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沒有「接班人」,阿里不屬於馬雲也不屬於張勇

互联网没有“接班人”,阿里不属于马云也不属于张勇

馬老師宣佈退休的消息傳了一個週末,終於從外媒爆料到週一官宣,另一隻靴子落地。

不過不是立即退休,而是明年9月10日,期間馬老師將幫助接替者完成過渡工作。

接替者是財務出身的張勇,加入阿里11年。曾在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和企業諮詢部門資深經理,2005年至2007年任盛大首席財務官,2007年加入阿里任淘寶網首席財務官。

張勇的接班之路似乎並沒有什麼阻礙,2013年成為阿里COO,2015年接棒陸兆禧成為阿里CEO。但這些人事變動裡,外界並沒有將其與接班人聯繫到一起。

對於這位接班人,馬老師給出極高的評價:“具有超級計算機般的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堅信使命願景、勇於擔當、全情投入,敢於站在未來創新設計新型商業模式和業態。”

馬老師的心思,有時候很清楚,有時候又很難琢磨。

1

馬老師上一次如此高評價的那個人如今在eWTP投資工作小組擔任組長。

阿里收購UC後組建移動事業群,馬雲親自過來背書。這時的俞永福已經是高德地圖、阿里媽媽一肩挑,不久後晉升合夥人又成為文娛小組小組長,同時還兼著阿里影業董事長。相當於阿里除電商之外的所有版圖都在俞永福這個外來戶手裡。

阿里的二號首長彭蕾甚至說,允許移動事業群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阿里巴巴不一樣,只要使命是一致的。要知道,這在阿里巴巴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但有時,命運就是喜歡開玩笑。

2015年5月,一篇《阿里"太子"俞永福 登頂之路還要跨四道考驗》文章出現。作者在開頭就表明了主旨,“成為合夥人,出任CEO,這無疑是投奔阿里的俞永福的人生巔峰。如今,他距離阿里CEO這個類似“儲君”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阿里“太子”的稱謂也就隨之而來,上文作者甚至預言,“俞永福將在五年內成為阿里的CEO。”沒曾想這篇文章出來沒多久,阿里巴巴就宣佈張勇接任陸兆禧成為阿里巴巴CEO。

2015年到2017年,俞永福治下的阿里大文娛和移動事業群,成績好壞有目共睹,無需多言。

這篇文章刊出的瞬間就被改了標題,太子被抹去換成了《俞永福在阿里還要跨四道考驗》。顯然俞永福或者UC方面並不認可這樣的文章,76年生人的俞永福那時還不到四十,談“太子”講接班不是把自己往火坑裡推,見過風浪的俞永福不會這麼糊塗。

多少年後,坊間傳出一個版本說,俞永福的阿里“太子”是轉移視線的公關手法,而迫切需要轉移視線的是“百度太子”李明遠。

不到30歲的李明遠,曾一度是百度移動轉型的領軍人物。主導了當年百度19億美金收購91無線,為百度的移動轉型揮灑過血淚。只是他那時不會想到,幾年後會因為這個case掉入“經濟往來”的旋窩。

2014年7月7日,已經是百度歷史上最年輕副總裁的李明遠晉升為E-Staff成員,30歲進入百度最高決策層,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啊。大概就是從那時候起,“百度太子”這個稱號就成了李明遠揮之不去的標籤。儘管他離開百度已經兩年,但現在媒體仍舊願意用“前百度太子”來做標題。

2

如果回過頭看兩位“太子”的履歷,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俞永福和李明遠均是在阿里和百度的移動轉型期間獲得了提拔和高升,並且幾乎都是各自公司移動業務的一把手。

阿里收購UC時,移動端流量正熱,整個互聯網都在談轉型,阿里豪擲50億美金拿到了當時除騰訊外移動互聯網最大的一個瀏覽器入口,這幾天有人在問這50億美金阿里花的值不值。其實回過頭看看當時的情況就知道,2014年市場上除了UC瀏覽器,有幾個獨立產品能抗住騰訊的蠶食?

李明遠也是如此。2010年李明遠離開百度,曾短暫加入UC Web任北京產品副總裁,兩位“太子”的交集就這麼一次。據說2011年就被李彥宏請回百度,當時百度因為在移動互聯網的轉型上慢了半拍,李彥宏急於呼籲狼性文化。

2014年,百度的移動轉型戰略已經步入正規,李明遠在移動端的貢獻讓他得到晉升。

近幾年媒體寫文章總喜歡用“歷史轉折中的XXX”作為標題,如果套在李明遠身上,2014年就是俞永福和李明遠的歷史轉折。

移動轉型時期的阿里和百度,分別選擇了俞永福和李明遠,事實也證明,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有能力做好業務,為集團的整體戰略增磚添瓦,甚至錦上添花。

但他們沒能繼續往上的原因,就耐人尋味了。

俞永福的阿里移動事業群以及大文娛,在過去幾年間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快速發展。除了UC外,阿里音樂、阿里影業、阿里遊戲等一票業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停滯甚至退步,阿里星球幾經波折最終草草收場,阿里影業主導的《擺渡人》鉅虧,阿里遊戲也沒有太大聲響,看似龐大錯綜複雜的文娛帝國,在俞永福手裡沒有發生預想中的利好變化,反而常被拿來做騰訊文娛板塊的陪襯。

俞永福調任eWTP投資工作小組,坊間曾有傳聞稱離職可能緣於大文娛的發展不及預期。陸兆禧退休時還有一個年紀可以做擋箭牌,剛剛四十出頭的俞永福,敢打敢拼又不失經驗的年紀,就去做了投資,這多少有點浪費資源。

俞永福常被拿來與其他被阿里收購的公司創始人做比較,如古永鏘,套現離場走的異常瀟灑。俞永福進入阿里時要的是股票而非現金,你說他沒有往上的心思,是不可能的。

況且進了阿里,俞永福還是反覆說,“誰也不是我老闆,我是合夥人”。

2016年之後的李明遠,已經漸漸遠離百度決策層。坊間傳聞的宮鬥、派系之爭都是花邊,聽聽就算了。李明遠出走的原因與百度移動轉型的進展有著剪不斷的聯繫。

19億美金收購而來的91無線與百度整合之後效果欠佳,沒有出現意料之中的1+1>2,彼時微信已經成為巨無霸,阿里的移動端戰略也昂揚起步,只有百度在移動端仍在拿“13個用戶過億的App”說事。

再加上14年之後百度開始向人工智能轉型,移動端的商業戰場已經打掃的差不多了。現在想想,如果那時李明遠做出了信息流,在移動端把百度的內容產品抓起來,恐怕現在就沒有今日頭條什麼事了。

3

張勇接班馬老師其實說明一個道理,互聯網公司沒有“太子”。

這個結論要從兩方面去看,其一,BAT創始人中馬雲年紀最大,即便如此也才54歲,像李彥宏剛剛50歲,馬化騰47歲,為公司再拼二十年不是什麼大問題。

其二,被成為“太子”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在歷史特定階段對公司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俞永福是、李明遠是,華為的李一男也是。但一旦過了特定階段,使命完成之後,他們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企業家談接班人,華為最熱鬧。年年有消息說任正非選了誰接班,但到現在也沒有出現。華為的輪值CEO制度運轉良好,這與馬雲在公開信中提到的制度、文化和接班人體系有異曲同工之妙。

馬雲在公開信裡說,阿里從來不只屬於馬雲,但馬雲會永遠屬於阿里。

馬老師敢說,是因為人家在退休之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從CEO位置上退下來的五年,阿里創建的新型合夥人機制以及獨特的文化和良將如潮的人才梯隊,確保了阿里傳承的制度基礎。

如今年紀最大的馬老師隱退,李彥宏和馬化騰還要奮戰在一線。所以如果說互聯網公司有“太子”,它也不會是一個人,而是一種制度、文化。存在超過100年的世界級公司不在少數,卻罕有一直是個人英雄主義,公司的文化、機制、管理才是企業長青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