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水|当仁不让!珠三角“龙船生产之乡”就在番禺上漖村!

2018年6月8日,是番禺石楼茭西村新龙船竣水的大日子,偏偏遇上8级台风“艾云尼”。

强风暴雨夹击下,茭西村民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老中青一百多号人浩浩荡荡来到上漖龙船厂。


威水|当仁不让!珠三角“龙船生产之乡”就在番禺上漖村!


新龙船竣水是村里一大盛事,就连遇到台风也不会改期。村民备好烧猪果品,开始进行拜神烧香,他们用柚子叶洒水辟邪,用朱砂为龙船点睛,寓意风调雨顺。



上漖——龙船生产之乡


番禺上漖村被称为“龙船生产之乡”,珠江三角洲大部分的龙船都产自这里。番禺造船历史悠久,往上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番禺河网交错,水运发达,催生了造船业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番禺一带的造船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造船业遍布番禺各圩镇。



威水|当仁不让!珠三角“龙船生产之乡”就在番禺上漖村!



龙舟制作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家族传承为主,其技艺传承师傅主要分布在上漖村,以黄姓、卢姓、梁姓和陈姓为主。

《番禺县人物志》写道:

“黄察师傅手艺精湛,为制作上乘龙船,反复研究,使龙船坚固耐划。黄寮家族五代人从事龙舟制作, 是禺南赫赫有名的造船世家,至今已传承至第六代。”

诞生——十四道工序精雕细琢


龙船制作是个精工细作的技术活,一条龙船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

好的龙船百年不烂,除了选材用料考究 ,更重要的是龙船制作技艺。从一块木头到一条龙船总共需要14道主工序,底骨是一条龙船的主心骨。它不仅决定了整条龙船的水平高低和尺寸,还是整条龙船的牵引力所在,使龙船不至于变形。


威水|当仁不让!珠三角“龙船生产之乡”就在番禺上漖村!



上漖龙船有四大技术,包括侧立偏差控制、钉眼处理、船体设计,最神秘要数掌口技术,掌口即指木头与木头之间的接驳口。这个接驳口不靠钉子和胶水链接,靠人工仔细地凿出各种规格的咬口,再用锤子敲打将两块板拼合在一起,密实程度甚至容不下一根头发丝。

经过三次打磨四次上油后,船身基本完成。龙头龙尾做好之后,将会送到上漖村的龙船厂,装在“虾壳”上,再配置大鼓、锣架、铜锣、罗伞、百足旗、神斗等物件。一条完整的龙船便完成了,经过隆重的竣水仪式后,这条龙船便会带着村民美好的祝愿,穿行于番禺的河网间。


盛世起龙,这络绎不绝的新龙船竣水盛景,其实是民丰物饶,生活富足的写照。

困境——龙船技艺青黄不接


端午节前夕,黄剑挺厂里的新旧龙船都已全部出货,他却轻松不起来,黄剑挺的工厂一年大概能生产20条龙船,订单逐年稳步上升,然而龙船从业人员却青黄不接,很少年轻人愿意入行。


威水|当仁不让!珠三角“龙船生产之乡”就在番禺上漖村!


龙船制造业与许多传统手工技艺一样,都面临同样的困境,人员短缺、原材料短缺、经营成本高涨。使得龙船制造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直至2018年,上漖船厂仅剩8间,不足鼎盛时期的1/6。黄剑挺说,龙船的工作环境很热、灰尘很大,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但黄剑挺至今依然难以忘记制作龙船带给他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他说:

“小时候自己跟爸爸去吃龙船饭,一进去祠堂里面已经坐满人了,有人说黄师傅来啦,整个祠堂的人起立鼓掌,因为那年他们村拿了冠军,这份荣誉感你做其他行业是无法给你带来的。”



威水|当仁不让!珠三角“龙船生产之乡”就在番禺上漖村!



一条龙船的诞生,背后是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坚持,是对龙船发自内心的热爱。一百多年前,上漖龙船师傅对龙船制作一丝不苟,正是凭借着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使得上漖龙船得以誉满珠三角。


今天在番禺,还有许多这样的手工艺人,还在坚守着,使得这些硕果仅存的传统手工技艺,重新闪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