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深闺藏秀长坪村

两省三县交界处 “长坪村是宝鸡最南边的村子,也是两省三县的交界处,一边挨着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龙王庙村,另一边接着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八庙村。”凤县留凤关镇长坪村支书、村长陈天德来到长坪村最南边的庄房坝一带,指着两座高大的山头说,转过这两座山就踏入两当县、勉县地界了。

凤县:深闺藏秀长坪村

4月20日,在留凤关镇两位工作人员杨钦、陈功的帮助下,记者到达了距凤县县城70多公里的长坪村。长坪村现有118户人家,村民400余名,面积63平方公里。长坪村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崎岖难行,不通班车,村民的出行主要靠摩托车,经济上主要靠种植猪苓。这里的地貌与关中地区差别很大,放眼望去尽是崇山峻岭,土地也多为坡地,村民居住分散,喜食腊肉、野菜,语言更加接近甘肃方言。道路不通畅,导致长坪村鲜为人知,仿佛被遗忘在了深山坳里。午后,村里的竹林沙沙作响,时光在长坪村显得格外悠长而缓慢。其实,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是块藏珍纳宝的宝地。

凤县:深闺藏秀长坪村

百年老建筑诉往事

沿长坪村的河流前行,即可在河边看见两座老建筑,分别是老戏楼和城隍庙。老戏楼高约 20多米,建筑风格与关中一带全然不同,戏楼底下垒砌着的大石块,组成高约 1米的石墙,再在石墙上砌土墙,土墙上面再建木质阁楼,阁楼又高又阔,雕梁画栋,木雕、壁画十分精美。老戏楼与城隍庙相对而站,城隍庙也是这种建筑风格,下面垒砌石块,上面垒土墙,但无阁楼。

两座老建筑旁边有块古碑,按碑文内容来看,此碑是清代重修两建筑时所立,石碑记录了捐资内容。当地老人讲,这两座老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代时大面积修缮。陈天德回忆,老戏楼原有面貌更为精美,墙壁上画满了壁画,上世纪60年代,老戏楼作为当地学校,壁画被涂刮,陈天德曾在这里读书,后来老戏楼又成为唱戏表演的舞台,曾经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如今,老戏楼门窗破损严重,土墙有部分坍塌,亟待修缮。

凤县:深闺藏秀长坪村

神秘塔巴和墓葬群

“村里有两个塔巴,塔巴上刻有文字和佛像。”陈天德介绍说。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们过河上山,在一户村民房屋旁边,发现了这两个塔巴,当地人称其为“僧人塔”。两个塔巴左右分立,高约 2米,分别由7块、5块或方或圆的石块垒成,石块上刻有文字。由于年代长久,文字已磨损,只能隐约辨得“白水县”“性贤”“性善”“正宗”等字词。这两个塔巴何时所立呢?村民们也说不清,陈天德回忆,他小时候就见塔巴立在这里,塔巴的来历也只是民间传说,一说是曾有位得道高僧在此修行,圆寂后长眠于此地,他人为其修建的;还有一说认为是为了镇压一位坏僧人,当地村民修建的。资料的缺失,使得这两座塔巴愈发神秘,关于塔巴的翔实资料,还有待研究。

凤县:深闺藏秀长坪村

与塔巴一样神秘的,还有长坪村的清代墓葬群,墓葬群位于半山腰的一片竹林中。细细探寻,可以在竹林中找到一块讲究的墓碑,墓碑上依稀可辨得:“皇清待赠□公□本琰字孔荣老大人”“清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的字样,可见这是一座清道光年间的墓葬。墓葬群旁边有一棵高约10余米的红豆杉,树龄300余年,还有一块凤县县政府2012年所立的石碑,说明此处为清代墓葬群,为县级不可移动文物点。

凤县:深闺藏秀长坪村

栈道孔与溶洞探秘

在长坪村沿河前行,我们在河边峭壁上发现了几十个栈道孔,栈道孔大小不一,有圆有方。在长坪村最远的地方庄房坝一带,栈道孔遗存最为明显,河流紧贴峭壁奔流,在高出河面约1米的峭壁上,清晰可见10个栈道孔。旁边所立的石碑显示,这些栈道孔为庄房坝西北栈道遗址。当地人介绍,过去长坪村是通往两当、徽县的要道,后来,随着道路建设越来越完善,新建公路线绕开了崎岖难行的长坪村,导致了长坪村的沉寂。

凤县:深闺藏秀长坪村

除过栈道孔,长坪村的山上还有天然溶洞,村民比画说:“溶洞里的钟乳石有脸盆那么大,溶洞长约百米。”此外,村里还有贵妃池、百年云杉等自然景致。深山藏彩凤,百年老戏楼、神秘塔巴、清代墓葬群、栈道孔……很难想象,在宝鸡最南边的偏远村庄长坪村里,掩藏着令人赞叹的建筑、文物遗存,它虽偏远,却人文味浓厚,令人行而忘返。(周天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