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本篇為王繼祥關於商貿物流標準化辨析的系列文章之二。上一篇文章:【物流】王繼祥:單元化物流與商貿物流標準化重要問題辨析中我們對單元化物流與商貿物流標準化政策的幾個重要問題進行了辨析,今天我們再談談推廣標準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幾個主要問題。這些問題對於我們理解物流標準化的政策,全面深入地推進物流標準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托盤標準規格尺寸是如何確定的?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在物流大系統中,托盤標準要與卡車、鐵路貨車、倉儲貨架與叉車貨叉相協調,主要目的是以能順利裝入運載設備並且有較高的容積利用率。因此,卡車車廂、鐵路貨車車廂、集裝箱等內寬是確定托盤集裝單元尺寸的重要約束條件,由於集裝箱標準已經得到國際性的認可,因此托盤貨物單元的尺寸一般都以集裝箱規格為依據。根據這一原則,結合國際上海運集裝箱的標準規格,分解出兩種形式的托盤單元的尺寸規格,即:正方形:1100mmX1100mm和長方形1200mmX1000mm,具體如下: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目前中國托盤尺寸規格標準即上述確定的上述兩種規格所確定,其中優先推薦了1200mmX1000mm尺寸規格。

為什麼要優先推薦1200mmX1000mm尺寸規格呢?因為,托盤是物流系統對接的最基礎裝載單元,托盤上要放各種物品,根據實際調查,國際上主流產品的包裝模數是600X400規格系列。考慮到托盤尺寸規格與產品包裝模數相協調的原則,只有1200mmX1000mm規格符合要求。1100mmX1100mm雖然最適合集裝箱尺寸,但是與世界上主流產品包裝模數不匹配。

在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中,考慮到一個國家的物流系統不能出現兩個規格,出現有標準不統一的現象,為了統一中國商貿物流系統的接口的托盤標準,確定了以中國托盤標1200mmX1000mm尺寸規格為基準全面推進單元化物流標準體系協同和規範,推動中國物流系統的托盤尺寸的規格統一。

二、為什麼說中國托盤標準規格是世界上最具通用性的規格?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世界上托盤尺寸規格的確定基本上遵循兩個條件。一個是適應集裝箱尺寸,一個是適應主流產品包裝模數。

適合集裝箱尺寸:由於集裝箱主要用於海洋運輸,因此大部分島國如日本等國,由於主要用於產品出口,因此托盤標準規格往往以正方形的1100mmX1100mm為主,這個尺寸托盤,叉車裝卸托盤時可以單向進叉,因此托盤底部形狀結構簡單,托盤質量和強度較好,也便於集裝箱裝卸作業。但是這類托盤尺寸與大部分主流產品包裝模數不相容,產品在托盤上難以碼放整齊,是這類托盤的最大問題。

適應產品包裝模數:由於世界上主流產品的包裝模數標準是600mmX400mm,因此,國際上內陸國家如歐洲等國托盤標準的主流規格是1200mmX800mm,但是這一尺寸規格完全與集裝箱尺寸不協調,在產品出口時還需要使用適應集裝箱尺寸的1200mmX1000m標準規格的托盤。

中國商貿物流標準化確定的托盤標準規格為1200mmX1000m,這既與美國等國家托盤標準尺寸極為接近,也是歐洲大陸產品出口托盤的標準規格。這一規格托盤既適應海運集裝箱尺寸,又適應主流產品包裝模數,在世界上應用最廣,因此這一標準規格托盤是世界最通用的標準規格,有望成為統一全球托盤尺寸規格的標準。

三、主要國家的托盤標準有哪些主流規格?世界上其他國家推動物流標準化也以托盤標準為抓手嗎?

目前世界上托盤尺寸規格主要就是上述三種。具體如下: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世界上先進國家都極為重視托盤標準,通過產業政策大力推進托盤標準化,以此為抓手來帶動物流標準化的發展,如日本、韓國等均是按照這一路徑推動本國物流標準化的。

先進國家不僅通過托盤標準帶動國內物流標準化發展,還利用政府資金推動托盤標準化走向國際,向其他國家宣傳推動本國的托盤標準。如日本,近十幾年來一直利用日本政府資金資助中國托盤專家到日本學習,希望通過學習和了解日本托盤標準來推動中國也採納日本托盤的標準。日本托盤相關協會、日本相關機構(如日本流通研究社)經常組織代表團來中國,宣傳日本托盤標準,遊說中國採納日本托盤標準。當然,由於日本托盤的標準與國際上產品包裝的主流模數不協調這個致命傷,我國最後並沒有全盤接受日本的托盤標準,而是採納了1200mmX1000mm的標準作為優先推薦的標準,但是日本標準還是成功的寫入了中國托盤標準,作為標準規格之一。

四、中國托盤標準是如何發展的?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中國早期為了與各國接軌,1996年的國家托盤標準等效採用了ISO1988年推薦的全球四種規格托盤標準,典型的有標準但不統一。此外中國使用的托盤中還存在很多行業標準,各類規格不一的托盤標準帶來了中國物流系統的標準化難以推進,帶來了中國托盤標準尺寸的混亂,帶來了物流系統交接接口的貨物單元標準難以統一,後來修訂的標準雖然對標準進行的精簡,但還是把日本的標準也寫入了我們的標準之中,物流系統接口的貨物單元標準仍然不統一,大大增加了中國物流系統成本。

經過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示範工作,統一中國托盤標準的理念在國內已經形成共識。為了與中國托盤標準相協同,中國郵政系統調整了包裹包裝模數的標準,中國工信部修改了GB1589車輛外廓尺寸標準,新的車輛標準的車廂內廓尺寸正好可以同時橫向擺放兩個托盤;中國陸運集裝箱的尺寸也按照橫向擺放兩個托盤尺寸進行了修訂,與GB1589車輛外廓尺寸相呼應。可以講,中國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示範已經取得重大成果,中國物流大系統已經通過托盤標準打通了上下游,物流標準化的體系已經初步實現了統一,這一成果將極大改變物流系統標準化現狀,其影響將像“書同文、車同軌”一樣影響千秋萬代。

在國際上中國的托盤標準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我國的努力下,目前歐洲等國已經同意在一帶一路上使用中國優先推薦的托盤標準,亞洲各個國家也普遍接受了這一標準,美國托盤主流標準也極為接近這一尺寸規格。

我希望,下次托盤標準修訂,中國托盤尺寸規格能夠統一,只保留我們優先推薦的一個規格標準:1200mmX1000mm。我也希望中國托盤標準成為統一世界的托盤標準,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五、為什麼商貿物流標準化,以托盤標準為抓手一抓就靈?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托盤隨著貨物在生產商、批發商、銷售商和用戶之間流通。托盤的這種流通性導致托盤尺寸:

1、要與產品包裝模數相適用,以保證托盤有最佳的載貨效率;

2、要與各類叉車尺寸相適應,以優化裝卸效率;

3、要與貨架規格相適應,以提高倉儲效率;

4、要與貨運汽車、火車篷車、集裝箱規格相適應,以改善運輸效率。

托盤尺寸標準是物流產業最為基礎、最為典型的關聯性標準,物流標準化從托盤標準化抓起,必然帶動產品包裝標準化、集裝器具標準化,倉儲設備標準化、運輸裝備標準化的發展,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當然,由於托盤標準統一會導致一系列不標準的物流設備與設施進行標準化改造,會產生一定的社會調整成本,所以不能完全依靠市場的機制推動托盤標準化發展,須藉助政府的引導和政策的扶持來推進。

從托盤標準化抓起,抓住了物流標準化的關鍵環節!

六、在物流標準化推進工作中有哪些誤區?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一是認為物流標準化就是制定物流標準:標準化不是制定標準,標準化重點在“化”上做文章,“化”字立人邊上一個匕首,代表著一種規範強制性的行為。中國物流標準化重在標準應用,不是編制很多物流標準就標準化了!

二是認為標準化工作只是推進國家標準應用:其實標準化的重點在企業,企業是物流標準化核心,是推動標準化的主導力量。在標準化工作中,要通過推動國家物流標準的統一規範,帶動企業內部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尤其是企業服務標準、作業流程標準、管理標準等等。企業標準是主體,一般至少佔企業執行的標準的70%以上,為了便於企業標準推進,企業的標準和規章制度不應該僅僅編制存檔備查,而是應該推進標準全面應用,大力推進標準可視化工作,讓企業標準看得見摸得著,便於執行;

三是認為企業的標準不高,總想通過物流標準化把企業標準上升到國家標準。其實,在安全性標準、服務型標準、作業型標準等方面應該是企業標準要求最高,行業次之,國家次之,國際標準更次之。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本來就是更大範圍內所有企業都應該達到的標準,是在更大範圍的企業經過博弈與妥協產生的結果。國家標準企業本來就應該達到,而企業標準應該高於國家的要求,國家也強調鼓勵企業制定高於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

四是認為商貿物流標準化就是鼓勵租賃托盤。在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中,由於托盤是物流各系統交接最常用的貨物單元,因此通過租賃托盤,推動帶托盤運輸,實現供應鏈物流系統互聯互通,當來貨時直接通過叉車裝卸,直接進入自己物流存儲系統,不用從供應商的托盤在倒到自己的托盤上,這就要求企業間的托盤、叉車、搬運設備、貨架貨位、貨運車輛等物流裝備標準都與托盤尺寸協同,從而帶動物流標準化發展,國家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推動企業租賃托盤,而是通過租賃托盤與帶託運輸能夠推動上下游企業托盤標準的統一。

五是認為商貿物流標準化僅僅侷限於托盤及單元化物流的標準化。其實確定了“物”的單元標準後,就應該全面推進“流”的標準了,包括物流作業的流程標準,貨物交接的流程標準,物流服務的流程標準。在“物”與“流”的標準基礎上,再推進“鏈”的標準,讓物流標準逐級推進。

推進“供應鏈”的標準,需要實現物流與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四流合一,因此需要在“物”的單元上通過賦碼,給物的單元確定身份證,按照“物”的單元實現物流信息化。

物流單元賦碼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礎,是推動物流信息單元與物流貨物單元化融合,推動實體物流與虛擬信息流合一,進而推進物流、商流、資金流的融合,促進供應鏈管理,推動智慧物流發展。因此商貿物流標準化絕不僅僅停留在“物”的單元標準化,還要以“物”的單元標準化為基礎推動“流”的標準化,進一步推動“鏈”的標準化。

信息單元、計量單元、訂貨單元、流通單元、數據單元、追蹤單元都是建立在貨物單元基礎之上。

七、什麼是單元化物流?

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物流是一個範圍很大的概念,物流涉及範圍太廣,領域太多,既有小件物流,也有中等包裝的物流,更有大件和特大件物流;既有液體物流,也有散裝料物流,還有固體物流;物流涉及的行業就更為廣泛,物流系統也千差萬別,物流專業知識更是專業性極強,任何專家都不可能是物流通家。

但是我們做物流的在分析物流時,需要通過高度概括將複雜的物流簡單化,從這個角度看物流作業,我把物流作業簡單概括為五個字:分、合、搬、運、存;即分流、合流、搬運、運輸、倉儲,這就是王氏物流五字訣。

物流的作業對象就是物品,物品按標準單元進行包裝規範,才方便物流作業在分流、合流中通過搭積木方式實現分分合合,實現規範堆碼,實現標準的搬運作業,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進行分流與合流的優化與運籌,實現物流即能快速分揀,分得開,又能夠快速合流,共享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

單元化物流就是指由發貨地將物品整合為規格化、標準化的貨物單元,並且保持貨物基本單元形態,一直達到物流末端,這樣的物流形態就是單元化物流。

單元化物流從包裝開始,紛繁複雜的物品有標準化的包裝模數。標準物流箱、托盤、、集裝箱是物流系統最著名的小、中、大三類標準單元,他們的標準化都帶來了物流業革命性的變革,改變了世界。

單元化技術使物流費用大幅度降低,使傳統的運輸包裝和裝卸搬運工具發生了根本變革,改變了過去那種對包裝、裝卸、儲存、運輸等各管一段的做法,實現了物流系統的互聯互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