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支书王生有》陈志亮


《独臂支书王生有》陈志亮



9月8日,我见到了盘龙山村党支部独臂支书王生有,虽是偶然并非纯属。

王生有是谁?2017年度河南省十大扶贫人物。

在7月21日探访皇后村之行途中,无意之中听到了盘龙山王氏三兄弟的事迹后,立刻决定,我一定要去盘龙山村!

《独臂支书王生有》陈志亮

王支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思维敏捷,谈吐优雅,他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与其交谈倍感和蔼可亲,受益匪浅。

盘龙山村地处海拔1300米高的太行山巅,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实际常住人口不足70人。

王支书是一名残疾人,右臂残缺,右腿行走不便,却从不服输,带领群众硬化道路、修水池、改造村文化大院等,使山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开拓了阳耳庄至盘龙山约5公里道路,拓宽改造了盘龙山村至东垴自然村约4公里道路等;新打旱井水窖120眼,新建库塘2座,埋设水管4000余米;种植花椒树、核桃树等经济林木700余亩,中药材200亩。

王氏三兄弟的事迹“来之不易”。现任王支书兄弟三人,大哥叫王自有,是村里的老支书。二哥叫王金有,现任王支书排行老三叫王生有。他们三兄弟的故事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带的百姓中广为传颂。

老支书王自有,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便带领群众以愚公移山的气势不辍修路。1967年,拓宽了盘龙山至皇后村的4公里山路。1997年至1999年,又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了从盘龙山到阳耳庄村长5公里、宽7米的盘山公路。2003年,又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和群众自筹,将新修公路进行了硬化。2011年,利用一冬时间,拓宽盘龙山村至东垴自然村的4公里山路。2013年,拓宽硬化村内道路300米。

《独臂支书王生有》陈志亮

王金有在焦作市从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多年,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可是,他始终牵挂着家乡,不惜财力支援家乡建设。

1997年冬,王自有带领大伙儿修筑盘龙山村至阳耳庄村的盘山公路,可是村里缺少资金。在焦作的王金有听说后决定出一把力,向村里捐献了铁锹、铁锤等工具,并安排部分机械回家乡的筑路工地帮助施工。

老支书王自有2013年6月带着太多的遗憾突然走了,他还有很多心愿未了:盘龙山村至东垴自然村的道路虽拓宽了但还没有硬化,蓄水池渗漏严重需要改造,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还没有建成……

王生有于2013年10月20日回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接过了大哥的担子。

“我们盘龙山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秘密为八路军储藏粮食,有“红色粮仓”的美誉,生态植被也好,这些年有好多游客来我们村旅游。现在,我们正在发动村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把盘龙山村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胜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我大哥生前的愿望,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王生有满怀信心地畅想着未来。

《独臂支书王生有》陈志亮

本想多聊几句,可惜时间有限不能如愿。尽管短暂接触,王支书兄弟三人的修路史已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生活艰辛,在艰辛中才能酝酿果实成熟的芬芳。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脚踏实地,昂首阔步,就一定会走出一段精彩的人生之路。

【作者简介】:陈志亮,河南濮阳县人,现居安阳,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