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只为高考时能金榜题名!这几乎是每位莘莘学子的期盼。

上学、高考、进名校、前途似锦,这是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进名校!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700分无缘清华、北大

开学季,大批新生涌入了大学校园。

2018年高考招生已经结束,相信很多考生已经进入了理想中的校园,但不免有些学生与自己理想的校园擦肩而过。

提及今年的高考,在这个夏天可是赚足了话题,首批00后进入高考,而且分数线高的令人咋舌。

据悉,今年清华、北大在河北的立刻投档线均突破700分,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么高。也就是说,在河北,如果你考了700分可能也无缘清华北大了。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清华、北大在河北的最低投档线

清华北大作为中国大学的著名学府,是国内顶尖的大学,几乎是所有学生追求的名校,因此,录取分数线极高,但今年的分数线确实让众多学子大吃一惊。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想上清华北大,仅凭“裸分”难于上青天

作为中国大学风向标的清华北大的招生政策走势,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自招、领军/博雅等特殊类型招生的盛行,清北再也不是只靠努力学习就能考上的了,想上清华北大,只凭裸分难于上青天!

以清华大学为例,顶尖学科竞赛获奖生的“自主招生”和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变相自主招生)约占计划招生总数的80%,再加上扶贫帮困的14%,由此可见,留给“裸考”生的机会已经寥寥无几。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获得降分的总人数,达到了惊人的6100人,要知道,其计划招生总数也不过6700人!

也就是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考生都是通过各种降分进入清华、北大!可以预见,在未来,不拿到清北降分,裸分进入清华、北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清华、北大特殊类型招生的三大类分别是:

自主招生,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综合评价(包括领军计划、博雅计划和在个别省份试行的“三位一体”招生),面向平时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和次一级竞赛生;

高校专项计划(自强计划、筑梦计划),面向农村或贫困地区考生。

2018年清华、北大特殊类型招生人数统计如下所示: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从这份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清华、北大获得降分的总人数占比达到了95.68%和87.27%,数目惊人!虽然不能保证这些拿到降分的考生都能进入清华、北大,但是,和仅仅凭借高考分数的考生相比,已经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了。

自主招生成为名校招生趋势

据统计,今年共有12383人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就读自己理想大学。

无论从报名人数而言,还是初审通过人数,最终录取人数,自主招生不仅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而且还赢得了国内众多名校的热捧。就拿清华、北大来说,每年这两所大学都会开展人才“抢夺战”,尤其是在自主招生环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近三年来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的数据统计。

清华、北大近三年来自主招生人数变化情况: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清华、北大自主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

自主招生主要侧重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并在国内外相关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学科竞赛和科创类竞赛。

随着近年来高考试题难度的逐年降低,考生高考成绩逐渐趋向扁平化(尤其是高分考生),高考选拔的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减弱。在此种大背景大趋势下,自主招生不管是对于考生进入理想名校还是高校选拔优秀生源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对清华、北大这样的牛校而言,隐性的“自主招生”在不断扩大。

为什么自主招生备受名校追捧?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博士认为,大学自主招生与学科竞赛可以提供一个比较有效的补充。

许多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一流大学实施的自主招生是显著有效的,高考加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比仅凭高考入学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与志趣、学习投入与学习方法、学习收获与成绩等多数方面都显著更优。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从小学,最迟初中开始,正规的地方和国家的各层级学科竞赛是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最有效途径,在学科竞赛的系统中,他们被发现或自我发现,受到激励和激发,逐渐明晰自己的特长和志趣,并受到基于竞赛选拔的相应培养训练。

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大学教育负责把竞赛思维升级成真正的探究科学技术之道,使他们成长为真正的科技英才,这样的实力在一流大学随处可见。这是又一项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在我国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中学与大学接力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模式。

信息学奥赛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

据统计,2018年认可五大学科知识竞赛的高校有87所,也就是说,97%以上的院校都认可学科竞赛奖项。

五大学科竞赛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活和信息学。奥数一直以来备受家长和孩子的追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学的优势愈加突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转战信息学奥赛。

前不久,在第35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18)上,国内各大顶尖高校展开了人才争夺大战。本次大赛共有64人斩获金牌,其中有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并享有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资格。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清华大学招生官面试、签约

据统计,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录取率是其他学科的2倍。奥林匹克信息竞赛,每年全国约有10万人参加,全国获奖者有机会直接保送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相对于奥数,录取率几乎提高了1~3倍,而且可直接对口国内外的工科专业方向。

科技创新类奖项认可度走高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响应国家科技立国政策的号召及对科技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多,使得科创类奖项认可度走高。

科创类奖项成为自主招生初审条件的第二大主力军。

受自主招生明文认可的科创类赛事共有6个,分三大三小。

“三大”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中小学电脑制作这三大竞赛,分别受到59、58、43所高校认可。

“三小”指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分别受18、20、21所高校认可。

名校对“裸分”的挤压愈加明显,自主招生成趋势!

2018年自主招生对科技创新赛事奖项要求汇总

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清华、北大招生中,自主招生扩大已是大势所趋,仅凭裸分进名校的渠道已渐行渐远。如果想要进名校,自主招生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