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在今天,武则天的形象已变得正面起来,一来她当过皇帝,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为尊者讳——当过皇帝了,她的丑事就不好再说了;二来她有一定的政绩,比如能重开西域、善于治理国政,而且在她临终前把皇位还给了李氏。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掌控大权的后妃,比如汉代的吕后,清代的慈禧。我们一向批判慈禧,她在国人的心目中完全是一个负面的形象。然而在人性的角度上,慈禧却比吕后、武后高出一大截了。慈禧囚禁了光绪,却没有废除他的皇位,也没有杀死他。而武则天却不同,她杀死的李氏皇族不知道有多少,最令人发指的是她对待王皇后、萧淑妃的手段上。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王皇后、萧淑妃都是唐高宗的妻室。王皇后虽然地位尊贵,却没能生出儿子;而唐高宗比较喜欢萧淑妃,后者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在古代宫廷中,母以子贵,这一个规律。王皇后生怕萧淑妃受到更多的宠爱,以致夺走了自己的皇后之位。于是她引入了武媚娘,来分散唐高宗的感情。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武媚娘原是唐太宗的才人,在太宗驾崩后,幽居于感业寺。一般来说,先帝的后妃就等于是他的陪葬品了,是没有出头之日的。然而武媚娘曾经与唐高宗有过不伦之恋,而唐高宗又是一个心肠柔软念旧情的人。他看到武媚娘在寺庙里独守青灯,十分不忍。而王皇后就趁机把她带回了宫内,并成功地用她分散了唐高宗对萧淑妃的感情。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然而当唐高宗把过多的感情投入到武媚娘身上时,又引起了王、萧二女的嫉妒。经过一番苦斗,强势的武媚娘获得了胜利。她登上了皇后,而王萧二人被贬为庶人,囚禁于不见天日的暗室之中。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唐高宗是个念旧情的人,有一天他想起了王萧二人,就去后宫看望,见到二人这样的惨状,就在暗室外大声说:你们等着,我自有安排。这话立刻传到武则天耳中。武下令将王萧二人剁去四肢,再放入酒缸中泡着。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这种做法叫“人彘”,彘是猪的意思,也就是把人当作猪一样宰杀。这一做法的开创者是汉代的吕后。因为刘邦生前十分宠爱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如意,差点把太子之位传给如意。这让吕后十分恼怒。在刘邦死后,吕后就把戚夫人砍去四肢,做成了“人彘”,以发泄内心的恶毒。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武后的做法更为极端,她是在唐高宗还活着的时候,就这么做了,而且一做就做两个。这个泯灭人性的行为,恐怕只有内心极其变态的人才能做得出来。

假如我们能穿越到大唐,生活在皇宫之中,像唐高宗那样,整天与这样的大魔头在一起,会不会被逼疯呢?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我们看历史,常常专注于历史人物的政治作为,而对其私德有意无意地忽视。然而政治人物带给当时人们的心理感受应当是最为重要的。武后治国,大兴冤狱,广撒密探,全国上下生活在恐惧之中。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能吃饱饭、穿好衣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政治其实是对社会心理的管理过程,要给社会成员提供良好合适的心理环境,而不是时不时扔根骨头、撒把粮食,把人当作牲畜一样饲养。

大唐启示录之武后的“人彘”盛宴:内心变态的恐怖统治

大唐开国没有多少年,唐太宗时代那种宽容大气的社会风气就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彘”带来的恐怖。有人说,武则天用“人彘”手段对付的是宫中的政敌,而当时的老百姓仍旧可以享受平安生活。这样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社会情绪是会传染的,何况武则天确实任用了很多酷吏,在民间埋伏了很多密探。所以在武则天一朝,即使百姓有吃有喝,脸上也少有笑容,幸福指数必定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