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前將軍放言要讓飛彈達到俄羅斯

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參謀部前副總參謀長伊戈爾•羅曼年科中將日前宣稱,烏克蘭有必要生產能夠抵達俄羅斯部分領土的導彈。

羅曼年科21日在接受烏克蘭“觀察者”新聞網採訪時稱,烏克蘭需要改進“格羅姆-2”和“魚叉”導彈,使其射程達到數千公里,可以覆蓋俄羅斯位於歐洲的部分。他說:“到莫斯科,到聖彼得堡,這不是開玩笑。這是很嚴肅的時刻。”

他表示要通過這一行動來渙散俄羅斯的軍心。他說改進型導彈的第一批樣品完成製造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但受到“地對地”導彈最大射程是300公里的限制,烏克蘭只能藉助空基導彈繞過這一限制。他強調,基輔正在努力研製新的彈道導彈。

不過,鄰國俄羅斯確不這麼樂觀。俄羅斯《國家軍火庫》雜誌認為,這對烏克蘭來說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該雜誌指出設計製造彈道導彈是一個複雜龐大的任務,而烏克蘭不具備資金、技術、人才等必備要素中的任何一個。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製造彈道導彈簡直是天方夜譚。

雖然俄國雜誌的評論必然存在貶低烏克蘭的主觀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烏克蘭的軍事實力與其從前蘇聯繼承下來的龐大軍事遺產已完全不匹配。

蘇聯解體後,烏繼承了原蘇軍大量部隊、先進武器裝備及戰略儲備物資, 其中包括78萬名現役軍人,6500輛坦克,7150輛裝甲車,1500架飛機,350艘軍艦,1272枚洲際導彈核彈頭,2500枚戰術核武器。

遺留在烏境內的重型戰略轟炸機共有44架。主要是42架圖-95MS和圖-160,這些飛機攜帶的KH-55亞音速巡航導彈(其中一些是核彈頭)。

烏克蘭前將軍放言要讓導彈達到俄羅斯

烏克蘭獨立日閱兵

此外,不得不提的還有正在建設中的前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烏里楊諾夫斯克”號和瓦良格號航母(遼寧艦前身)以及“野牛”級氣墊船。比這些直接的軍事裝備更寶貴的是烏克蘭繼承自前蘇聯的軍工企業和軍事人才。烏克蘭繼承了蘇聯軍事工業企業3594 家, 其中涵蓋了火箭、大型運輸機、軍用艦艇、裝甲車輛等陸海空各種裝備,當時大部分產品性能居於世界前列。

然而,時過境遷,當年的風光早已不在。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經濟連年下滑,到了1994年,烏克蘭的gdp已降為解體前的1/3。經濟的衰落使得烏克蘭政府無力維持龐大的軍隊和軍事開支。同時,國際環境改變,烏克蘭也不再需要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來維護自身安全。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軍事企業都得不到訂單。沒有了軍事訂單,企業便無法生存。因此,大量軍事企業倒閉,大批工人和專家被解僱。烏克蘭在內部軍事工業陷入困境的同時,外部壓力也十分強大。美國、中國等不斷挖走烏克蘭的科研人員,使得烏克蘭的軍事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內外夾擊之下,烏克蘭的軍事工業每況愈下。

也難怪俄羅斯《國家軍火庫》在最後還不忘嘲諷,俄羅斯的反導彈防禦手段可以輕鬆地摧毀來自烏克蘭方向的任何危險目標。這恐怕便是烏克蘭在面對俄羅斯時最大的悲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