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石最容易出現在哪些部位?

小敏2578042


高尿酸血癥已經成了即糖尿病之後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它引起的痛風(痛風性關節炎)我們已經十分熟悉了,但痛風可不光只有痛風性關節炎,還有一個大家不是很熟悉的痛風石。

痛風石又稱為痛風結節,它的形成主要是用於體內的血尿酸濃度過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析出,這就是一個痛風石的開始。

由於剛剛析出的尿酸鹽結節會刺激周圍的組織引起炎症反應,表現出關節的疼痛(痛風性關節炎),而引起了大家足夠的重視;但是痛風性關節炎的疼痛只是一時的,不會一直持續性疼痛,一般在一週左右症狀會逐漸緩解,而此時如果不關注血尿酸,血尿酸可能還是會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尿酸鹽結晶會持續析出,日積月累,痛風石就出現了(這個過程一般為3~42年,平均11.6年)。

痛風石可出現在人體的很多部位!

最典型的部位是:耳廓!

還常出現在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頭)、手指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部等部位。

痛風石除了不出現在中樞神經系統以外,其他的組織都有可能會出現,如有文獻報道發現眼內眥部、顳下頜關節等出現痛風石。

通過痛風石常發生的部位我們可以粗略的總結一點:痛風石的發生與體表的溫度有關,有研究顯示尿酸鹽隨著身體溫度的升高而在體內的溶解度增大,也就是說在人體不同的部位,尿酸鹽的溶解度不一樣,四肢及耳廓的溫度較低,尿酸鹽的溶解度降低,因此容易出現痛風石。

最後關於痛風石的治療主要是降尿酸治療和手術治療。

有研究認為將血尿酸降至300μmol/L以下並維持6個月以上,已有的痛風石(小痛風石)可能會逐漸溶解、縮小。但是有些痛風石過大,且時間較久,痛風石已經發生了纖維化和鈣化,此時結節變硬,再進行降尿酸治療已經不能使它變小或消失了,只能選擇手術切除。

當我們在想著如何治療痛風石時,不如積極控制血尿酸,將血尿酸水平保持在一個正常的水平,這樣後面的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的病痛都將不再出現!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痛風石的成分是尿酸鹽,當身體裡血液中尿酸的水平過高,超過了溶解度的時候,尿酸就會以尿酸鈉鹽的形式析出,沉積在人體的關節及軟組織的部位。

痛風石愛沉積的部位,其實就是溶解度變低部位。

尿酸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影響呢?溫度、酸鹼度,溫度越高,溶解度越高,溫度越低,溶解度越低,換句話說,就更容易析出。

那麼人體中哪些部位容易溫度低呢,當然是外露部位、遠端,這些地方就是痛風石愛沉積的地方,比如耳廓、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頭)等,其他的還有手指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部等部位。 耳朵、手腳也是我們容易出現凍傷的部位。

關節容易出現痛風石,除了溫度的因素外,還有局部酸鹼度的問題,當關節過度或者劇烈活動,會導致局部的代謝物質聚集,導致局部酸度增加,尿酸鹽更容易析出。

所以,對於高尿酸血癥的病人,保暖和避免過度勞累及劇烈運動,也是避免誘發痛風發作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