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秋思

秋&秋思

秋&秋思

秋&秋思

秋之常识

秋,汉语汉字,音qiu一声,秋季是四季之一,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迄今为止经历了约5000个春秋。在中国秋季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秋天一共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秋之雅称

秋&秋思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秋&秋思

金素: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辑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术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

秋&秋思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秋&秋思

素秋或素节: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称。有时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水谷夜行寄苏子美》)。

秋&秋思

白藏: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如《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秋之雅韵

落叶残秋,诗人不寂寥,秋日胜春朝。秋素来是文人墨客寄予情怀的季节,秋的韵味在诗人的笔下也是回味悠长,如诗如画、韵味满满的秋也是让人心驰神往。

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

阶下丛莎有露光。

秋&秋思

《初秋》

唐·孟浩然

秋&秋思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秋思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秋思秋&秋思
秋&秋思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秋之遐思

秋&秋思

人说,秋是薄凉,是沉寂,我却觉得秋是明净,是含蓄,是收获,是敛藏在岁月风骨里的魅力,秋之魅力无可比拟。春去秋来,四季更迭,注定春会离开,夏会到来,秋会遇到夏,年复一年,夏在前面步履蹒跚,秋在后面紧紧相随,四季轮回造就美轮美奂的世间万物。

秋&秋思

秋高气爽,心情格外明朗。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农田中农民收获了一年的辛劳;学龄孩子踏入期盼许久的学校,开启人生新征途;大学新生迈入心仪校园,开启人生新洗礼;工作中总结上半年的目标,往年底终极目标努力奋进,一切都呈现出积极向上,信心满满的美好景象,抛却秋带来的寂寥,接受秋带来的明朗,努力前行,一路相伴,如此安好?

秋&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