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全民出行」的網約車,爲何會成爲「衆矢之的」?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當“互聯網+交通”進入全民時代,快車、順風車、專車成為出行市場的“王者”,網約車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帶來了我們無法忽略的一系列問題,甚至是無法彌補的人間悲劇。是利益至上造成的混亂,還是行業壟斷背後顯現的隱患,網約車市場又該如何發展?中國交通廣播推出專題策劃:

《請回答!網約車》

第二篇

9月11日,交通運輸部對外發布消息,由交通運輸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多部門組成的網約車、順風車安全專項工作檢查組從當天起將陸續進駐首汽約車、神州專車、曹操專車、易到用車、美團出行、嘀嗒出行、高德等網約車和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安全專項檢查。

在此之前,聯合檢查組已經入駐滴滴公司,開始檢查。滴滴公司也提出了包括暫停夜間服務等“七項整改措施”,一度引發輿論熱議。

距離“樂清女孩被滴滴司機殺害”事件正好過去15天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曾經的“全民出行首選”

在滴滴順風車不足4個月內發生兩起女乘客遇害事件後,所有網約車平臺迎來了一場安全整改風暴。

這場風暴刮向的不僅是快車、專車司機們,還有曾經對網約車充滿信任的人們。“滴滴空姐遇害事件”、“樂清女孩滴滴遇害事件”,以及接二連三被爆出的“滴滴司機群性騷擾”,“順風車司機直播女乘客”等等持續發酵,人們對這個曾經“全民首選”的出行方式開始失望,有人甚至發起了“卸載滴滴”的活動。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曾幾何時,網約車風光無限。作為“互聯網+交通”的創新產品,網約車曾經給人民帶來了無限的便利。根據比達諮詢數據中心發佈《2018年上半年度中國網約車行業發展監測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底,中國網絡專車或快車用戶規模已達2.36億人,預計2018年達到3.12億人。曾幾何時,網約車風光無限。作為“互聯網+交通”的創新產品,網約車曾經給人民帶來了無限的便利。根據比達諮詢數據中心發佈《2018年上半年度中國網約車行業發展監測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底,中國網絡專車或快車用戶規模已達2.36億人,預計2018年達到3.12億人。

然而,風光無限背後卻是接連發生的“網約車惡性事件”。有人說,這是網約車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當一個服務全民的出行平臺失去了人們的信任,那麼這條“互聯網+交通”的路將註定不平坦。

熱度上去了

安全卻下來了

8月26日,天真爛漫的小趙,打車從虹橋鎮到永嘉上塘鎮,準備去參加朋友的生日會。可她怎麼也想不到,這竟會是一條不歸路。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正常情況下,小趙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G15高速,僅需40分鐘,一條是偏僻的104國道,全程要2小時。但這位順風車司機卻偏偏選擇了生僻偏遠的104國道。

路上小趙發現不對,於下午14:09分向朋友表示:“怕怕,師傅開的山路,一輛車都沒有”。14:14分向朋友發出“救命”“搶救”信號,便徹底失聯了。

當警方找到女孩的時候,女孩已經被殘忍殺害。而這距離“滴滴空姐被害案”也僅僅過去幾個月而已。

今年5月,未滿21歲空姐午夜搭乘順風車前往鄭州市區途中遇害;警方通報稱一網約車司機有重大作案嫌疑。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根據遇害空姐父親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6日凌晨0時2分,李某珠(遇害空姐)通過微信告訴同事,“遇到個變態,說我長得特別美,特別想親我一口”,並表示幸虧自己沒坐前面。

過後不久,這名同事給李某珠打電話,李某珠一直在電話那頭重複“沒事沒事”,隨後掛斷,同事再次撥打已無人接聽。

當死者被發現時,渾身多處傷口,全身有二三十刀。

此前,為了加強監管,交通運輸部曾於2017年10月份公開徵求意見制定《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專車新政)。專車新政明確規定,網約車司機除了需要具有三年以上駕齡,沒有違法犯罪記錄之外,還需要獲得《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經調查,兩起網約車案件中的司機身份卻都並不符合網約車平臺的規定,但卻依舊能夠正常接單。而滴滴作為網約車平臺,在事件發生後的處理,也備受詬病。

比如,“樂清女孩事件”中,滴滴客服回覆不及時,遲遲不給公安部門提供網約車信息;再比如,順風車司機在司機端可查看用戶頭像,或成犯案誘因等等。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此前,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的調查顯示,市民在使用網約車時遭遇出行問題比較普遍,81.1%的受訪者表示曾經遭遇過網約車出行問題。而這僅僅是廣州中山的數據。

當網約車成為了人們的出行首選,市場大了,利益多了,可是人們的安全卻為何更加沒有保障了。

除了安全問題

壟斷、監管也是避不過去的坎

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現在只走過了六年時間,但卻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從2012年的“戰國爭雄”到2015年2月,滴滴、快滴合併,再到之後2016年8月,滴滴收購了Uber中國,進入了2.0網約車時代。

網約車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然而,服務和管理的速度卻並沒有跟上來。一家獨大的行業模式,導致了在利益至上驅動下對安全等問題的疏忽。

曾经“全民出行”的网约车,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

“打車難”、拒載,對平臺監管不力,讓網約車無法朝著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樂清女孩被害”事件曝光後,網絡上一度掀起“卸載滴滴”的聲浪。據調查,網約車安全事故頻發後,至少有近兩成的乘客謹慎選擇是否乘坐網約車。

良性發展的網約車的未來需要的是,更規範化的行業標準,提升司機行業化水平。嘗試用“價格戰”和補貼搶佔市場份額的方式終無法長久,最終服務質量和品質才是消費者站隊的理由。

如今,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網信辦等聯合網約車聯袂出擊,正是開啟加強監管網約車時代。危機重重的網約車市場是否會迎來新的轉機,我們拭目以待。

往期回顧

第一篇:消失在深夜的滴滴,到底惹怒了誰?

綜合來源:新華網、廣州日報、央視新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