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族最好的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救下270万汉人

对汉族最好的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救下270万汉人

古代的“中国”一词,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有“天下之中心”、“中原”、“华夏”、“汉人”等多种涵义。兴起于东北的契丹人,进入中原以后,自称“炎黄子孙”,同时,也认同汉人是“炎黄子孙”。契丹视中国传统文化为自己的文化,因此,他们尊崇炎帝和黄帝为帝王,积极学习中国各代的治国经验,并制定了“尊孔崇儒”。辽,是契丹建立,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耶律楚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直系后裔,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载:为“辽东丹突欲八世孙。”

对汉族最好的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救下270万汉人

蒙古初期,上层贵族不重视汉文化。例如,在1226年,成吉思汗对西夏的战争中,攻下重镇灵武后,“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药材”,蒙古诸将瞠目结舌,认为不可思议。不久,因军中瘟疫流行,而耶律楚材所收的药材救了许多将士的性命,赢得了蒙古将士的敬佩。当时燕京的最高行政长官,随意兼并土地,杀人越货。天尚未黑,就有元兵带着牛车前来抢劫。凡不肯予财物者,均被杀害。此时,正值耶律楚材来到燕京,他将此事奏报了监国拖雷,拖雷派耶律楚材认真审察,耶律楚材惩办了那些害群之马,使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安宁。

对汉族最好的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救下270万汉人

1227年8月,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清水行营后,由幼子拖雷监国。一年后,监国拖雷立窝阔台为蒙古大汗。与此同时,为了减轻中原百姓的负担,耶律楚材上书18款,这些条款有利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窝阔台汗非常满意,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无论事情大小,都要先告知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以自己的才干赢得了窝阔台汗的由衷敬佩,蒙古接受汉文化,自耶律楚材始。

对汉族最好的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救下270万汉人

1233年,窝阔台入郑州,包围汴京。蒙古旧制:凡大军攻打城邑时,敌方如发一矢一石,即视为抵抗。城破后,鸡犬不留。在汴京城破之前,耶律楚材急驰入宫,跪了三天,见到大汗,耶律楚材说:“获得土地,怎么使用?精巧的工匠,都集中在这,如果把他们杀了,将一无所获。”窝阔台深以为然。于是,废除旧制。由于耶律楚材的谏言,使当时从各地避战祸涌入汴京的士绅百姓270多万人免于兵燹。此后, 在攻打中原诸城时,都以汴京为先例。这项政策的实施,保存了大量的科学人才和文化人才,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41年,窝阔台病逝,耶律楚材被排挤出政坛,旧制复辟。3年后耶律楚材去逝,被追封为太师、上柱国、广宁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