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不吃酿皮的西宁娃不是青海人,em....酿皮是青海的一道“快餐”美食,它经济实惠,筋道好吃。尤其是夏天,能够清凉解暑,吃完香味诱人的酿皮,绝对让人提神。但是,酿皮摊子千千万,你知道哪家强不?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的,是青海的酿皮状元,“刘酿皮”刘随邦的故事。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刘随邦,男,汉族,青海省湟中县人,生于1916年11月15日,卒于1993年10月8日,享年77岁,祖上来自明朝南京的竹丝巷,朱元璋当政时期被发配到青海湟中。刘随邦姓刘,而他的父亲却姓李!这是为什么呢~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原来,刘随邦的父亲叫李玥,家境贫寒,后来经人介绍,就到了西宁市北大街玉井巷,被刘长永家招为女婿,刘长永可了不得,当时是清朝地方政府皇庙街仓院的主管,也算是朝廷命官。

刘长永与李玥约好,先养一子姓刘,后养一子姓李,结果李玥养了一子二女,所以儿子起名叫刘随邦了,刘随邦成年以后,家住西宁市北城门的位置,因为家境贫寒,还去当了几年沙娃,挖了年金子,吃过大苦。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那个时候在青海做沙娃,其实就是“金主”的奴隶,实在是苦不堪言,收入寥寥无几,刘随邦只好回老家,三年后刘随邦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始自己加工经营酿皮生意,他为人和善,专门订购当时西川的魏家庄精粉,甘肃武威的蓬灰,用“灰蒸法”加工制造酿皮。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他的调料,也很讲究,要专门选购上等的乐都红皮大蒜,陕西红辣椒,大通的菜籽油,西宁的韭菜和陈醋,茶卡的盐(青盐),香水园龙王泉的泉水,在长期研究中,自己发明了一套特制辣酱,韭辣,蒜泥,醋液,口味独一无二,完全没有醋的酸劲和辣子的冲劲儿。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由于刘随邦加工制作的酿皮色淡黄发亮、富有弹性、软硬适度、薄厚均匀、薄细柔嫩,不断不糊、色、香、味俱佳,大家吃完都觉的口感甚好,百吃不厌。没过多久在老西宁城就大名鼎鼎了,人们都忘了他的本名,都称他为:“刘酿皮”!刘随邦倒也欣然接受。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到了后来,很多外地人来西宁,都要来尝一尝“刘酿皮”,比如陈佩斯来青海拍《出门挣钱的人》时,就专程到刘随邦的酿皮摊子上一饱口福,而且前国家主席胡耀邦总书记来青海视察的时候,西宁宾馆的工作人员专门跑去买“刘酿皮”,供总书记品尝呢。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如今在看酿皮摊子,纯手工的没几家了,大部分全都是靠批发进货,味道和调料都是千篇一律,像“刘酿皮”一样执着的摊子,不好找了呦~

西宁趣历史:“刘酿皮”的传奇,主席吃过,陈佩斯专程去一饱口福

感谢您花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您的每一个赞,每一个评论,都是对小编的莫大鼓励,如果喜欢,可以右上角关注下小编哦,带您一起读不一样的青海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