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通信协议的混乱,Jovi物联是如何解局的?

9月6日,vivo在北京的一款主力机型的发布会上,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首次对外发布了vivo公司的IoT(Internate of Things,物联网)战略,并正式推出了vivo的IoT产品:Jovi物联。vivo希望,能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无缝连接智能设备,为消费者创造智慧生活体验。


IoT通信协议的混乱,Jovi物联是如何解局的?


如今的IoT行业正进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通道之中。IoTPaaS平台Xively分析曾预估,截至2020年,全球将有400-800亿设备接入IoT,其中政府设备至少占77亿,总金额约21亿美元,预计投资回报为47亿美元,人均拥有的IoT设备将有10台。Gartner的市场调研报告认为,全球每秒接入IoT的设备将达63台,也就是每天550万台,预计2015-2020年间IoT市场规模将达千亿量级。

但如此火热的IoT领域也面临着两个痛点。IoT设备的开发者,在每一个设备上都需要为不同的品牌、不同的阵营,不同的行业标准去做多份的适配。消费者需要为每一个买回来的设备,安装不同的控制程序,严重的是,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不能够互联互通。

“我们为什么不能和智能家居行业里的企业携起手,去创建一个全新的,设备和设备之间,品牌和品牌之间,标准和标准之间的沟通方式,可以实现一个软件,跨品牌操作,这样才是最好的用户体验。”周围说。

如此严重的信息孤岛的背后,则是IoT通信协议的混乱。

那些眼花缭乱的IoT通信协议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包括三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采集某些数据(声、光、电等),基于网络层的终端模组,对接到网络层的基站,实现数据采集后的传输。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回传,基于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技术进行回传至关重要。应用层可以理解为物联网的数据平台和业务平台。数据平台作为所有物联网终端数据的集合点,负责数据的统一存储、分析等,通过标准的API接口提供给业务平台做数据调用;业务平台基于数据平台的原始数据实现各种业务逻辑,对外呈现的是服务。


IoT通信协议的混乱,Jovi物联是如何解局的?


其中,IoT领域最为混乱的就是网络层的通信协议——目前行业中存在着十多种不同的协议标准,所有这些方案都竞相成为IoT的标准。一些比较知名的有:ZigBee、6LoWPAN、低功耗蓝牙、Wi-Fi、NFC、蜂窝网络(2G、3G、4G LTE等)。此外,还有很多其他行业驱动或专有标准,包括ANT/ ANT +、Nike+、红外线。

当下最流行的Wi-Fi技术数据传输速度飞快,尤其802.11ax技术即将诞生,理论上可以完全满足IoT所需的数据传输能力。然而伴随速度的提升,耗电量急剧增大,且传输距离也成为难题,长距离传输需要每隔一定距离放一个AP进行桥接,这必将大幅提升成本。因此,Wi-Fi技术更适合供PC及PDA等终端应用的室内无线上网场景。

蓝牙技术与Wi-Fi在2.4G频段上有交接,所以同频段会有一些干扰问题的产生。蓝牙的耗电情况比Wi-Fi稍微低一些, 而传输速度远不及Wi-Fi。在资产追踪、定位标签以及医疗传感器等场景下应用较多,如智能手表,蓝牙定位等。

Zigbee技术的功耗比较小,通信距离也比较短,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无线传感器及医疗场景等。

UWB超宽带技术频段较为干净,没有其他频段的干扰,在高精度定位的场景下应用更多。


IoT通信协议的混乱,Jovi物联是如何解局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IoT设备得到部署,一个很糟糕的现象是——存在于相同环境中的多个通信标准,没有共用语言可供选择:Wi-Fi无法与Zigbee对话;蜂窝网络也不明白蓝牙说的是什么。

当然,还会有很多地方只有一种通信标准可用。多数这些地方的控制程度非常高——制造和办公室正属于这样的地方。

但是IoT的真正价值并非只在工业市场。它的真正价值在消费类市场——大部分的热门产品都是围绕个人消费者,以及他们如何与多个IoT设备交互——在家里、在购物时或在无人驾驶汽车上。

使用传统的芯片设计,每一个新的通信标准要支持时,都需要在芯片上集成一个新的完整无线电。随着IoT通信标准数量的增长,手机厂商需要决定在手机芯片中集成什么新的标准——如果手机厂商想保持通信芯片的尺寸足够小,那么手机厂商将不得不保持低数量的通信标准。

有没有可能一个单一的通信标准将用于所有IoT产品中?即使在消费类的智能家居市场中,这也是个非常难的事情。

vivo的解决方案

在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之前,周围和几个大的硬件企业开过几次会沟通过,他也体验到了行业内对于统一的全新联盟的急迫。“那些黑电、白电、小家电器真的非常高的呼声,很愿意来做这件事。”

5月份,vivo和合作伙伴召集了第一次闭门会议。两个月之后,IoT开放生态联盟就在深圳举行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首批联盟成员包括美的、vivo、OPPO、TCL、大华乐橙、科沃斯、阳光照明和极米科技等多家业内知名厂商。会议通过了IoT开放生态联盟合作共识,并公布了IoT产品方案。


IoT通信协议的混乱,Jovi物联是如何解局的?


在确定通信协议标准之前,周围和联盟里的合作伙伴把连接的行业主流标准都做了一个遍,包括:ZigBee,低功耗的蓝牙5.0和wifi。

在智能家居领域,ZigBee这个标准只有在跑步机用的比较多。“实际上我问了一下高通、MTK这些大的生产IOT控制设备的厂家,大家都不支持这个协议,所以就不用担心未来会有这个问题。”周围表示。

最后,周围和团队发现,只要把wifi做好,其实IOT设备的体验就会很好。“我们觉得既然是大家一起来做,那就大家一起来商量,要听合作伙伴的意见。其实所谓的智能外设,它的功能是比较单纯的,开、关、定时。所以你我们在推演了一下,其实做这件事情还是比较容易的,没那么复杂。IOT连接也无缝的进行了。”周围说。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wifi协议下的芯片成本已经足够低了。现在绝大部分的IOT设备都是自带wifi的控制芯片,比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风扇,智能风扇等。而且现在wifi的芯片已经很便宜了,可能三到五块钱就搞定,就已经具有智能连接的能力了。

9月6日,vivo发布会的演示当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来智能地控制各个智能设备的开关以及设定。vivo的产品经理也透露,此后可能会有更佳、更个性化的体验。

“原来行业里面大家可能开各种各样的会议比较多,都聚焦在IOT的控制芯片的协议定制上,比如说高通有高通的,华为有华为的,MTK有MTK的,但实际上作为IOT的设备厂家和作为我们连接的手机和消费者说,我们不关心那个协议,我们关心的是未来的IOT设备可以很好的连接,可以很好的使用。”周围最后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