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才四歲,但是感覺快要高考了……

女兒要4歲了,剛升幼兒園中班,卻忽然有了快高考的感覺。暑假剛過,她的同學就已經紛紛開始去什麼北大青少英語之類的各種輔導班。最誇張的一個,一週上七節課——英語、算數、舞蹈、合唱、主持、美術外帶樂高。

今天去接孩子的時候,門口幾個外婆外公聚在一起聊,一邊譴責著考試製度,一邊又懨懨地說:我們家那個笨死了,上了一個月算數班,才剛學會20以內加減法……

我大約是瞭解一些這種幼兒園級別的數學班教授的所謂數學是什麼鬼的。他們就是讓孩子背:2 3=5……3 2=5……1 4=5……4 1=5……

港真,背這些題和背“小老鼠,上燈臺……”有什麼區別嗎?這首兒歌我女兒2歲就會背了,還用一年花幾萬報個班去學?再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些家長花錢讓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去學一個2歲就已經掌握的技能,還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最可憐的是孩子,成了家長焦慮的隨葬品。

對於孩子教育的問題,每家自有每家的認知。有的家長就說:我們家就是打定了傳統應試那條路,所以就早做打算。

這種想法來自於多年的經驗,傳統的思維和完整體系所能給到的明確未來。無可厚非,卻也不敢苟同。無數家長好像是在千挑細選,左右斟酌為孩子報班的行為恰恰是最大的盲動。

都說:在上小學前多學點,上學了就能輕鬆點,不然壓根跟不上。彷彿聽上去是千好萬好。但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百利無害的事情,這些家長有想過這麼幹的負面影響麼?

我當年上小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家裡也是在上小學前就給他補課,把一二年級的課程都教了個遍。頭二年,這孩子也不怎麼聽課,照樣門門100分,家裡可高興了。很自然,他成為了很多家長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三年級開始,這孩子成績一落千丈,印象裡好像是四年級還是五年級上學期,他便創紀錄地考了不及格。

他家裡人見狀立刻麻了爪,開始請家教補習,可越補習成績越差,最後到中考時,這孩子連普高線也沒達到。復讀再考,還少了2分,最終無奈去了職高。高中畢業家裡找路子進了家工廠,可不久工廠倒閉,不到30歲下崗……後頭再也沒這個人的消息了。

當然,下崗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老乾媽不也能成就一個世界品牌?但至少這孩子下崗的那一天,並不是他們家在四五歲就給他上課時所想象的未來。

前幾天有個朋友抱怨說:孩子小學高年級,功課跟不上。

我說,他小時候上了學前班吧?

朋友說:對呀。我們家孩子10月份生日,學前班上了兩年。剛上學那會兒可輕鬆了,可就從三四年級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於是我把上頭的故事告訴他,然後說:我見過所有在上學前就上完一二年級課程的孩子,基本都是到了三年級就跟不上。

朋友詫異:為什麼?

我說:因為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頭二年的課都學過,於是就上課不聽講,反正不聽也會,也能考100分。可這種習慣到了三年級以後,基本就都歇逼了。更糟糕的是,這種學習習慣會影響他一輩子,可能會就此失去學習能力。

我並不想嚇這個朋友,因為確實如此。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是僅僅在學校那幾年,而是要伴隨一生的一種能力。說白了,就算211、985畢業的,找到工作後,當初學校學的那些東西有多少能用上?不都還得再邊工作邊學習?可如果一個人學習能力差,最終就算考了高分,也不過就是大家口中的高分低能之輩而已,你5歲就會算蓄水池的進水管排水管應用題又如何?

我並不否認現實的殘酷。當初考學那會兒,我媽也會罵我:不管以後你想幹什麼,高考都是塊敲門磚,你不進那個門,其他都免談。所以,對於孩子學習的問題,即便再開明的家長,也很難免俗的去看分數。

但看分數其實是最容易的。這就好像,讓孩子背2 3=5……3 2=5……1 4=5……4 1=5……是容易的,但在孩子腦袋裡建立“數”的概念是難的。而當家長最難的,恰是要讓孩子學會那些分數考不出來的東西,比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

有個朋友聽我這麼說,很不以為然:你那都是理想主義,我們還是先解決眼面前的問題。

我想說:那並不是理想主義。學習就跟孩子吃飯一樣,是他們自己的事兒。當家長比孩子自己還著急吃飯的事兒的時候,一般孩子都不愛吃飯。學習亦是如此。如果孩子自己不想學,你弄死他也學不好。而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能成就的不只是一個好分數,他甚至能夠抹平教育資源的差距,招生政策的不公。

我以前在一個公司打工。公司的合夥人之一是個華裔美國人,人工智能科學家。他從小在安徽的小農村長大,別說學前班,連小學都是從三年級才開始上。但最後,他不僅考取中國科技大學,還留學美國拿了博士,沒畢業就創業挖了第一桶金——800萬美金……他說起自己的經歷,講最多的故事就是他小時候,家裡對他就一個要求——該學習的時候學習,其他時間不管。所以,他就算下河摸魚,屁股後頭都掛著個鬧鐘。鬧鐘一響,便飛奔著回去做作業。

所以,學前班重要嗎?我覺得不重要。但學會學習很重要,它不是一個開關,在某個時間點一摁,孩子就會了。而是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便已經開始,並且會伴隨一生。

中國父母的焦慮,很多人都歸咎於應試教育和制度。這麼說貌似深刻其實膚淺,因為誰都可以這麼說,任何事都能這麼說,所以基本也就是說說。其實中國父母焦慮的真正來源並不是源於制度,而是他們自己,是這些父母認為自己有義務,並且有能力為孩子安排未來。注意,我這裡用的不是“規劃未來”,而是“安排未來”。是的,就是“安排”——什麼時候上幼兒園,什麼時候上學前班,上什麼興趣班,去哪裡上小學,哪裡上中學,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去什麼公司工作,和什麼樣的人結婚……

這幾天開車時央廣老播一個公益廣告,裡頭是一臺人工智能電腦在說話:恭喜您生了一個女兒,性格設定為乖巧,愛好設定為學習,職業設定為金融分析師,25歲結婚,27歲生育……咪嘛咪嘛……系統已崩潰……崩潰……崩潰……建議將孩子自主成長值調高……現在系統已回覆,您的稱呼已由管理員更改為——媽媽……

一切焦慮都來源於你想控制你控制不了的東西。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為不可控,所以會失控,因為失控就更加焦慮,想更多辦法去試圖控制,然後擰巴,越來越擰巴,越來越……反正孩子最可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沉穩的大叔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