敌人,在和孙权三次大战后两方都不能取得压倒性优势,因此曹操才把目光投向西北,可惜曹操没有在夺取汉中时候一鼓作气进攻刘备的西川,给了刘备喘息之机。反被刘备攻取了汉中并在和刘备汉中对峙中无奈退走。曹操势力在这一系列战斗中消耗巨大,不仅折损大将夏侯渊,整个势力也开始趋向退守,兵力也开始捉襟见肘。

魏延镇守汉中之后,荆州的关羽乘机发动了对曹魏荆州襄阳,樊城进攻,打的守将曹仁只有几千人马退守樊城。曹操紧急抽调三万人让于禁驰援樊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此时曹魏不仅兵力上开始不足,连将才也开始凋零。曹操用人分内外,内将是他本家曹氏和夏侯氏一族,外将以五子良将为首。曹操通常外派的统帅或者主将首用曹氏亲贵,比如征西用夏侯渊,襄樊用曹仁,中军是夏侯惇,徐州还是因为西征刘备才让张辽主持。而作为五子良将之首于禁一直被曹操用作后方练兵。此次襄樊救援曹操派一个久疏战阵的于禁统兵也可以看出来此时曹操集团武将凋零了。曹操本家夏侯渊战死,虎豹骑统领曹纯病死,曹仁被围,其他的曹洪,夏侯墩军事能力感人。所以曹操用于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外将里面于禁地位非常高,只有他才能压的住。而这个阶段曹操注意力都吸引到荆州关羽这边,所以汉中的魏延毫无压力只要好好发展就行。但是随后的历史发展大家都知道,一波襄樊会战,一波夷陵之战刘备势力急转直下。不仅损失大将关羽,张飞,后来夷陵之战更是把家底精兵和一批中坚将领全部葬送。当然曹操,孙权也损失惨重,但是几个回合下来东吴是赚了最大便宜。

曹丕继位以后也就对着东吴死磕,这也让蜀汉渡过了最艰难时候。必须指出魏延镇守汉中也就10年并不存在四十年之说。后来诸葛亮开始北伐时候汉中成为蜀汉的后勤基地,诸葛亮亲自坐镇也就不存在魏延的防守。可以看出在魏延镇守汉中时候,整个曹魏集团或者处于收缩防守状态,或者进攻目标在他处。汉中都处于无战事状态。而后诸葛亮坐镇汉中蜀汉又是进攻态势。所以汉中基本没有受到威胁,整个魏延时代,魏延都没有表现他防守能力机会。真正让魏延防守能力得到展示的是蜀汉和曹魏的兴势山之战。 曹爽执政时候为了取得威望,就想通过讨伐蜀汉取得军功,发兵十八万征蜀。此时蜀汉主力在培城,汉中只有三万汉军,守将王平采用魏延的拒敌于外策略,领兵占住秦岭的隘口将魏军堵在崇山峻岭之间,时间一长,曹爽就遇到了诸葛亮北伐一样的尴尬局面后勤困难。曹魏进兵的路难走还缺水,魏军人数众多为了运输后勤大量的民夫和运送物资的牲口渴死在路上。曹爽只得撤军,蜀汉的大将军費祎领援军走山路绕到魏军背后截击,魏军大败被斩首数万,十几万大军逃回去不足数万。此战让曹魏陇右势力重创,十几年也没有恢复过来。

最后我们说说姜维。姜维也是蜀汉后期军事支柱,他曾经在蜀汉兴势山之战点评,如果当时放曹魏军队进入汉中,汉乐两城坚壁清野,同时派一支军队游击到魏军后面截断隘口,就可以把来犯魏军全歼,取得更大战果。所以后来姜维就改变了汉中防守策略,由拒敌于外变成了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但是没想到的是,魏国在姜维主力到沓中屯田时候进犯蜀汉。汉中守军采用坚壁清野方式,但是因为主力不在。没有一支在在骚扰部队。再加上蜀汉国内不和,阳平关守将蒋济叛变献出阳平关,汉中只剩下,汉,乐两城被围城孤城。姜维的诱敌深入计划破产,汉中丢失。

分析原因,魏延,姜维的两种防守战略都有其可取和实用成功一面,然而战争成败,要在不同背景态势下是有不同结果,姜维的诱敌深入,在蜀汉势危,人心不稳情况下采用,无异于引狼入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