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易腹瀉,這四招簡易推拿手法學起來!

小兒脾胃功能發育不完善,消化機能較弱,無論是內傷乳食或者外感六淫,可能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出現洩瀉,可見大便稀溏,或如水樣,色黃或綠,夾有奶瓣,氣味腥臭,或伴流涕發熱等。臨床以傷食及脾虛感寒多見。常用的手法及穴位如下:

1

脾經

在拇指橈側赤白肉際,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線


小兒易腹瀉,這四招簡易推拿手法學起來!


自患兒拇指尖推向板門為補,稱“補脾經”;將患兒拇指伸直,自板門推向拇指尖為瀉,稱“清脾經”;來回直推為平補平瀉,稱“清補脾經”,推100—500次。補脾經能健脾助運,補益氣血,透斑疹;清脾經能清溼熱,化痰涎,止嘔吐;清補脾經則能消食導滯。

2

大腸經

食指橈側緣,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小兒易腹瀉,這四招簡易推拿手法學起來!


由食指端直推至虎口,稱“補大腸”;由虎口直推至食指尖,稱“清大腸”;若來回直推為平補平瀉,稱“清補大腸”。推100—300次。

3

七節骨

自第四腰椎棘突至尾骨端成一直線


小兒易腹瀉,這四招簡易推拿手法學起來!


小兒易腹瀉,這四招簡易推拿手法學起來!


以拇指或食、中二指指腹,自龜尾向上直推,稱“推上七節骨”,自第四腰椎棘突向下推至尾骨端,稱為“推下七節骨”,推100—300次。推上七節骨能溫陽止瀉;推下七節骨能瀉熱通便。

4

足三里

膝眼穴下行三寸,脛骨外廉,大筋內


小兒易腹瀉,這四招簡易推拿手法學起來!


以拇指甲掐3—5次,繼而揉之,稱“掐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強身健體。

固元兒保腹瀉貼適應症狀:溼熱瀉、消化不良性溼熱瀉、寒溼腹痛、消化不良傷食瀉、久瀉、秋季腹瀉、急慢性腸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