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乡村振兴打出“组合拳”

近日,山东省首家乡村振兴联盟在新泰市成立。56个单位成员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及重点村等优秀农业企业家、农村人才组成,目的是通过发挥联合、服务、促进、交流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特色产业村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跨界融合、共同进步、共赢共荣。

这是新泰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中的重要一环。去年以来,新泰市按照以“五提”促“五美”建设“五好”乡村的总体思路,从规划、政策、产业、人才、平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打出了一整套乡村振兴组合拳。新泰也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丽县城、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国家第三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产业兴旺勾勒乡村振兴蓝图

山东新泰:乡村振兴打出“组合拳”

图为翟镇镇煤炭塌陷区光伏蔬菜大棚基地一角

“棚顶高效发电,棚下科学种田,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还能为下方大棚提供照明、温控所需的电力,两不耽误,效率更高。”在华能新泰光伏基地一期100MW农光互补项目现场,只见一排排亮闪闪的太阳能电池板,建在一座座大高标准蔬菜大棚上,大棚里分别种植有机蔬菜、中草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收集到一起,最后并入国家电网,每年可实现发电产值1亿元,农业园区运营后可实现年产值8500万元。

光伏“联姻”农业,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这一全国首创的“农光互补型”的新能源项目,一期规划三万亩,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1万多个。如今,在这个新能源与设施农业打造的农光互补项目基地中,已经引入物流运输、仓储批发、观光旅游、电商等附加新产业,形成“一产”叠加“二产”、带动“三产”的新型产业链。

为做大农业、做强农村,新泰按照一二三产融合、产城人文统筹的思路,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三年提质增效行动,全力推进以柴汶河生态农业聚集带,形成了有机茶、百合花等10个规模特色产业片区;光伏基地设施农业、益客食品等10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00家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一带十区百园千社”工程。培植优质蔬菜47.5万亩、泰山茶2.2万亩、千亩以上经济林99片,建成林果、畜牧、蔬菜等特色专业村223个。

同时,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鼓励优质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累计引进工商资本87亿元,建成泰茶“良心谷”、惠美农牧等现代农业产业园118个,益客食品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9家,联结农户12.6万户。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925家、1849家,带动22.5万农户增收致富。

人才培育打造现代农民梯队

长兴农业是新泰市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该公司作为一家集果蔬育苗、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农业观光旅游、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型现代农业企业,从种苗培育、农产品种植加工,再到冷链物流配送、超市专供和电子商务营销,构建形成了上下游环节一体化、综合配套集群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长兴农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创梦空间设立展示中心、互联网+研究中心等六大中心,打造集人才孵化、创业创新、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创客孵化园,旨在为乡村振兴输出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才。”

为广招英才,新泰制定出台了《新泰市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政策措施》即“人才十条”:设立1亿元招才引智基金、2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外国专家等“五类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选拔使用实绩优秀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一线倾斜流动的用人导向,先后选派568名乡镇骨干充实到基层管理区工作,选聘回乡大学生121人回村任职。

在培育新型职业化农民的道路上,新泰通过推行“春潮行动”、“素质技能培训计划”和实施农村创业创新“百村千名带头人”培育工程,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培养农村实战人才。

美丽乡村筑起乡风文明新风尚

整洁宽阔的街巷,红花绿树相映的广场,街道两旁的墙面上,随处可见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文明的的宣传画……走进新汶街道大洛沟社区,目之所及,处处能感受到这个新泰市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村的高颜值。

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大洛沟社区整体环境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 的目标,并常年开展“道德大讲堂”、“寻找最美社区”、“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文明新风走进千家万户。谈起社区新变化,党支部书记刘珂满脸笑容,“村里成立了20人保洁队,购买了两辆垃圾运输车,对社区垃圾箱一天进行两次清理,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

山东新泰:乡村振兴打出“组合拳”

图为羊流镇羊祜公园夜景

如今,在新泰,像大洛沟这样的美丽乡村整治示范片区随处可见。为推动生态振兴,新泰市一方面通过深化“碧水蓝天”计划和“绿满新泰”行动,创新“社会共治、以河养河”河长制管护机制,实施柴汶河生态修复治理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打造天蓝、水绿、地洁的美好田园;另一方面,以“百村示范、百村创建”行动为载体,实施整体美、区域美、个性美“三美”工程,打造一批现代社区型、乡村旅游型、生态自然型特色精品村庄,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15个、美丽乡村477个。

新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仅在提升“颜值”方面下功夫,更把倡导文明新风作为推动文化振兴的有效举措,他们通过持续深化“四德”工程,组织开展“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和“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三美三好”示范村创建和“榜样新泰·最美人物”评选活动,评选最美农民、最美建设者等18个系列“最美人物”,分层分类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志愿者队伍达到12万人,培育中国好人6人、山东好人45人 。(刘如军 赵洁 侯绪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