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一盆面

一雙手

成就萊西小城一個饃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都說晉城有面,南城有餅?萊西有什麼呢?沒錯!有饃……萊西人素愛吃饃,或許應該叫饅頭,不,彷彿所有的稱謂都不如一聲餑餑來的親切……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說起饅頭,萊西人吃的第一口是饅頭,逢年過節吃的是饅頭,結婚送禮送的是饅頭……可以說,饅頭對萊西人來說不僅是一種主食,更是一種情懷。吃再多的米麵大餅,都不如一口大饃入口的踏實,在外求學的那幾年,半夜醒來,想的不是大魚大肉,而是那口樸素實在的大饃……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萊西除了各種各樣的花樣饅頭,還有一種雙面酥脆、內裡暄軟帶著裡陷兒的大饃,可以說是口感無二,十分風靡,名為董大府壯饃,萊西十大民俗特色小吃之一。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源起明朝弘曆年間

初為“唐饃”,最遠可追溯至明朝弘治年間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明朝弘治年間,朝廷官員李元芳因性情直率,品行正直,在朝中大膽上諫,受到排斥,被貶山東省登州府尹。上任路上,路過山東昌陽地界,因正值夏日,天氣炎熱,便在昌陽丁家莊村落腳納涼。臨近中午時分,尋一家境殷實農家借住,午飯時這戶農家用土爐烤制的饃招待他。食後,元芳曰:好食、好食!平生初嘗!午後休息片臾,元芳答謝農戶,曰:此饃甚好吃,難道此地家家有此好饃?農戶答:此饃是唐兒母親由孃家帶來此藝,已相傳了三代爾,元芳更悅,曰,如此好食該有個名份,見汝次女美好可人,又喚唐兒,允許我為此物送個名號吧!農戶甚喜,曰:如此最好!元芳取筆一揮,曰:就叫“唐饃”吧!唐兒如此秀麗,唐饃香脆可口,此物雙雙好配!如何!農戶千恩萬謝,元芳走後,農戶便尋一處掛上字號,設肆待客。

歷經改良終成美味

董大府壯饃,傳承的老味道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說起這個壯饃,大家可能感覺比較抽象。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吃沒吃過“燒莒煮(juzhu)”,可以說這個壯饃的初身就是它,幾經現在製作者的改良,成了現在市面上大家吃到的董大府壯饃。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16年初,董大府壯饃正式上市,製作者李希偉開始用自制鐵爐、果木炭烤制,一上市,瞬時間就供不應求,從一天100多個到400多個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因為製作工藝複雜、要求高,口味獨特,所以一直到現在董大府壯饃都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到店吃飯可以說是每桌必點,更有甚者為吃一個壯饃,不惜冒雨從南城趕到北城……

雙面酥脆、內裡暄軟是為精品

工藝和手藝的完美結合,終成精品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今年五月份,董大府壯饃正式被評為萊西十大民俗特色小吃,讓這一地道的萊西美食正式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饃好吃 ,面必須得好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饃好吃,手藝得好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饃好吃,火候和烤制必須得好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怎麼樣?

你被萊西的這個大饃圈粉了麼?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萊西獨特的味道

古時回憶裡的酥脆

董大府壯饃,等你


來源萊西市旅遊局

萊西重慶路上的這個男人和他的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