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136所培訓機構因證照不齊或年檢不合格上「黑名單」

川江都市報記者9月11日從瀘州市教育局獲悉,自深入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以來,瀘州市中小學校和民辦培訓機構辦學行為進一步規範,教育培訓市場更加有序,專項治理行動成效明顯。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全面摸排工作和第二階段集中治理的第一輪督查。

據悉,在此次摸排中,證照齊全(取得工商部門營業執照或民政部門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以及教育部門辦學許可證)的校外培訓機構193所,有照無證非法開展校外培訓的機構84所;無照無證非法開展校外培訓的機構49所;有24所在消防通道、安防設施、安全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問題的培訓機構已全部列入整改臺賬;有14所校外培訓機構存在開展學科類(主要指語文、數學等)“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情況;有10所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組織中小學生登記考試及競賽,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情況。

此次全面摸排還完成了全市693所小學、初中、高中學校的摸排,共摸排學生671054人,參加校外培訓62807人,佔摸排學生總數的9.36%。

目前,各區縣對中小學、培訓機構辦學資質、教育教學、安全管理等方面分類登記造冊,梳理問題,建立了工作臺賬。已完成重大安全隱患整改培訓機構6所,責令停辦12所,責令整改24所;完成問題中小學整改8所。

此外,瀘州市教育局還按要求將190所“證照齊全”和無不良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列入“白名單”,將133所證照不齊的非法培訓機構和3所證照齊全但年檢不合格的培訓機構列入“黑名單”予以公佈,納入信用信息管理,鼓勵群眾監督,發揮市場調節作用,讓合法培訓機構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讓非法辦學機構沒有生存空間,主動退出市場。同時,瀘州市教育局還印發了《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注意事項告知書》,引導家長在孩子是否參加校外培訓問題上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不盲目攀比,科學認識並切實減輕孩子過重的課外負擔,在確實需要參加校外培訓時,能正確選擇合法培訓機構,避免上當受騙,切實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得到了廣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好評。

下一步,市、區兩級還將充分發揮部門聯席會議的作用,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合整治力度,重點對非法辦學、安全隱患突出的培訓機構開展聯合執法,加大查處力度,依法分類處置,消除安全隱患,動態調整“黑名單”和“白名單”,定期向社會公示培訓機構辦學情況,加強宣傳引導,保證群眾知情權,接受社會監督,讓常態化監管成為常態化治理,規範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川江都市報記者 何曉梅

選擇培訓機構需謹慎 瀘州這136家校外培訓機構已上“黑名單”(附最新名單)

http://news.lzep.cn/2018/0913/290589.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