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的万盛米行|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苏州古镇甪直的有名,有时候好像就是关于米的事情,这在原则上不得不归功于叶圣陶先生,他的《多收了三五斗》曾经是中学语文的课文,选节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也有。万盛米行因之家喻户晓。

《多收了三五斗》的万盛米行|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上个世纪的30年代初,当时上海人一般吃的是安南米、暹逻米以及美国面粉和澳洲面粉,使广大产米区失去了销纳的场所。彼时连年的灾荒,农村中本来已就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同时,洋米输入,其富人仍然可以谷食饶足,廪囷不空,口腹不饥。

好不容易,1932年邀天之幸,各地粮食丰收,可是粮价大跌,农民的贫困反而愈加深重,放下禾镰,没有饭吃。甚而至于,有许多田地因为粮价太惨简直没有人去收获,恐怕收起了反而赔累。

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反映的正是当时的社会现象,讲述了旧中国谷贱伤农农民丰收反成灾的悲惨命运。也因此让我们在很小的年纪就对“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稻米多了一份珍惜的情感。

《多收了三五斗》的万盛米行|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小说一开场就是:“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多收了三五斗》的万盛米行|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现在的万盛米行是1998年开发古镇旅游筹资改造的,三开间门面的屋檐下悬挂着“万盛米行”的金字招牌,店铺内设有收售粮食的柜台,上挂“万商云集”牌子。店铺后是宽敞的石槔大院,穿过院子是“耒耜堂”,堂内陈列着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让人多留了几分农耕社会的感官印象。

《多收了三五斗》的万盛米行|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而这个大名鼎鼎的万盛米行的原型其实是南市河西岸100米远处的万成恒米行,地处甪直古镇南大门,从南塘港北行进南大桥,或从镇西东行过衙门浜桥,就是开阔的河埠头。这是始于民国初年的老字号店铺,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后转殷家。米行规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间近百,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理所当然就是甪直及周围10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

《多收了三五斗》的万盛米行|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前面是做买卖的店铺,后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场和储存粮食的廒仓。米行的河埠头当地方言叫“河滩头”,其实就是装卸谷米的码头。一旦新谷登场,这里舟船汇集,就会出现小说中所描绘的热闹场面。解放后,万成恒米行和所有其他米行一样,都被改造为当地粮管所的粮食收购站和粮食仓库,一直承担着为国家收购甪直地区农村的夏粮小麦和秋粮稻谷的任务。一直要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地方粮管所的粮食收购和居民粮食供应都走向了市场化,这个传说中的“万盛米行”才从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但是叶圣陶的小说让它成为了永久的记忆,也让我们在每天习以为常的一日三餐时对稻米有了一份别样的情感。

《多收了三五斗》的万盛米行|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