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12则经典名句,读史明智,受益匪浅!

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人臣望重必危,功崇难保。

选自《旧五代史·后周列传第四》。大臣的威望过重,处境必然危险;功劳过大,则性命难保。对于功名地位,求高求上,不知急流勇退,不能预见先留几分余地才会安全,那么正应了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历史教训会再现。

2、卑躬侍士,屈己求贤

选自《旧五代史·后梁太祖纪》。卑:贬低,降低。躬:自身,亲身。屈:委屈。求:选择,选取。降低自己的身份对待读书人,委屈自己选择有才能的人。这是梁太祖张榜广纳贤士时所表明的自己对人才的态度。表明他对人才极为渴望,对人才非常重视。

《二十四史》中的12则经典名句,读史明智,受益匪浅!

3、力寡而敌坚,则先其所易

选自《旧唐书·陆贽传》。兵力少而敌人坚强,首先应当攻击其易击破之处。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强”,“强”是相对于“弱”而言的,因为自己“弱”,所以才显得对方“强”。

4、为令者由近而及远, 行罚者先亲而后疏

选自《旧唐书·李杰传》。施行法令要先由近及远,施行刑罚也要先亲而后疏。

5、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期:约定时日。尊贵不和骄傲约定而骄傲会自己到来,富裕不和奢侈约定而奢侈也会自己到来。

《二十四史》中的12则经典名句,读史明智,受益匪浅!

6、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选自《北史·卢诞传》。教读经书的老师容易找,而教做人道理的老师很难得。魏帝此言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给人传授知识,而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7、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兵不可轻

选自《南史·崔慧景传》。遏:阻拦,阻止。轻:轻视。回营的军队不能阻挡,连古人都畏惧阻挡归师这件事,陷于死地的军队是不可以轻视的。。它启示我们:某一对象既然已收兵、收敛,就不要再去惹事;对方既然已经下了台阶,便不要再乘此而上扬所谓的自尊。

8、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俟奋,志在毕命

选自《南史·宋本纪》。忠烈能熔断金石,精诚可以横贯皓天白日,拿着兵器等待奋战的机会,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对古代忠义之士为国献身的由衷敬仰。

《二十四史》中的12则经典名句,读史明智,受益匪浅!

9、处贵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

选自《隋书·梁毗传》。处于尊贵地位时要警惕奢侈,保持富足就要遵从节约。在富贵时想不到贫穷,就很难使富贵长久,也就根本说不上具备好的品德了。

10、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

选自《周书·郑孝穆薛端传》。清:公正廉洁。莅:到。公正廉洁是任职的根本,节俭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清正廉洁不图私利才能够被人尊敬信服,自然也就不失个人的威严。对自己力求节俭不浪费,量入为出,则没有缺乏的忧虑。

《二十四史》中的12则经典名句,读史明智,受益匪浅!

11、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选自《北齐书·元景安列传》。瓦:用土烧成的器物。大丈夫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命诚可贵,但为了道义,又怎能乞求苟活呢?

12、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受,贱则观其所不受。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养:贮存。显贵时要观察他所举荐的人,富裕时要观察他所积蓄的财物,平居时要观察他所喜好的事情,学习时要观察他所说的话语,贫困时要观察他所接受的东西,卑贱时要观察他所不愿意干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