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簡介

雷竹是禾本科,剛竹屬竹種。雷竹原產於浙江臨安、安吉、餘杭,1999年在樂山市種植成功。由於早春打雷即出筍,故稱之為“雷竹”。實為早竹之變種。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外貌特徵

雷竹的地下莖屬單軸型,竹杆散生,分枝二叉。杆高6-10米。胸徑4-8釐米,節間長15-20釐米。杆籜光滑無毛,有較密的褐斑,無籜耳及遂毛,籜舌中度發達,兩側下延,葉反轉皺摺。

雷竹性文雅,質脆弱,喜肥沃,怕積水,鞭細根少。3月初開始出筍,4月底結束,5月份新竹生長,抽枝展葉,6月份開始地下鞭生長,8月開始筍芽分化,10-11月有部分秋筍出土。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雷竹以1年為一個週期,連年出筍。

分佈地域

雷竹有“筍用竹之王”的美稱。發筍力強。集約經營的雷竹林,年產竹筍每畝可達到1.5-2噸。現通過對林地覆蓋、施肥、增溫等措施,可使其提前至春節前後出筍,或是“二季”出筍,從而使產量和竹筍價格成倍翻番。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集約經營的雷竹筍用林,年每畝的產值收入可達2萬元以上。適宜在低海拔退耕還林地段和四旁大力發展。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價值體現

雷竹是一種優良的筍用竹種,具有

八大優勢

出筍早。在所有的竹筍品種中,雷竹出筍最早,一般在3月初,若採用早出技術,春節前就有雷筍出土。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出筍期長。春筍3月初至4月底出筍,竹筍秋筍10-12月出筍。

產量高,效益好。雷筍畝(1畝=1/15公頃,下同)產可達3000多公斤,畝產值達1萬多元。

筍味鮮美,營養豐富。雷竹筍含蛋白質2.74%、脂肪0.52%、糖3.54%。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連年出筍,產量穩定。個體粗大,殼薄肉肥。

成本低,用工少。肥料投資只需5%左右,培養管理用工每畝只需20個勞動日。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週期短,見效快

。新造林第2-3年就有收入。第4年可成林,第5年達高產。

適應範圍廣。海拔2500米以下的丘陵緩坡均適宜栽培,而且一年種竹,永續利用。

適合農村種植的高收益植物(一):雷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