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不带头,算什么党员;干部怕辛苦,算什么干部——忆王志良

黄颂翔

党员不带头,算什么党员;干部怕辛苦,算什么干部——忆王志良

我在汤浦公社当过七年干部,最后的半年在王志良同志身边工作,印象十分深刻。王志良为人朴实无华,但思想敏锐,是非分明。他做事情没有个人小算盘,所以作风大胆果敢,雷厉风行,决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王志良没有多少理论,但却有最纯粹的理论,那就是:“我们是党员干部,党员不带头,算什么党员;干部怕辛苦,算什么干部。”

王志良同志是文革结束后到汤浦当公社书记的。他当时说:拨乱反正,乱,就是脱离实际,窝里斗着空忙,“吃饭弄肚饥”;他说反正,就是一心一意把生产搞上去,让群众生活脱贫。王志良以最直白的方式向干部群众表明,汤浦的出路就是搞水利。他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就是社会主义能够发动群众办大事,办好事。他说,公社党委的领导权在哪里?就是要做的事情商量好主意,说干就干。

党员不带头,算什么党员;干部怕辛苦,算什么干部——忆王志良

王志良喜欢下队与群众在一起,他喜欢劳动,什么农活都会干,他喜欢跑田间地头,然后了解情况,发现情况。他认为深入才能得到主动,并且促进被动。他吃得起苦,因为他从小就是苦出身。就这样,他蹲点跑面,开头一年跑遍全社所有山头地角。他认识全社所有九十多个生产队的队长,他与全社所有十一个大队的书记们建立了亲密友情,他以心换心,由此取得全体的信任,取得工作的全面主动。汤浦公社当年热火朝天大干水利,王志良同志是打基础的人。那时汤浦公社一万人口,五千左右男女劳动力,完成下漳溪改道与小舜江塔山改道,共土石方100余万方,平均每个劳动力200余方,手掘肩挑,真是了不起。汤浦群众说,王志良圆了汤浦人世世代代的梦,这是群众的真心话,群众又说王志良是汤浦的焦裕禄,这是一致的公论。

党员不带头,算什么党员;干部怕辛苦,算什么干部——忆王志良

王志良做人硬,守得住艰苦清贫。他老跟过去的苦日子比,老跟穷苦百姓比,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够好了。他认为吃百姓、拿公家都是罪过。他在工作上更是一个硬汉,无论搞水利,搞当初的社队企业起步,他是无可替代的艰苦创业者。他没有享过一天清福,但他给一方百姓却创造了价值,这是一个模范党员的崇高价值。

5年前,我曾经约了汤浦镇的几位老朋友,一起回忆王志良的为人处世。他们谈到了许多感人的细节,包括他给自己和公社同志们立的工作规矩,以及他给妻子儿女立的家规,包括他在水利工地上卖命工作,在开始筹建社队企业时不怕磨难的情形,以及他生前谢绝各种格外照顾的事情等等。我把王志良同志这些事迹浓缩成5千字左右,郑重地投到上虞日报发表,这是我在写作当中自己最受感动一篇文章。直到今天,我那次约请的座谈会上,那些老朋友回忆王志良同志时感动流泪的情景还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