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鄂伦春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世代生活在黑龙江两岸及大兴安岭地区以游猎为生,居无定址,过着迁徙漂泊的游居生活。清朝称他们为“林中人”他们民族的习俗也因为是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而古典质朴,原始而富有神奇色彩。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新生鄂伦春族乡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挂着的兽皮说明主人打猎水平很高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萨满

生活在山林中、江河水畔的鄂伦春人,受到传统信仰观念的影响,加上社会阶段还在原始阶段,其民族实行独特的丧葬形式。一般都有天葬、火葬和水葬习俗,后来土葬形式也被采用。天葬,又叫“风葬”或“树葬”。鄂伦春人在死后,用棉被或桦树皮将尸体包裹,然后送到山林中一人多高的树杈上卡住,即算完葬。这种“树杈卡尸”的葬法多用于未成年的儿童。成年人死亡后则要实行“吊棺葬”或“相棺葬”。吊棺葬即是将死尸装入棺材后,选择野外四棵相邻的树木,在一人多高的地方系上绳索,然后把棺材托起,吊放在绳索上。死者头朝南。相棺葬则是将四棵树干在一人多高处砍断,分别支架两块平行的木板,再将棺材托担在上面。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相棺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族人在处理去世者

相棺葬比吊棺葬更牢固,可停放好几年或数年。直到棺材腐烂,尸体皮肉被鸟兽食尽后,即被认为灵魂再生了,这时亲属可将遗骨捡起,装入木盒或桦皮盒中就地埋葬。一般树葬必须选用枝繁叶茂的活树,否则认为会断了灵魂与家人的来往。在死者出殡前,死者的亲戚以及生前好友都闻讯赶来,并在葬地燃起火堆。他们把死者生前“三宝”猎马、猎犬、猎刀放在尸体旁,用枪把猎犬打死,最后要处死猎马陪同死者殉葬。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燃起篝火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皮帐篷都是用兽皮围成的

火葬和水葬,都是对意外死亡的尸体的特殊葬法。水葬只限用于不慎溺水而亡者。水葬仪式是:先把死者生前戴过的帽子或头巾扔到河里,然后在河边口念祭词将两侧画有水纹线的尸棺慢慢推入河中让其随水流漂向下游。如果死者是长辈,子女及孙男弟女等晚辈需下跪磕头,直到看不见棺材为止。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鄂伦春族猎手的标配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吊馆

鄂伦春人原来有这样的观念,以为因疯魔病、孕妇难产或急病而死的人,他的灵魂会转成魔鬼。因此,对他们的尸体一定要施行火葬,否则尸体会经常闹鬼。火葬时先架起柴堆,再将尸棺放在上面纵火焚烧。妇女和年轻人、儿童不得靠近观看。所以实行火葬的往往是得急病而死的青年和孕妇等。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幸福的鄂伦春一家人

你知道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鄂伦春族有什么丧葬习俗吗?

天真活泼的孩子

鄂伦春人死后的第七天即“头期”,头期以及重要节日、清明等都要到葬地祭祀。到周年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要有仙人柱,仙人柱内摆设齐全,内设床铺、被褥,床头燃上蜡烛,桌上摆上供品。祭祀时,要念祭文。祭文包括死者的情况:姓名、生卒年月以及死因,还包括死者晚辈以及来宾的姓名。要在室内点灯,室外燃篝火,使灯火通明。摆上酒、菜,人们边吃、边唱、边谈,烧纸。通宵达旦,直至第二天天亮方结束。 鄂伦春族人死后,家人一般都要戴孝,时间、长短、男女有别。有时候还要请萨满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