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到戟——温侯武器变更之谜

正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出战虎牢关时犹如天神一般的形象让很多人难以忘记。而骑赤兔持画戟也因此成为了大家心目中吕布的经典形象。

从矛到戟——温侯武器变更之谜

吕布

然而《三国志》中有记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这里很明显吕布用的武器是长矛而非方天画戟。上战场是生死对决而非友谊赛,吕布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让着郭汜,弃用自己的方天画戟而去使用并不惯用的长矛,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吕布本来就是以长矛为常用武器的,这样就解释得过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三国演义》里写成了方天画戟而不是其他武器呢。这其间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三国演义》中的辕门射戟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记载: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罗贯中可能就顺势把这把戟认定成吕布的武器。(但单单从武将的角度来看就不可能,古代将领都很爱护和尊重自己的专用武器,辕门射戟的行为可以等同于让现在的士兵拿石头砸自己的枪,且不说武器会不会损坏,这种对自己武器不尊重的态度就不会出现在吕布身上,更大的可能是这把方天画戟是随军携带作为礼仪之器的,也就是守卫营门小卒所用的戟)。

从矛到戟——温侯武器变更之谜

辕门射戟

再者,吕布在正史中确实有过两次用戟的记录,不过都是手戟。而且都是短兵相接。不过汉朝末年手戟作为防身武器是很普遍的。比如:  

“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

“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

“策知其无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

......

可以说大多数人都能使得一手戟,而吕布属于其中的佼佼者,“飞将”不止是来去如风,箭术高超,还能在战场上戟无虚发。

从矛到戟——温侯武器变更之谜

方天画戟

第二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三国武将排行有很多版本,赵云典韦关羽等一干名将排位都各不相同,唯独吕布,无论哪个版本,都是无可置疑的第一。这就说明《三国演义》想要将吕布塑造成凌驾众多名将之上的独孤求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要给吕布匹配相应的实力,但是正史中吕布并没有这么强。而方天画戟属于重兵器,和矛,枪等轻兵器不同。方天戟使用复杂,功能多,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轻兵器和重兵器功能于一身。一般使用方天画戟者必须力大,戟法精湛,才能发挥该兵器的优势,在熟练以后,可以和重兵器对抗,如骨朵,锤,镗等比拼力气。也可以和轻兵器,矛、枪、刀比拼招式技巧。古代用戟的将领前有霸王项羽,后有薛仁贵李存勖,无一不是绝世猛将。让吕布使用方天画戟,表明他的武艺超群,能使一手好戟,让他打败一众使用刀枪矛的三国名将变得顺理成章,从而坐实天下第一的位置。

从矛到戟——温侯武器变更之谜

三英战吕布

所以最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的经典形象了。

【我是冷月抱寒江,喜欢文章的话别忘了右上角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