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18岁少年用生命谱写大爱 向社会捐献眼角膜、遗体及脑组织

生命因短暂而美丽,因选择而可贵。面对人生最后的告别,他选择捐献眼角膜、遗体及脑组织。这位年仅18岁的少年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私赞歌。9月10日下午2点30分,任海龙的人生告别会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数百名亲朋好友来到这里为他送行。伴随着深情的音乐,屏幕上,一段段影像回顾着任海龙短暂而美丽的人生,许多亲友不禁潸然泪下。

六安18岁少年用生命谱写大爱 向社会捐献眼角膜、遗体及脑组织

在签到区域,摆放着十余本书籍,亲朋好友们一一在扉页上书写下思念与祝福。礼仪工作人员介绍,在同家属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得知任海龙生前很喜欢读书,所以特别精心挑选了这些书籍。在仪式结束之后,这些书籍会放在任海龙的枕边,伴随他一同安睡。

六安18岁少年用生命谱写大爱 向社会捐献眼角膜、遗体及脑组织

任海龙生前照片

告别会上,工作人员还给每一位来宾分发一个书签作为纪念。书签上印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之后播放的是任海龙唱的歌曲《隐形的翅膀》,这是任海龙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

五六岁时,来自六安市舒城县的任海龙就被确诊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肉缓慢萎缩,并慢慢地失去行动能力,告别了心爱的课堂。四年前,他提出放弃治疗,并志愿向社会捐献遗体、眼角膜。9月8日,18岁的任海龙因病不幸离世,并完成了志愿捐献的遗愿。

六安18岁少年用生命谱写大爱 向社会捐献眼角膜、遗体及脑组织

任海龙生前照片

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工作起步于2002年,目前在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设立了遗体接受站。截至目前,全省共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3058人,实现捐献476例;登记角膜捐献志愿者417人,实现捐献264例,帮助792名患者重见光明。

2005年,安徽省第一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在大蜀山文化陵园落成,任海龙的名字也将镌刻在这座纪念碑之上。人本礼仪负责人表示,为了表达对捐献者的敬意,他们将继续为合肥市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实现者免费承办告别仪式,以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 (李后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