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車,爲何在失望道路上一去不返

滴滴打車,為何在失望道路上一去不返

百日內的兩起女性被害事件,滴滴打車竟成了“死亡之車”

8月24日13時,浙江樂清20歲女孩趙某在乘坐滴滴順風車的時候,不幸被司機強姦並殺害。在此之前的5月6日凌晨,21歲的空姐李某珠,在鄭州乘坐順風車時不幸被司機劉振華殺害。

僅僅相隔三個月就發生了兩次悲劇,被害者都是年輕的女性。事件一經披露,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徹底激怒了民眾的情緒,網上留言者對殺人者痛罵不斷,同時也表達了對滴滴打車極大的不信任感,滴滴出行平臺又一次陷入了口誅筆伐之中。

滴滴打車,為何在失望道路上一去不返

層出不窮的惡性事件,究竟誰來負責?

這兩次發生的慘案,滴滴打車平臺“無鍋可甩,”難辭其咎。

其實早在五月空姐事件之後,滴滴公司就公佈了順風車階段整改措施,包括:

1、車主每次接單必須進行人臉識別

2、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之間的訂單

3、平臺上發生的事件承擔相應責任。

4、將下線順風車用戶標籤和車主評價功能

還有其他的規定不再細說,可是就算一章章一條條白紙黑字明文禁令,這該死的順風車殺人事件還是再度出現,而且與上次事件僅僅相隔三個月。

滴滴打車,為何在失望道路上一去不返

領域的開放是否成為不穩定不安定的一個誘因

開放包容,允許更多人加入,貌似是新經濟增生的一個常態。以最簡單的新聞資訊為例,過去新聞信息都是由權威媒體公佈,信息的報道大多掌握在幾家報紙期刊或是媒體手中,雖然有幾分壟斷成分,但專業與可靠度是相當高的。

但在如今的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申請賬號發佈消息,雖然創造了信息的豐富性,但就論其專業化程度和可信度卻是見仁見智。空虛乏味,誇張胡造的文章訊息在網上成山似的堆著,讓人難以分清辨析。

滴滴打車,為何在失望道路上一去不返

以個人為單位制造信息博取粉絲關注已成了一種亂像,無論是文章,音樂(抄襲事件嚴重,沒有文化涵養)或是直播色情內容,在粉絲經濟流行的當下,這些亂像如雨後春筍般的層出不窮,讓人難以抵抗。

有前就有後,順風車恰似出租車的開放版本,沒有出租車公司統一的嚴格管理,順風車司機有著更加大的自由度可以逃脫監管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這是一個莫大的弊端。

滴滴打車,為何在失望道路上一去不返

就像某人有一些壞想法,卻沒有途徑實施,而順風車提供了一個渠道把人送過來,使你的這種想法成為可能。

無論如果,滴滴順風車系統都呈現著巨大的缺陷,如果不能有有效的整改措施,那打車的市場,難保不會有新生勢力加入,到那時,嘿嘿,滴滴打車,你還走的遠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