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爲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提起順治皇帝相信大家都並不太瞭解他因為他這個皇帝的位置完全在自己兒子的陰影之下,他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他六歲登記,14歲就親政24歲去世,哪裡的朝政主持軍國大事十多年,政績非常的豐富,但是民間卻對於這位青年皇帝和他的寵妃董鄂妃的愛情故事非常的多,他曾經因為這和董鄂妃的愛情和他非常消極厭世,所以曾經鬧著要出家。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政治皇帝在政治上面其實是非常的有作為的,他剛剛親自處理朝政的時候,國力國內的軍事。和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是危機四伏的,而這長期生活在關外的滿清皇帝連漢字寫的奏章都看不太懂,更不要說學習向歷代漢族的皇帝那樣的治國經驗了,但是他以皇帝身份,九五之尊並沒有沉溺在當上皇帝的享樂當中,而是非常刻苦的學習漢族的文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開始讀書,為了背誦一些名篇名著,可以說是徹夜的不休息不睡覺。在每天處理大量的軍機大事和政治的事情,同時汲取了大量的文化知識,不斷的完善他的統治手段和方法。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在軍事的方面,面對著全國的戰亂,它廣泛地爭取朝忠賢成的意見。質量了許多種種的安撫,輕輕的圍剿的政策。大膽放手地重用漢族的投降的官員,不斷地取得精神上的勝利,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在政治上面,他嚴厲的整頓吏治,懲辦貪官,力求建立清廉高效的行政機構。在經濟上面他安撫著大量的逃荒流民,鼓勵著開荒,免除自明朝以後對老百姓的種種苛待連各地向皇上進貢的土特產也全都下令的免除了。救災救荒大力的發展起來生產而且使得國內局勢穩定。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順治甚至皇帝在治理國家的這一方面上也是非常的清正廉明,當中比較突出的一條,就是他誠心的聽取。官員所說的話。容許底下的人冒犯皇帝直言進諫,即使是提出非常尖銳的意見,他也。不以為是吳膩,反而大臣們不提意見,他卻非常的不高興,這麼大度的氣節,遠遠的超過了他許多的先輩對待他的後代也是產生著非常深刻的影響。清朝12個皇帝大多勤政,而且有作為,能夠聽取非常多的意見。很少會像前朝的皇帝一樣,一言不合的就把提意見的大臣打的皮開肉綻,頭破血流,而且還會要了人家的腦袋。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這裡順治皇帝的表率不能不說對待他的後人有著非常重要的政治影響。而更難得的是,當時的甚至皇帝才只有十幾歲,20歲出頭的他,用我們現在許多家庭的條件來看,還只是一個小孩兒但是那個時候的順治皇帝就能夠有這般這般的作為也實在是難能可貴了,也可以看出他的帝王心術是有多麼的高明,更有一點也可以證明當初選皇帝的時候讓他來繼位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但是像他這樣有作為的皇帝,卻並沒有那麼長命他感染上了天花之後,自己也已經瞭解可能就會一併不起,就找來他的親信大臣,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等人擬纂遺照,這也是順治皇帝臨終之前最後一次自責也是他自我批評精神,那最後體現這份精神的遺照可以說是咱們現在的檢討書,但是按照當時的叫法,叫做罪己詔,裡面除了血。最終的繼承人是誰,輔政大臣的名單,還有就是他自我檢討出來,他執政以來累積達到14條之多的罪責。

咱們也就不用文言文兒來給大家說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的原文了,咱們就按照翻譯好了的來給大家看一下。

這第一條順治皇帝檢討自己一聲說自己並沒有那麼高的能力,卻繼承了老祖宗打下的大清江山。但是並沒有治理好這個國家,沒有造福給百姓,這是自己的一條罪狀。

第二條就是自己在母親的前面去世,不能夠肖陽母親沒有給母親養老送終是自己的罪過。

第三條就是強調父親去世的時候自己還非常的小,沒有能夠盡到孝道,本來應該在母親去世的時候進行彌補,但是卻不能活到母親的那個時候了,反而卻給母親帶來了痛苦,這是自己的罪過。

第四條就是說對待皇室的宗親,諸位王爺,貝勒等滿洲的親貴沒有能夠照應的非常周全,是自己的罪過。

第五條就是說在實行政務的時候比較偏向重用漢族的大臣,疏遠了滿族的官員是自己的罪過。

第六條最重要就是自己用人的標準,實在是太過高了。沒有很好地發現人才,使用這些人才是自己的罪過。

第七條罪狀就是自己對不稱職的官員沒有能夠及時的懲罰是自己的罪過。

第八條最終就是自己在皇宮裡面花費的錢實在是太多了。影響了官員們的俸祿是自己的罪過。

第九條就是自己在皇宮裡面建造的一些器具,使用了太多的錢,沒有能夠體諒到老百姓的生活有多麼的艱辛,是自己的罪過。

第十條最裝就是自己非常寵愛的董鄂妃去世的時候,自己沒有辦法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感情。喪葬的理智,違反了祖宗定下來的規矩,實在是太過於鋪張了,是自己的罪過。

第11條罪過是自己過分的信用宦官。使得朝廷裡面營私舞弊。是自己的罪過

第12條罪過是自己貪圖享樂,很少的去上操,使得那些大臣們和自己缺少了聯繫,是自己的罪過。

第13條罪過是自己太自以為是了,夜郎自大。聽不得不一樣的意見,讓大臣們都不敢直言進諫了,是自己的罪過。

第14條罪過是自己知道自己錯了,但是卻沒有改錯,導致了以後的錯越來越多,是自己的罪過。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通過以上的14條罪己詔,可以看出。實事求是的說,甚至檢討了自己這麼多的罪過,實在是有一些過分,這14條當中第一條可以說是有一點點的文章,今天有些人總結自己的錯誤時說的。由於自己的水平不高,能力有限,工作做得並不是非常的好,等一系列的那類套套詞兒。

第二條,第三條就是順治皇帝。說的比較動情的話表達了在自己登基稱帝的時候,為了保住他的皇位,幫助他處理各種各樣複雜的事情母親都發揮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甚至皇帝自己卻沒有能夠為母親守孝道感覺到非常的愧疚於自己的母親,這種感情的確是發自自己內心的。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第四條,第五條說的就是對滿洲的親族,滿洲的大臣沒有能夠做得到任用滿洲親貴的勢力,大膽的任用漢臣,這也正是順治皇帝。為政舉措當中最成功的一點。也正是因為這樣,以權制權的方式。使得清軍入關之後,從最初的動盪形勢。得到了逐步的穩定生產,可以恢復發展。

第收錢的那些條所涉及到的事情應該多都是深知皇帝表現的非常不錯,作為一個經營人,甚至在處理菌劑大事和國家大事上面還有紅中的是我經常都是超凡脫俗的。常超之舉是非常難得的。比起明朝時期那些昏庸。平凡的皇帝們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一位皇帝了,儘管是這個樣子,甚至在遺詔罪己詔當中仍然自責自艾。就顯現出我們如今所說的高標準嚴要求啦。

順治皇帝的罪己詔,為何列舉出十四條罪過,又怎麼會有不同的呼聲

接下來咱們就要來討論一下第十條順治皇帝的愛妃董鄂妃去世的時候,甚至的確是因為這件事情過度的傷心,非常的夠嗆。朝野上下震動了一段兒時間。說起來這位董鄂妃的確是因為值得人心疼的好妃子,她美麗端莊,善良賢惠,問挪多姿嬌小可人,不貪財,不爭寵,對孝莊皇太后也是非常的好,在宮裡面忍辱負重,以德報怨和其他的妃子們和睦相處,太后,皇后和其他的妃子生命董鄂妃都可以幾天幾夜過去病榻前面進行的服侍,以至於自己由於超負荷的身體透支而多次的病倒了,董鄂妃的這種自我犧牲,保障了後宮裡面的安寧,為順治皇帝盡心盡力的處理政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是感情歸感情,封建社會的皇家的名分制度是並不可以煽動的。甚至為董鄂妃這裡喪事的時候的確是像他檢討的那個樣子玩兒的有點兒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