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上海谁是中国第一城市?

姓张吧


何为第一城?没有确切的定义!如果从行政规划(市区建成)面积大小,(市区)人口多少,GDP总量规模作为衡量标准,现时上海当然是中国第一城!深圳无法与之抗争!若未来可能有变数,如果中央不对深圳直辖以增加土地面积,深圳不但不能与上海抗衡,甚至可能被很多省会城市赶超,上海也有被这些城市赶超,因为城市的建成区是不断的逐年增大的,特别是在中央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号召下,如北京面积1.6万平方公里,上海仅0.6平方公里,仅为北京零头,北京现时人口不如上海多,但北京关外东北三省,内蒙古,关内山西河北,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这几个省的富豪会涌进北京,另外作为教育文化中心的北京很多高校,来自全国各地毕业生留京,会增加北京人口,人多(劳动力多)创造GDP也高!又如四川成都拥有8000万人口且本省没有一个城市能撼动成都毫厘,一旦城市化扩大如日本东京都市圈那样占据全国一半人口,成都也将变成很大,现在的企业是北上广深及沿海城市占优势,但随着人口回流情况变化了,以前是四川湖南河南等人口输出大省到沿海城市打工,现在如深圳几年前变成“用工荒“,几乎每天每家企业在招人,以前很难进工厂,现在是工厂招不到人,很多企业还搬迁到越南,中国强省省会城市崛起,很多人在省城买了房,夫妻分居,老小团聚,生活条件好就不愿再到沿海城市打工了,而沿海城市企业为了招到人必然有很多企业内迁,加速内地经济增长,人口(劳动力)大省的成都,郑州,武汉,重庆等必然迅速发展,建成区面积,人口,GDP规模越来越大!

反观深圳与上海,深圳面积不到上海一半,深圳要发展经济超越上海就目前来说很难,因为深圳GDP增速受到它土地瓶颈限制(深圳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100%城市化城市),目前深圳GDP增速仅比上海高2%,就是因为如华为,比亚迪等扩大规模生产深圳土地满足坏了要求就外迁,就造成深圳GDP外溢!所以“深圳速度"不再辉煌(改革开放38年平均增速24%,现在仅为8.8%),上海还有很多未开发土地,所以深圳在中央不决定合并东莞惠州直辖的情况下是很难赶超上海的,但是一但合并深圳又立刻超上海,并且拥有土地加上深圳今天科技创新等优势更加快速发展!

但是上海在很长时间里还是中国第一大城,新一线城市赶超它还有很长时间,但上海目前劣势就是创新不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章评论),培养不出高新技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另外长三角城市圈规模有优势,但长三角内部竞争也激烈,随着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无锡的崛起,上海的地理位置本来就被这几个强二线城市包围(拦截外来人口),加上从去年开始上海人口减少,32.3%人口超60岁,上海的劳动力受影响,可能是造成近几年上海GDP增速为6.9%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而明显落后于强省省会城市的主因吧?


陈陈陈


深圳和上海谁是中国第一城市?让我们来先来看看我国2017最新的城市GDP排名和情况。

首先恭喜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座GDP破3万亿的城市,名义增速达到9.23%以上,可以说,像上海经济体量如此之庞大的城市,依然可以达到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实属不易!

然后恭喜深圳,2017年的最新经济数据是:GDP达到了2.2万亿元,名义增长12.87%;成为了我国第三个两万亿GDP俱乐部成员。

而且不只是深圳,今年广州,以2.15万亿的GDP总额也成功加入两万亿GDP俱乐部。如果真要在经济上排名的话,上海无疑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随后是北京,深圳,广州。

那么整体情况呢,根据大数据中的反馈可以得知:

繁华程度上海因为经济实力雄厚,整个上海地区的开发都较为完善,在这点无疑超过深圳,而且深圳未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赶超上海,因为市内市外差距仍然较大。

建设速度可以说,深圳和上海两地的建设速度都十分之快,然而深圳有着“深圳”速度之称,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在这方面深圳略微胜过一筹。

文明程度:这里所说的是文明,礼仪上的比较,这一块其实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受到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往往使人更为暴躁,而根据大数据,相比之下深圳的文明程度更高。

文化程度:不得不说,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确实需要长久的积累,相比之下,上海拥有更多的海内外人才,受教育程度良好。在这一方面,深圳与上海的差距较大,但是深圳对于人才的引进力度也越来越大。

宜居程度:虽说上海的经济开发完善,但是无论是人文建设还是绿化覆盖,在这方面上海并不如深圳,但是不得不说上海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城市。

所以,如果单纯看经济上海肯定是中国第一的城市,但是看其他方面的话,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不管怎样,都是让中国变强大,又何必争这一二呢?


广东任你行


这样的提问更像是在表达“北京不在中国的第一城市候选之列”。

如何定义第一城市呢?既然没有明确比较规模还是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及影响力,就应该综合评判了,我们逐项分析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呢?

对于规模,无外乎面积与人口。而面积和人口涉及到按辖区计算还是按市区(城区)计算的问题。笔者以为显然应该城区为考量指标,否则面积最大的前几位是呼伦贝尔、酒泉、日喀则、哈密等,与城市概念无多大关联。(辖区人口重庆以近3400万位列第一)

市区面积上海 1563 平方公里,北京约为1268 大约相当于上海的4/5, 深圳 661只有上海的2/5。

市区人口 上海 2400万, 北京2170万相当于上海的90%, 深圳 1140万相当于上海的48%。

综合以上两项如果以上海为满分10分,北京得分约8.5分,深圳4.5分。就是在此意义上有我们通常的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之说。

对于政治,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中心是其他任何城市无法比拟的。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北京也是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之一。这项以北京的10分,直辖市上海可得6.5分,特区深圳约3.5分。

经济方面,以GDP为主要参考指标。

如图,以上海为10分,北京得分约9分,深圳得分为7.5分。

文化

方面,北京不但是历史底蕴深厚的古都,也是无可争议的全国文化中心,世界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华文化、东方文化的荟萃之地。这项排第一应该没有多大争议。以北京为10分,上海是区域文化中心、也体现一定的国际多元文化,可得6分。深圳这方面乏善可陈,可得3分。

我们将各项得分汇总(按四项等权重计算):

可见深圳除经济得分稍高能与京沪并列外,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深圳的重要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和新时期的科技创新城市,相信深圳人也没有把成为中国的第一城市作为目标。

北京与上海相比,虽各有两项位列全国第一,但北京位列第二的规模和经济仅仅是稍逊于上海,而上海的政治和文化则都与北京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最终得分高出5分,虽然个别项目给分有一定主观性,但把上海得分拉高超过北京是几无可能的。

中国的第一城市还是非北京莫属


文字波


最近总拿这些城市来比较,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用第一或者第几来评价,就拿楼主问的深圳和上海谁才是第一,本身就是对深圳的不公平,深圳无论是哪方面也不是能和上海比较的,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她对比的是发达国家一线城市,比如东京和伦敦这样的城市。

虽然深圳已经发展的够快了,短短几十年就可以跻身国内前列,但,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就连北京都要退避三舍,要不怎么上海本地人都认为除了上海以外都是乡下呢。并不是他们傲娇,而是真实的反应了上海的经济地位,就拿消费来说,上海更是高过深圳太多,上海的国际银行都是国内最多的,在外滩附近的房价更是在世界名列前茅的,深圳毕竟太年轻,底蕴差了太多。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喜欢深圳的,交通便利又不堵,房价也不像上海动不动就10几万一平米,就连办个车牌子都能在深圳买台豪车了,这还不说上海的吃喝费用,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适合年轻人去创业。如果选择宜居的话还是深圳好些,要说旅游上海的优势就太大了,周边辐射的浙江和江苏,旅游资源太丰富,也不仅仅是深圳无法比,国内也很难找到能和江浙沪媲美的地方了。


旅行者的季忆


2018上半年一线城市GDP增速:北京6.8%(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上海6.9%(仅比全国平均高0.1个百分点)、深圳8.0%(在中美贸易战的不利环境下依然增速强劲)、广州6.2%(已显颓势)。

上海与深圳相比胜在规模和底蕴上,深圳胜在年轻和环境上,初看起来,无论GDP还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水平,甚至大学、体育文化场馆、医疗卫生等规模远在深圳之上,且许多高达深圳两倍有余,但是,也不能小觑深圳的实力和发展前景,当把一河之隔的香港与深圳看作一座城市的时候,你会发现天平立马发生偏转,深港仅有上海城市面积一半大,但GDP却是上海1.5倍,上述许多社会评价指标都不输上海或难分伯仲,包括领事馆适量,评价金融城市的重要指标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规模,深港合起来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总额大约是上海1.4倍。自然环境(绿化率、绿化质量、空气及水土质量等)则比上海高处一大截。可见,长三角的首位城市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位城市深港,谁是第一不言自明。

深圳虽小,但它才仅仅建市38年,按照增速及趋势分析,大约2030年GDP就可能是香港两倍(目前1:1),并且,也存逐渐赶超上海之势(增速高于上海的原因),所以单单分析上海与深圳谁第一还不能冒然做达。不过,无论如何发展,总体趋势是呈显北上深‘’三足鼎立‘’格局,三市包括三大城市群平衡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品山达人


说深圳是中国一线城市为时尚早,且不说和上海相比,中间还有北京,广州两座城市呢。

这两座城市都比较熟悉,在深圳生活了十多年了,出差经常去上海,实话实说,从近年发展速度而言,深圳的确比较猛,成绩也有目共睹,但说到谁是中国第一城市,深圳还不足以扳倒上海吧,毕竟第一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实力,还要更很多综合因素,上海是国际一线城市,深圳不是,单从这一点看,势头迅猛的深圳还要低头谋发展,还要弥补城市发展中的短板。

说一说深圳和上海相比的一些优势吧:2017年深圳的GDP预计超过2.2万亿元,超过了广州 ,位居经济实力第三城,经济总量与上海的近3万亿相比还有差距,若论地均GDP或者人均GDP,深圳还是有优势。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十足,并正在打造中国的硅谷,深圳拥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本土企业,这一点也略胜于上海。但深圳有不少短板和发展瓶颈,比如深圳的辖区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90万,人多地少成为深圳面对的最严峻问题。

上海城市风光(东方IC)

再来看看上海,做为直辖市,中国第一大城市,全球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全球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门户城市,国家经济,金融,贸易,科创,航海中心。先不谈GDP,看看这一大堆城市定位,深圳想跟上海争中国第一城的称号,还有很远的路要走。2017年上海的GDP预计达到3万亿元,依旧是中国第一城,这一点毫无悬念。从医疗,高等教育等方面而言,深圳与上海差距也比较大,上海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大等一批知名大学,教育实力雄厚。

上海外滩(东方IC)

综述,第一城不仅仅是指GDP,还包括很多城市要素,深圳的发展全球瞩目,这一点要承认,而且深圳发展的后劲十足,不断拉近与上海之间的差距是有可能的。上海也不能守着第一城的位置闲庭信步,上海也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得扬鞭奋蹄才行。


途虫的百味人生


深圳的发展堪称奇迹,与上海近似,由一个渔村发展而来,它的发展一是依靠香港的地缘优势,二是国家经济特区的独特政策支持,三是深圳各层次人民的努力和打拼。深圳的优势是一张白纸 ,没有多少包袱 ,二是移民群体的创造力,这是深圳的魅力所在。

二者相比较,上海是肱骨之都,与北京并列,底蕴深厚。深圳是后起之秀,活力四射,大有赶超之势,但真的要完全超越上海,还有很多路要走。


上海的问题首要是老龄化,活力和创新下降,二是国企比重很大,民营企业不占主导地位,导致官僚主义和保守思想比较重,三是强势政府主导城市的管理和发展,大政府小市场,这样的计划经济的遗毒时刻影响上海的市场化程度。

深圳的问题是香港问题,只有解决好深港一体化,才是深圳最终走向何方的关键。我个人认为,深圳只有在未来融入香港,他们才能与广州一道成为珠三角的引领者。深圳既不可能超越香港独领风骚,也不可能独立发展,只有与香港一体化一图。


也许未来,北京如华盛顿,上海如纽约,而深圳香港如洛杉矶,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定位。但不管如何,都是中国的骄傲。


体坛快讯V


那自然还是上海,因为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城市底蕴、综合实力,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城还是要超过深圳不少的。但是从长远看,我觉得深圳未尝没有机会超过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城。原因如下:

1.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深圳是全国的科创中心,两座城市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金融与科技创新,要说谁的竞争力更强,这不好说,我只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全国有三大证券交易所,除了上海之外,香港、深圳也有。所以在金融这块,上海其实不占多少优势。而科技创新上海则落后深圳一大截,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如华为、腾讯、大疆、中兴等等皆出自深圳,上海则基本看不到;

2.这点其实已经说烂了,但还是要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仅仅用了不到40年,深圳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即便到今天,深圳经济增长的速度依然全国领先,2017年深圳GDP增速为8.8%,而上海仅6.9%,深圳可以说远超上海,按照这个增速用不了20年,深圳就能全面超越上海;

3.从城市定位看,上海是直辖市,深圳是计划单列市,一个省级,一个副省级。深圳还是不能和上海比的,但是从未来看,国家将深圳、上海都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排名尚在上海之前,这说明深圳的政策红利并不会比上海差;

4.最最重要的是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超过上海,甚至超过北京,居全国第一,虽然在生产人才上(教育和高校资源),深圳远不及上海,但在吸引人才上,上海又远不及深圳了。总体来看,深圳的人才活力和人才质量要超过上海,尤其是人才活力上。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综上,目前来看上海是中国第一城市,长远来看,深圳才是。



广东包打听


深圳除了人均经济和居住环境以外,没有任何方面能和上海正面抗衡,准确的说,目前这两座城市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

很多人认为经济发达就代表一切,可事实上很多方面的劣势不是能靠经济可以解决的。上海的交通枢纽地位、科研地位、金融地位、国际中心地位,以及医疗水平、教育水平、高教水平、高校规模,其他像承办国际盛会之类的就更不用说,次数是远远多于深圳的,唯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正是以上海命名的,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喜欢深圳,生态环境更好、年轻化指数高、不存在排外情绪,城市规模大小刚好。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起步最早的城市,起步早,起点高,现在作为老大哥有如此成就是很正常的,但深圳是后起之秀,几十年时间能够从小渔村变成国际化大都市,这已经是一个奇迹,所以深圳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作为一个经济型强市,去和国际一线的综合型强市比谁更强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


子夜的风



所谓的中国的第一城市是经济总量全国第一。上海市和深圳市都是我国的一线大城市。

其中上海无疑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人口仅次于重庆市,达2400多万人,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人民币。是我国重要的金融、科技、航运、旅游和制造业城市。其中上海的洋山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上海外滩也是上海的著名名片。作为亚洲第二大城市,上海是我国国际化大都市,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深圳市是除广州市又一个一线大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科技、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创新产业的活力城市,被称为钢琴之都和创新之城。其中深圳的一夜崛起之城也是深圳市经济发展成就的缩影,由一个落后农村经过几十年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之一。人口虽然仅1000万人左右,但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深圳市很有可能会超过广州市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市和北京市,位居第三,真正形成我国四大一线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和广州市)。

所以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深圳市是我国最大的创新城市,一点也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