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鳴腹痛洩瀉,中醫叫「痛瀉」,就用經典名方「痛瀉要方」!

各位河粉,大家好,歡迎來到【中醫屢試屢驗經驗方】欄目~

今天的話題,拉便便。

最近,比較多病人出現“痛瀉”的症狀,痛瀉,就是一肚子痛就想拉大便,拉完大便肚子痛就好轉,中醫的描述就是“痛則欲便,便後痛減”,這個專業術語就是“痛瀉”。

按照慣例,首先分享一個前幾天一個醫案。

張某,因為之前他老婆一直找我開中藥調理身體,後來身體調好了,他自己也找我看了。一剛開始是拇指腱鞘炎,拇指關節痛,卡壓,做了一次小針刀,痊癒!然後又找我看腹痛拉肚子,就是剛剛講的“痛瀉”。見圖一。

腸鳴腹痛洩瀉,中醫叫“痛瀉”,就用經典名方“痛瀉要方”!

中醫在治療這個疾病,很有經驗。有一個治療“痛瀉”的很重要的方子,叫做“痛瀉要方”!古人很少這麼直白這麼不謙虛,直接就說“要方”,除非就是很想告訴大家,這個方子很好用,一定要傳承下去~

我們來看看組成:

痛瀉要方二白,陳皮防風齊來,

腸鳴腹痛洩瀉,用之即可痛快。

【功能主治】補脾柔肝,祛溼止瀉。用於脾虛肝鬱之腸鳴腹痛,大便洩瀉,瀉後痛減,舌苔薄白,脈左弦右緩者。

【方義陳述】本方中,白朮為君藥,味甘補土,性溫燥溼。白芍為臣藥,味酸斂肝,緩急止痛。陳皮、防風為佐藥,一醒脾胃,一振脾陽。陳皮還有引經之能,兼為使藥。組方立法於治本,重在補脾燥溼;扶之於對因,側重於柔肝止痛。四藥藥性平和,組方巧妙,暢肝氣而痛止,勝脾溼則瀉止,共收調肝脾之功。

本方針對之洩瀉,責於木乘脾土,脾運失常之故,為治療痛瀉之代表方。正如《醫方考》所云:“瀉責之於脾,痛責之於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

本方現代常用於慢性腸炎、過敏性腸炎、神經性腹瀉等的治療。

【臨案心語】

我們回到這個患者,看看舌頭。

舌淡舌苔薄白中後偏膩,結合症狀屬於氣鬱+脾虛+痰溼的複合體質。

中後偏膩,說明下焦(主要是腸道)有溼。

所以在用“痛瀉要方”,陳皮,防風,白朮,白芍四個藥的同時,加茯苓,炙甘草。

關鍵看效果如何?

7月31號回來,說上次吃完以後“痛瀉”很神奇就消失了,這種狀態維持了半年多,以前都沒試過。不過這次過來症狀復發,看舌之後,繼續予“痛瀉要方”加減治療。今日隨訪症狀消失。

腸鳴腹痛洩瀉,中醫叫“痛瀉”,就用經典名方“痛瀉要方”!

“痛瀉要方”為治療痛瀉而設,功效確切,無愧於“要方”之稱謂。

細心的河粉,已經注意到,前幾天我在微頭條也分享過“痛瀉藥方”案例,見下圖。

腸鳴腹痛洩瀉,中醫叫“痛瀉”,就用經典名方“痛瀉要方”!

治好的案例有很多,以後繼續分享。介紹這個方子,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有這種“痛瀉”,可以嘗試用這4箇中藥,而且這4個藥相對平和。

但是,作為嚴謹的何醫生,我的建議就是中醫不可能千人一方,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另外,臨床很多時候沒有那麼簡單,在服用這個方子前最好諮詢身邊有經驗的中醫師朋友,比如我~哈哈~

好了,這一期【中醫屢試屢驗經驗方】就到這裡,我是廣東省英德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何醫生,各位河粉們,我們下期再見。感謝大家轉發,歡迎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