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海量數據賦能AI,中國或在5年後超越美國


人工智能

李開復:海量數據賦能AI,中國或在5年後超越美國

文|李夜

2018年6月6日,富士康集團“三十而立 智造未來”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下午,李開復在分論壇《AI - 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分享了他理解的人工智能。

他認為,藉助於巨大的中國市場,中國後來居上,跟美國發展成了兩個平行的宇宙。中國,僅用短短十年,從山寨者到微創新,再到了真正的本土創新。在發展過程中,中國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以結果為導向的模式,逐漸出海,逐漸培養出世界級的企業家,比如劉強東、程維等。

他強調,如今,中國在AI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其中,優勢之一便是大量數據,中國的數據量比美國多,移動互聯網是美國的3倍,移動支付是美國的50倍,外賣是美國的10倍,共享單車是美國的300倍。中國,成為了世界數據的沙特阿拉伯。

以下為李開復的演講摘錄(有刪減):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AI的基礎是怎麼打造的。今天早上,我聽到很多專家談到美國在很多方面領先中國,比如說AI。這點,我是不同意的。從創新創業虛擬互聯網的角度來看,中國絕對是領先的,而且打造了一個完美的基礎。之後,我們再談談怎麼樣和工業以及其他領域對接。

我在美國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是美國統領世界的時代。我是在1990年加入蘋果的。所以,很多美國的創業者和VC認為世界只有一個硅谷,甚至很多硅谷的VC告訴我說不要上飛機,因為在硅谷的項目就看不完了。這個理由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從windows、英特爾時代一直到後來的軟件、手機社交時代,美國在世界都是沒有競爭對手的,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是,在十年前,一個奇蹟發生了,這個奇蹟就是中國巨大的市場。因為市場非常的大,於是,很多很聰明的錢開始投向中國,投進一些非常高執行力的創業者,他們創造了世界級的公司。這些公司就像在座的騰訊、京東,還有其他偉大的互聯網公司。他們創造了新產品和新的商業模式,吸引了更多用戶,市場就變得更大了。

所以,中國市場絕對不是一天崛起的14億人口,而是一波一波浪潮崛起的,先從城市白領到小鎮青年,再到中年婦女等。整個循環,就帶動了最早期的像騰訊、京東這些公司,帶起了今日頭條、快手這些公司,今天又帶起了拼多多、雲集、千聊等公司,如果沒有聽過這些公司的話,這說明你並不接中國互聯網的地氣。

這十年來,中國發生了這樣的奇蹟。於是,中國跟美國完全發展成了兩個平行的宇宙。整個硅谷的創業核心理念在中國都是不被認可的,中國在尋找到不同的道路。美國公司是最認可喬布斯或馬斯克他們所做的突破式創新,中國更多的是怎麼能夠跑得更快,更快地把別人的想法跟我們的想法融合在一起。這,就從十年前的山寨走進了今天的創新。

另外,美國更多重視的是技術,而中國更重視應用和產品對接。尤其是在大量的用戶之下,如何能夠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

美國的公司,像谷歌有非常著名的使命導向,如果跟它使命不相關的是絕對不願意做的。但是中國的創業模式更多的是結果導向。於是,很多公司就走向了了多元化的發展。美國的公司是越輕越好,最被美國認可的公司Instagram 11個人10億美金賣給了Facebook。

但是在中國,我們更喜歡把商業做得更重,因為做得更重才能有護城河。在美國,OpenTable做得很輕,但其實是弱公司。中國的美團做得很重,一個配送一單做到五六塊錢,這才有長久的護城河,讓競爭對手不能拷貝它的商業模式。美國公司,非常有使命,想打造全球品牌。無論是Facebook還是uber,都想用一個品牌征服世界。

在英特爾的時代,作為一個技術被侵略者,中國完全用了國外的技術。中國深深地瞭解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特性。所以,就像中國的阿里、百度、騰訊等等,自己崛起了之後,在其他國家,比如印度或印尼、中東、南美、巴西等等都有自己的力量。我們發現中國的大公司,無論是騰訊、阿里還是滴滴,走向全球,是理解幫助投資,用AI技術賦能當地的創業者,而不是像美國一個品牌打遍天下。

當然,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勢,但是走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培養出了許多世界級的企業家,無論是京東劉強東、滴滴的程維,他們都在非常短的時間成長起來。這要感謝殘酷的競爭尋找出最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中國式勤奮——996、997的精神。

他們的企業僅用短短十年,從山寨者到微創新(i黑馬注:把美國的點子加上中國的本地化,再加上中國用戶的需求打造出新產品),然後,到了真正的本土創新。今天,無論是直播也好,摩拜也好,快手也好,今日頭條也好,VIPKID也好,都是百分之百的中國創新。再下一步,我們怎麼從中國走向世界,從山寨中國變成創造中國。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摩拜還是頭條、快手,在世界各種不同的公司用中國的模式創業,許多當地創業者山寨中國公司,但更多的中國創業者發現海外市場更弱(i黑馬注:和中國市場相比),從而走進了全球市場。

所以,在整個互聯網創業,我認為中國在AI方面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今天,如果把中國跟美國做對比,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在不同領域,有一些美國比較貴,有一些比美國便宜。但整體來說,中國的估值跟美國是旗鼓相當的,幾乎已經進到同等估值的日子。同等估值是最後的結果嗎?肯定不是,因為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最終,我們的估值要遠遠超過美國。

這個過程,是什麼樣的技術賦能呢?這個技術有兩個,一個是移動支付,在中國,每天生活可能意識不到中國移動支付已經到了18.8萬億美金,這個金額超過了中國的GDP。這一基礎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第一,中國的支付,在騰訊和阿里的推動之下變得更無摩擦,不像美國的信用卡。美國的信用卡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包袱,讓所有美國創新創業公司,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都要被它們收稅3%。所以,中國企業更能夠跑出來。

另外,移動支付帶來了大量的數據,尤其是騰訊、阿里的數據最多。但是每一個公司只要能夠在平臺上推出產品,比如說摩拜、VIPKID,通過利用這些支付模式,也有了自己的數據量。還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業平臺。過去,我們先搞一千萬的用戶,然後再想怎麼賺錢。現在,這個模式已經過時了。當時,這個模式沒有辦法從用戶當中收費,但今天用戶支付只是按一個鈕而已,所以在中國是非常創出馬上能賺錢的虛擬互聯網公司,這是世界上都沒有能夠對比的。

最後,信用卡把美國從一個儲蓄社會轉變為一個消費的社會,移動支付在中國也將有同樣的效果。當然,優勢還有一點,就是它的大量數據,中國的數據量比美國多,移動互聯網是美國的3倍,移動支付是美國的50倍,外賣是美國的10倍,共享單車是美國的300倍。中國成為了世界數據的沙特阿拉伯。

今天,聽到專家談到大數據對AI的重要性,大數據會讓中國成為AI大國。什麼算法、什麼專家都不重要。只要數據大,最後一定勝出。因為,現在AI已經足夠普及,不是一定要看世界三巨頭來做AI顧問才可以,現在AI已經接近平臺化。

回到左邊(i黑馬注:左邊的PPT),我們發現AI有兩大發展階段,萌芽期以技術為主,誰懂AI誰就牛。今天,AI已經足夠普及,變成應用為主。所以一定要懂客戶、懂商業、懂垂直、懂怎麼樣去賺錢。這才是王道。過去,以專家為王。現在,以數據為王。

AI的應用很簡單,什麼行業有標註的數據,誰是懂該行業的CEO找一批技術專家,這些創業者比純技術型的更有優勢。

剛才,講的都是背景,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創新越來越厲害,政府的大力支持,數據越來越多。在這個基礎之上,人工智能到底有什麼應用?我們聽到每個專家講的人工智能都可能像盲人摸象一樣,聽起來有不同的視角。這裡,非常清晰的告訴大家,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是基於深度學習或一些核心技術。它是把這個技術用在各種不同的領域,所以我們不能用一個觀點來看人工智能,一定是很多觀點來看。

在創新工廠,我們把人工智能分成四種:第一是互聯網AI。誰有最多的數據,誰就可以做AI。因為AI是一個很厲害的機器學習的黑盒子,把大量的數據標註出來之後,它可以學習如何預測或分類,或者做決策,或者對未來做一些預測。

最大量的數據一定是互聯網公司,比如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這些公司。它們的數據量最大,有天然的優勢。我們每天不斷地貢獻數據給這些互聯網巨頭,而且我們還幫它做免費標註。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在淘寶得到的推薦比五年前更精準了?有沒有發現美圖幫你美的圖比五年前更漂亮了?這一切都是AI在背後學習。當你做了美圖的拍照之後,你儲存了哪些照片,你刪除了哪些照片。它把自己變成更像儲存的照片,而不像被刪除的照片。淘寶和京東,會推薦買那些像你的人買過的東西。大量的數據加上白老鼠的免費標註,讓互聯網巨頭成為了最有權威的公司。所以,在美國,最權威的公司是谷歌、Facebook。它們天然地具有巨大的優勢,成為AI的領跑者。

第二,基於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它,可能是在銀行幫助降低信用卡的欺詐,可能是在保險公司幫助看每一個人是不是有騙保的情況,或者優化千人千面應付的保險金。它,可以用在醫院,一個人可能得了什麼病,看什麼片子。它,也可以在科學領域發明新的藥物。作為工具,這些AI把已有的工業、商業、產業,在商業流程中激活,用AI進行精確推測。在過去這些領域,AI跟過去的企業級軟件是不一樣的,企業級軟件講增加什麼生產力是很虛的事情,在一個行業裡,如果能幫它省錢或賺錢,商業智能化會很快發生。

再往下就是實體世界的智能化。剛才,看到海康的朋友或者智能音響,當這些攝像頭被各地應用的時候,經過實體世界的理解,過去沒有被理解的數據被理解了,過去不存在的應用開始發生了。所以,在中國,攝像頭可以被用在零售商店、教育、飛機場、火車站等等各種不同的應用領域。

最後一點就是全自動化的AI。我覺得,這個跟工業是最終、最巨大的連接。這個時候,不但是自動化可以動了,而且能夠自主判斷尋找它的路徑。它有手有腳。如果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數據的AI,第三階段是給它眼睛和耳朵,第四個階段就是讓它有手和腳,它可以動,可以觸摸,可以行動。這是最大的機會,也是工業互聯網最大的機會和無人駕駛的機會。

在互聯網智能化中,我覺得中國會慢慢超過所有競爭對手,因為中國有更多的創業者和市場。在商業方面,美國會繼續領先中國,因為數字倉庫在美國被使用得更好。在實體世界智能化,因為攝像頭在中國更被接受,中國會遠超美國。在全自動智能化,我覺得在無人駕駛也好,工業應用也好,中美各自有優勢,美國的技術更領先,但是中國有政策和落地場景,還有大數據的機會。

最終,我認為從整體來說,目前,中國並沒有領先美國。但是五年以後,這是一個必然的現象。當然,這裡面沒有談芯片,中國的芯片有更長的路要走。在原來的良性循環之下,我們又增加了幾個巨大的機會,中國的模式被海外抄襲,加上中國海量的支付數據和支付的優勢,用海量的數據再來賦能人工智能,我認為中國的未來是非常的美好。

謝謝!

* 本文由i黑馬(ID:iheima)整理,作者:李夜,如需轉載請留言。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注i黑馬。

李開復:海量數據賦能AI,中國或在5年後超越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