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取实得”读书法

“约取实得”读书法

朱广志

所谓“约取实得”读书法,就是读书与其浮光掠影、一无所得,还不如每天记一点,似乎取之不多,但日积月累,实际收获却不少。此读书法,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叶奕绳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

叶奕绳生性迟钝,记忆力相当差,读起书来往往是读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天资较差而沉沦,而是奋发苦读,为了克服自身弱点,想出了个“笨鸟先飞”的土办法:

每读一本书,凡是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是格言、警句,就用纸把它抄录下来,认真诵读十余遍,然后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每日多则抄上十余段,少则六、七段。每当做事累了,需要休息片刻的时候,他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边走边读墙上的那些纸片,每天要读三、五次,直至读得滚瓜烂熟,一字不遗为止。等到四壁都贴满了,就将过去所贴的取下,收藏起来,再把当日新抄的贴上去,填补空白。就这样,随取随补,从不间断,一年下来,起码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数年之后,肚子里的"墨水"就很可观了。

由于有了丰富的积累,写起文章来便“下笔如有神”。后来,叶奕绳竟成了一名学识渊博、文采横溢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说:“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张尔歧对叶奕绳的“约取实得”读书法推崇备至,并且联系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说:我年轻时虽然听说过叶奕绳的这种读书方法,却没有照着做,待到年迈力衰,再回忆过去所读的东西,已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了,以致下笔做文时感到很窘迫,真是后悔莫及。他还说:我之所以将叶奕绳的“约取实得”法记入《蒿庵闲话》,目的就是为了使“此法不没人间”,使它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那些“少年有志者”得以借鉴。

明末清初著名经学家、学问家、思想家张尔歧对叶奕绳的"约取实得"读书法推崇备至,并且联系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说,我年轻时虽然听说过叶奕绳的这种读书方法,却没有照着做,待到年迈力衰,再回忆过去所读的东西,已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了,以致下笔做文时感到很窘迫,真是后悔莫及。他还说,我之所以将叶奕绳的“约取实得”法记入《蒿庵闲话》,目的就是为了使“此法不没人间”,使它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那些“少年有志者”得以借鉴。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读书法:前提,“遇所喜”“ 抄录”“朗诵十余遍”;要点,先读后摘,摘后再读,反复朗诵,长期坚持,读完一本,随收随补,及时更新;读背要求,务期精熟,一字不遗。正如唐朝诗人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奕绳的“约取实得”读书法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单位: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纪检组

联系电话:0371-22797301,137811844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