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根據《章丘鄉土志》記載:(章丘縣)自秦漢分郡國,章邑為陽邱,為菅,為東朝陽,為猇,為頓邱,為高唐,為亭山,為臨濟,地亦數更矣。雖然廣袤省割不一,而天官地理如故。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據章丘鄉土治記載:甯戚城在縣治東北25裡。周朝時,章丘東部屬齊國,西部屬譚國,前684年齊桓公滅譚國。齊國在章丘設有四邑。其中寧邑,齊國大田(主管農業)甯戚的采邑,今刁鎮請十戶一帶。

猇城俗稱古城,猇節侯啟,趙敬肅王子。孝武徵和元年封,13年薨。可知猇縣為漢朝候國。

菅城。在今鄒平菅家村。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臨濟城。在縣治西北60裡臨濟鎮。【註釋】:開皇6年置朝陽(原朝陽在今鄒平縣魏橋鎮甜水村西)16年改曰臨濟。此為臨濟首次出現。唐朝乾元元年改濟南郡為齊州,轄章丘,臨濟,亭山三縣。武德元年,又新建鄒州。州駐臨濟城,今黃河鄉臨濟村,臨濟縣與鄒州同駐一城。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東朝陽城【註釋】西漢時,劉邦恢復分封制,分封功臣為諸侯王。濟南郡(駐平陵),轄土鼓縣,東平陵縣朝陽縣(今鄒平的魏橋碼頭及章丘一部分)陽邱縣,著縣,臺縣,菅縣(今鄒平魏橋南菅家村臨河村周圍)。到東漢,因為朝陽縣與南陽郡的朝陽縣重名,改稱東朝陽縣,其城在魏橋西甜水西魏王城遺址。

東平陵城原名平陵,春秋時屬於譚國,齊桓公二年(前684年),齊師滅譚,為平陵邑。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譚城。商朝武丁滅贏姓譚國,子姓譚國仍以舊城為都城。

高唐城。《山東通志》記載:漢宣帝封廣陵歷王子劉聖為朝陽侯。朝陽在魏橋一帶。劉宋並朝陽,廣宗入高唐,遷到回軍鎮。

延安鎮。在今齊東縣碼頭鎮延安村。

頓丘城。在今歷城縣孫村鎮。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一、章丘縣開皇(隋文帝年號)16年置《隨書地理志》記載“齊郡統十縣,第6曰章丘。(舊曰高唐,開皇16年改焉。又置菅城縣,大業初廢入焉。又置東魏郡,後齊廢。有東陵山,長白山,龍盤山。)章丘一詞的由來。

二、未置本境以前(開皇16年)

三、虞夏殷皆為青州之域,虞夏隸屬季萴氏(今淄博臨淄一帶)殷商隸屬逢伯陵(商朝封部落,為伯爵位,在今臨淄一帶。後隸屬薄姑氏。

四、周朝仍青州。成王滅薄姑氏,封師尚父屬齊國。春秋時仍屬齊邑,名賴。(賴,即賴邑。《左轉》:“胡姬以安孺子如賴”。在今天的寧家埠白雲湖一帶。戰國隸屬田齊。

五、秦朝屬於齊郡。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六、漢朝屬於青州部濟南郡,漢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安為陽邱侯。漢景帝四年,嗣候偃坐出界,國除。改為陽邱縣。又分置朝陽縣【朝陽縣治在鄒平縣魏橋西天水村附近,當時魏橋,碼頭一帶都屬朝陽縣】,菅縣,猇縣,並屬濟南郡東漢省陽邱縣,猇縣入東朝陽,即前漢之朝陽縣,屬濟南郡。

七、晉朝曰東朝陽【魏橋西天水村西】,樂安國。省菅縣。(永嘉末,濟南郡治所歷城。

八、宋屬青州濟南郡曰:朝陽。

九、北魏屬濟南郡曰朝陽【在鄒平魏橋西天水村西】。(鮮卑族拓跋珪於公元386年稱帝,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朝陽縣治遷到延安鎮。

十、北齊屬齊州:曰高唐(天寶7年,縣治由黃巾固遷到女郎山前。----------即置本境以後。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1、開皇16年,改高唐縣曰章丘,屬青州部齊郡。

2、唐朝屬於河南道齊州濟南郡。

3、五代仍唐舊。

4、宋朝屬京東東路濟南府。

5、金朝屬山東東路濟南府(金代,章丘縣轄區普集,臨濟,明水,延安四鎮)(延安現在屬鄒平)

章丘人,章丘歷史沿革你知道嗎?

6、元朝屬於山東東路西道濟南府總管府。

7、明朝屬於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

8、郭超(清朝)屬於濟南府。(雍正3年1725年,為了避諱孔聖人名,丘的名諱,特頒佈上諭:改丘為--邱。建國後恢復為章丘縣。

章丘作為縣名始於隋朝開皇16年(公元596年)。因為與博州(今聊城市)高唐縣重名,隋開皇16年取縣北章丘山為名,改高唐縣為章丘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