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區塊鏈與生活中你的安全區

科技總是在往前走,機遇也伴隨創新而不斷湧現。

眼前區塊鏈的確是一個比較熱的話題,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即非碼農又非資金大鱷的人來說,如何在這股熱潮中收穫一些東西呢?

如何利用區塊鏈這股熱潮從中收穫到一些經濟價值,可能是更多人考慮的。為此我們會關注相關信息,會學習一些相關的東西,然後利用起來。也可能有一部分朋友並無瞭解,就直接投身到裡面了。是否能收穫到想要的經濟價值,這個並沒有人能夠給予充分的保證。瞭解相信信息,學一些相關的知識這也算是一種收穫。但我覺得我們有必要看到更多。畢竟,區塊鏈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們眼前和最終目的都是在現實生活中輕鬆愉悅的生存下去

也許,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區塊鏈對生活是否有一定的啟示。

心理:區塊鏈與生活中你的安全區


經常會有人說“懂了很多道理也依舊過不好”,道理是從生活抽象而出,如不能落地現實迴歸生活,自然沒什麼大作用。區塊鏈雖然不是道理,但同樣我們也可以深挖其中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將區塊鏈中的一些元素落地到生活中。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理念和模式。用基本上每篇資料都會提到的例子來說明:

  • 在網上買東西把錢打給支付寶

  • 支付寶確認資金到賬之後通知賣家

  • 賣家接到支付寶的消息就備貨發貨

  • 你收到買的東西后在支付寶上點確認收貨

  • 支付寶收到確認後就將款項打給賣家

其中支付寶就擔任了整個流程的中心,買賣雙方都主要針對支付寶進行操作。去中心化就是摘掉支付寶,買賣雙方直接對接。至於是否可信,有何擔保,是否安全等關於區塊鏈的詳盡方面,在這裡不做討論,我們只是來看看去中心化。


心理:區塊鏈與生活中你的安全區

承接上面那個不嚴謹的例子,再加上這是寫與安全感相關之後,那麼,去中心化和安全感有何聯繫呢?

生活中並不是只有安全感,也有安全區。提到安全區大家可能會聯想到電影裡的“非隔離區”,或者鋼筋水泥造就的房屋。房屋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關於安全區的現實例子。我們待在屋子裡,屋子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我們藉助房子來滿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安靜”的需要、“安心”的需要,房子為我們抵禦外面的侵擾和危險。這似乎也符合了“中心化”的模式。只不過這裡我們不是買東西,而是我不想要你的東西,所以請“房屋”幫我把你隔離了。

而去中心化之後,買賣雙方直接接觸了,我與騷擾和危險也直接接觸了。這是一個好的情況麼?

在上一篇中我們提到,安全感是一種內在的感覺,安全感應主要來源於自己,同時也在末尾提了一個問題“覺得環境安全和覺得自己能夠應對,你更偏向於哪個重要呢”。有時候我們確實躲在房子裡躲的太久了

下雨打傘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之前某一次也是下雨,並不大,我打著傘在路上走,突然想,我什麼時候已經脆弱到連這種小雨都淋不了呢。我不好去分辨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這究竟是退化還是進化。雖然,生活確實進步了,科技也讓生活變得更好了,我們也有了更多的可以利用的工具讓我們去規避我們需要規避的東西。工具成了現代生活中新的“中心”。

假如某一天電不會再有了,你還剩下什麼呢?還剩下自己。而如果你只是會用工具,在這種大環境下,你就沒有多少價值了。雖然這種可能性並不大,但這不是我們忽略自己、忽略成長的理由。而我想,很多學編程的朋友對一開始學習便總在紙上寫程序的疑問,在這裡能夠稍微解惑。

沒了房子、沒了他、沒了錢、沒了習慣的工作,你也應當有能力讓自己的生活繼續,別到36歲了,還只會收費


心理:區塊鏈與生活中你的安全區

而看過美劇《犯罪心理》的朋友應該也聽過“safe zoon”這個安全區。心理學中也確實有心理安全區(舒適區)這個概念。

“囚”這個字大家都認識,人生活在一個框框裡。而這個框框其實就可以理解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安全區。這個安全區往往是指我在某個範圍、某種環境、某種模式裡感到安全、輕鬆、舒適。反之,超出這個安全區自己就會敏感、焦慮、擔憂、感到壓力。比如新工作帶來的挑戰、去一個陌生地方帶來的擔心、從“高”摔下的難以適應等。

心理安全區的大小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生存空間的大小。

  • 生活中,子女為了盡孝把老一輩從家鄉接到新環境,老人家也開心,來了之後住了沒幾天就回去了,因為環境不適應、周圍沒有同齡人、吃的也不習慣,生存空間在這裡就僅止於老家了;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思想上的共鳴讓我們能夠找到一個相似的群體並融入進去,而如果觀念太過離經叛道,自然難融入群體;

  • 從高中到了大學,去了一個新環境,沒有高中時候認識的人,不會融入集體,感覺很孤單壓抑,甚至經常以淚洗面;

  • 焦慮症的朋友害怕某些情境,刻意把這些情境從自己的生活中剔除,那這一部分可能就永遠的從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我通過規避讓自己安全、通過待在安全區裡讓自己舒適。安全區本身也成了“中心”。如果沒有安全區,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心理:區塊鏈與生活中你的安全區

我們造就了自己的安全區,有時候也成為了安全區的附庸。十幾歲的年紀,你可以待在家人身邊,但到了三十,你不想“邁出去”,去看看、去親身經歷經歷外面的世界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