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本文作者:米景揚,陳少梅女婿,在北京榮寶齋工作40多年,歷任榮寶齋編輯、副編審、副總經理等職。60年代還曾在故宮博物院從事古畫複製工作。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陳少梅(1909-1954),原名雲彰,號升湖,字少梅,以字行,出生於湖南衡山(今衡東縣)的一個書香世家。

半個世紀彈指而過,一些當年傾動畫壇的人和事已逐漸為人淡忘,許多享譽一時之作,也悄然被塵封在無情的歲月裡。然而,在這段時間裡很少有人宣傳的陳少梅及其作品,非但沒有被歷史湮沒,反而在時間的流逝中顯露出來。2004年初,天津文物公司主辦的迎春文物拍賣會上,在拍陳少梅的《二十四孝圖》時,高潮迭起高潮迭起,起價60萬元的拍品,以打破常規的競價迅速攀升,最後由一位收藏家以561萬高價購得,創下天津文物拍賣史上書畫拍賣的最高紀錄。在2004年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少梅先生的兩件1950年畫的各約4平尺的山水條幅,均以192萬港幣成交……

丹青鑄史,藝顯千秋。少梅先生去世近半個世紀後其作品的重新“升值”,再一次生動地證明:真正優秀的藝術家,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下面僅就所知,談談我對少梅先生繪畫藝術的認識。

巍巍衡嶽,地傑人靈。正如陳少梅的父親陳嘉言《端午祭屈子即席》詩中所言:

濟濟衣冠拜一堂,騷人自昔出吾鄉。

楚天極望家山遠,湘水長流文字香。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坐落在陳少梅美術館旁的“陳氏五傑”塑像

陳氏為衡東望族,在中國近現代文化史和革命史中名家輩出,舉其大端即有:

少梅的大伯陳毓光(1844-1913)是光緒癸未進士,官至兵部主政。少梅的堂叔陳鼎(1854-1904)官至軍機處行走,支持維新變法,戊戌時與譚嗣同等六君子同被綁赴刑場,險遭殺害。

少梅堂叔陳範(1860-1913)是中國現代史上最早鼓吹民主革命的報紙——《蘇報》之館主;《蘇報》所刊鄒容《革命軍自序》等反清文章,在國民革命史上影響巨大,“《蘇報》案”也曾在海內外引起轟動。

少梅堂姐陳擷芬(1883-1923)是著名女革命家,筆名楚南女子,創辦中國首家《女學報》,留日期間與鑑湖女俠秋瑾改組“共愛會”,被推為會長。

少梅堂姐陳衡哲(1890-1976)是中國最早留美並取得碩士學位的女性,中國新文學運動第一位女作家,1917年開始用白話文進行文學創作,192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西洋史教授,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教授。

少梅大姐陳雲鳳(1870-1946),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母親。她的丈夫夏紹範為清資政大夫,她被敕封誥命夫人。她在協助丈夫整理《東遊筆記》等書稿時接受了科學民主思想。明翰投身革命,祖父要將明翰沉塘,被她救出,她也搬出夏府,投身兒女們的事業,完成了“從誥命夫人到革命母親”的轉變。1922年,她被衡陽婦女界一致推舉為縣議員,在就職典禮上她說:外侮內憂“非共產主義莫可醫也”。她的四個子女——明翰、明衡(女)、明弼、明震——先後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衡東陳氏一族在中國近現代革命史和文化史上之建樹,由此可見一斑。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少梅父親“鐵面御史”陳嘉言

少梅的父親陳嘉言(1851-1935),字梅生。光緒八年(1882)解元,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京畿道監察御史、江南道監察御史、福建漳州知府等職,詩文書法名聞南北。他曾撰文讚頌同盟會首義烈士劉道一及其妻烈婦曹莊(文見《衡山正氣集》),可見他頗具民主思想。1914年他受聘國史館編纂,時袁世凱陰謀稱帝,遣人以2萬金請他寫文勸進,被他嚴辭拒絕,旋被舉為首屆國會議員(事見熊希齡《梅生太史行略》)。晚年梅生先生主持衡陽書院,支持何叔衡、毛澤東辦自修大學,支持外孫夏明翰等親屬的革命活動。

深厚的文化沃土,必然造就卓爾不群的超凡之材。少梅幼承庭訓,攻習詩文書畫;其後畫品高標古雅,倜儻不群,內涵深刻,正是得益於他深厚博雅的家學風範。

少梅15歲加入金北樓主持的“中國畫學研究會”;17歲張延教席於北京;18歲與金北樓之子金開藩等共組“湖社畫會”,成為“湖社”骨幹;21歲獲比利時“建國百年國際博覽會”美術銀獎;23歲主持“湖社天津分會”,《北洋畫報》率先予以介紹,譽為“名手”。從此他定居天津,課徒鬻畫,世之睿識真賞者無不推崇他的人格畫品,遂聲名鵲起,聞於天下。

陳少梅先生在繼承傳統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懷虔敬地對待所有優秀繪畫傳統,於南北宗巨擘大匠之作,自少至壯虹汲鯨飲,潛修默練,追本溯源,博採眾長。他從明人唐寅、仇英得秀雅勁逸之趣,從浙派戴進、吳偉取滂沛生動之致;再溯源而上,取法南宋李、劉、馬、夏諸家精髓;注入倪雲林簡淡蔚然、高古深秀的氣韻及米芾“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的風神。他“以北宗為體,以南宗為用,以北宗蓄其勢,以南宗添其韻”(範曾《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陳少梅·〈序言〉》);藝術面貌淵穆清華,洋溢著和諧的節奏與優雅的韻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於陽剛的清勁畫風,於藝壇獨樹一幟。早在1935年巢章甫先生就在《北洋畫報》撰文稱:

畫家陳少梅先生,英年力學,名震平津。……人物、仕女,並皆絕佳,山水更兼南北二宗。並世作者,殊不多睹也。值此藝術消沉之際,正復異彩當空,光芒萬丈,盛可知也。

少梅先生作畫十分注重氣韻。1939年5月14日他曾拈“氣韻與筆墨”為題與朋友漫談繪畫,他說:

中國繪畫最重氣韻。倪雲林作畫,寥寥幾筆,畫稿亦常常不換,可是很好,就因為有氣韻。畫有雅俗之分,即在於氣韻之有無。……必作畫之人先不俗,畫才能雅。作畫講氣韻,不能只在畫中尋求,個人平素修養,非常重要。(見《沽上藝文·陳少梅談畫》)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紀念陳少梅誕辰一百週年

陳少梅繪畫氣韻高古,超凡脫俗,正源於他道德高尚,人品雅潔。這段談話可謂陳少梅繪畫最好的註腳。

新中國成立以後,陳少梅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他走出書齋,面向社會,嘗試用傳統筆墨反映現實生活,創作了一批自標新格的作品,如《浴牛圖》、《叢林遠岫》、《燕山秋色》、《頤和園玉琴峽》、《江南春》、《小姑山》等等。這些推陳出新的力作,洋溢著時代氣息,反映了他對“如何促進優秀的民族繪畫遺產進一步發展”的思考和成就。

讓人萬沒想到的是,1954年中秋節前夕,少梅先生驟然病逝,年僅45歲。這樣一位中國畫壇難得的天才巨星,在他如日中天之盛年,突然隕落,令舉世扼腕,“這又豈是陳少梅先生個人的不幸而已呢!”(啟功《陳少梅畫集·〈序言〉》)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少梅作品

改革開放以來,陳少梅的名字日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美術家和美術愛好者對他推崇有加。從董壽平先生“藝顯千秋”的盛讚,啟功先生“百身何贖”的嘆惋,範曾先生“集宋元畫法而言,南有黃賓虹,北推陳少梅”的評價,以及廣為流傳的“現代唐伯虎”美譽等等,不難看出少梅先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少梅作品

陳少梅先生是一位非常全面的畫家,他能工、能寫,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精。

南宋臨安周圍及雁蕩等名山,到處都有大劈面的巨石。擅長寫生的南宋畫院畫家馬遠、夏,創造了以“大斧劈皴”為主要技法的北派山水,用筆縱橫高簡,沒有半點兒含糊,七百多年來,學者寥寥。陳少梅先生的山水畫,遠觀之骨氣嶄岸,近求之採藻嚴密,體勢雄健恢弘,可見他全面並創造性地吸收了馬、夏水墨山水畫的豐富技法,又深入研究了明代唐寅及戴進、吳小仙等“浙派”風格,繼承了北派山水的優良傳統。然而其氣韻清雅雍容,含英咀華,則又近乎五代董源、巨然,宋之李成、范寬等“南宋”巨匠。其作品獨有的淡雅和清逸,洗卻人間煙火,掃盡騖逐庸凡,正是中國文人畫家力倡的“士氣”,延續典型的南宋畫風。因此少梅先生的山水畫所體現的正是北宗為體、南宗為用、北骨南風、互為表裡,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

陳少梅先生作畫,喜用“六吉棉連”宣紙,請天津著名裱畫師傅範殿元用極淡的礬水一過,使薄如蟬翼的六吉棉連變得半生不熟。這為他創造獨特面貌的繪畫作品,提供了特殊的物質基礎。

他對歷代名家的技法有著深入的研究,用筆爽利俊發,略無滯礙,且喜用中鋒,所謂“中鋒轉折,萬毫齊力”,行筆力透紙背。他曾經說過:筆的使轉,宋元以上皆用中鋒,起筆藏鋒於內,轉折處筆亦轉折。用中鋒才能筆筆成立體,顯得古厚而不致平扁無力。(見《沽上藝文·陳少梅談畫》)他用墨雅潔清脫,皎然不滓——這是他的畫總是筆墨結實耐看的重要原因。

他畫山石,以中鋒畫輪廓,峭拔方硬;趁墨色未乾,大筆皴擦,乾溼濃淡一揮而就,取得山石、坡巖、峰巒堅實的質感和立體效果;畫樹木主幹,筆墨蒼勁,枝條穿插,自然秀美,松針和各種夾葉皆能根據季節、土質、環境等不同而相應變換,極少雷同;畫溪流水紋,用筆生動流暢;畫山水中的人物,多喜作策杖高士和隨身小童,筆墨奇簡而栩栩如生。他40年代的山水畫以水墨為主,到50年代初期,喜畫淺絳和重彩山水。他渲染的功力深厚,作品於蒼潤淡遠中顯出明亮、清雅與恬靜。

陳先生喜與朋友清談,但手中從不閒著,談藝中不斷研磨加工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可見一位藝術家創作的艱辛與自得。

陳少梅畫人物用筆非常講究。他曾經說過:畫人,用線條的粗細托出人物,成為立體。用起駐筆的輕重表現力量所在。如畫衣袖,古人袖口寬,近腕處用筆重,其下端自能飄起……輕重之外應知選擇。如衣紋在衣服上實際很多,畫時則只選擇其最主要的幾筆,不必要的衣紋,務必簡去。凡一筆能表示的不要用兩筆。……用筆還須知變化,入衣袖之紋須用幾筆合起來表示,筆與筆之間有一定的關係。所謂用筆的變化,即謂線條組合上的變化。”(見《沽上藝文·陳少梅談畫》)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少梅作品

陳少梅的人物畫題材非常廣泛。以文人、高士、仕女、嬰戲以及道釋形象如觀音、達摩等為主。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人學士燦若繁星,軼聞趣事亦豐富多彩。陳先生以極大的熱情表現他們(如老子、陶潛、李白、杜甫、蘇軾等),如觀瀑、臨流、賦詩、聽琴、偷桃等主題,無不以他獨特的表現手法盡收筆下。如著名的《西園雅集圖》,描繪了北宋文人蘇軾、黃庭堅、王晉卿、李公麟等16人聚會於王詵西園的故事。這是一幅四尺整紙的大幅立軸,創作於1945年,先生時年36歲。畫面以鳥瞰的構圖,將二十多個人物,分成五組,分別活動在松柏蕉竹、清溪巨石、淺苔綠草之境,或吟詩、或作畫、或聽琴、或論道、或題壁……表現了文人逸士志在山林的情趣。人物以中鋒勾勒,大小雖不過寸許,而各個風神飄逸、氣韻超然,服飾冠履變化各異;動態則一人一神,一人一情。秀麗工緻的筆法和剛勁的小斧劈皴交互使用,形成秀逸清勁的格調。作品用色亦極講究,以綠色為主基調,而仕女上衣的硃砂紅,又達到“動人之處不須多”的整體效果。全幅畫作洋溢著濃郁的文學氣息和詩情雅趣,畫家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繪畫技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是展現少梅先生人物畫風格及其藝術成就的代表作。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少梅作品

仕女畫極易畫俗,畫面紅紅火火是一些仕女畫的通病。而少梅先生的仕女畫,展卷一看,清雅超凡之氣迎面而來。堪稱精品的《金陵十二釵》是少梅先生仕女畫的代表作。它以纖細的線條勾畫仕女的面部,只用淡赭渲染明暗,顯得立體而清俊;衣紋則挺拔有力,剛中有柔,生動地表現出絲綢織物的質感。景物的描寫緊密結合文學作品的內容。翠竹、紅梅、梧桐、綠蕉、枯木等的處理,尤其是姿態各異的太湖石的描繪,達到爐火純青的效果,可謂前無古人。在色彩的處理上,重彩與水色的對比運用,亦有獨創之處。以《迎春》一幅為例,整個畫面以水墨和草綠為主色調,而仕女衣領上的兩道石青色,大大豐富了畫面的變化,突出了人物,推開了景物。它是陳先生仕女畫獨特風貌的典型體現。

少梅先生還有一些粗放風格的人物作品,不孜孜於細節,而專注於人物神情的捕捉和意境的表現,筆墨奔放,沉著爽利而充滿激情,最能體現少梅先生的筆墨功夫。這類作品如《東方朔偷桃圖》、《鍾進士醉酒圖》、《賣餅兒》等,皆為傳神妙品。啟功先生曾高度評價這些作品所表現的腕底功力雲:“運毫何殊運斤,著墨既是明人”、“其紙不過三十年,其筆則三百年。”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少梅作品

扇面難畫。紙扇上有一層膠,而金箋扇面又極光滑,沒有經驗是很難駕馭的。很多名家,一輩子不敢碰扇面。而陳少梅的扇面畫卻在現代畫壇中享有盛譽,這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陳少梅的扇面多次創出拍賣天價的事實,即可見一斑。少梅先生在光滑的扇面上能如在宣紙上一樣施展其精妙的筆墨技巧,工筆、寫意皆得心應手,枯筆、飛白亦表現自如。他善於利用扇面這一特殊的形式,精心佈局,巧妙構圖,咫尺空間也能表現恢弘、複雜的場面。僅舉他的《桃花源圖》為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筆調清新流暢,描寫逼真,使讀者如臨其境的好文章。要把文中漁人所見畫成一幅畫,還要壓縮在小不盈尺的扇面上,其表現手法、佈局構圖等等的難度,可以想見。《桃花源圖》扇面一打開,所見並非一片桃林,漁人舍下的小舟安排在扇面右下角的板橋邊,巨大的山岩擋住去路,暗示“山有小口”;扇面的左上角則“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正面上方的大塊空白,則表現“良田、美池”,把人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形象地再現了出來。

少梅先生的其他扇面畫,如山水、梅竹、仕女、高士等,無不匠心獨運,構思巧妙,細筆精繪,亦為近現代扇面畫別開生面。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少梅作品

陳少梅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不僅重視大幅作品的創作,也喜歡畫小品。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似乎從不閒著。他平時用一種日本美濃幛子捲紙,裁成盈尺,畫了很多山水小品,供課徒之用。這些小品筆墨精妙,顯示出其深厚的功力。綜觀他的作品,不論大小繁簡,都給人以嚴肅認真、匠心獨運之感,這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大師所不可缺少的。

少梅先生也喜歡畫梅、蘭、竹、菊及花鳥、墨荷等。他畫梅、蘭、竹、菊多與山石泉瀑相結合,清脫瀟灑,境界幽靜秀美,自成面貌。畫梅主幹勾皴一次成形,老辣蒼勁;勾花自如隨意,冷逸孤傲,一如他所題“幾片冰魂,千秋古雪”的意境。他畫墨竹,爽勁挺健,俊逸多姿,風神卓絕。他的花鳥畫如《墨荷》、《雙清圖》、《喜鵲登梅》等,挺拔秀麗,清氣盈紙,同樣體現了他深厚的筆墨功力。這既是畫家內在氣質和精神品格的自然流露,也為他的人物、山水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他與夫人馮忠蓮合作的雙幅梅花巨幛《東風第一枝》,老幹的皴擦與枝條的穿插,不落俗套,給人以老樹新枝的清新感覺。1990年中央文史館代表團訪問香港,這幅《東風第一枝》一起赴港展出,好評如潮,並在電視臺節目中介紹

少梅先生注重寫生。20世紀40年代兵荒馬亂,交通工具極其落後,但他的足跡踏遍北京西山各地,畫了很多速寫。他經常告訴學生:“冬天的樹枝,樹葉都落去了,穿插走勢看得清楚了。不同的樹,枝條生長的姿態各不相同,必須深入觀察,不斷動手。”他畫秋林題材,紅葉秋樹,枝條穿插極為繁雜,但層次分明,繁而不亂。

新中國建立初期,為生計關係,他創作了幾本連環畫,如《孔十爹》、《相思樹》等。為此,他到遠郊去畫羊群,到工地去寫生,到棉田裡畫棉花……而《江南春》、《小姑山》、《頤和園》等精品的成功創作,也都是與他深入生活、注重寫生分不開的。

目前,陳少梅先生作品造假者很多。一棵樹、一塊石,有時摹臨得有些形似,但一看落款,馬上就露了馬腳——因為少梅先生的書法是很難摹擬的。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陳嘉言書法作品

少梅先生題畫的書法,著字不多,而筆筆耐人尋味,可與畫面的氣息相映襯。

他的字早期得益於其父陳梅生先生。梅生老書學二王,舒展端麗,俊逸瀟灑,名重一時;鑑湖女俠秋瑾曾有《上陳先生梅生索書室聯詩》雲:

如雷久聞右軍名,問字愁難列講庭。

欲乞一聯綺麗筆,閨中曾讀養鵝經。

把他和王羲之相比,可見他書名之盛。少梅先生在父親的指導下,打下了深厚的帖學根基。

後來少梅又寫“元四家”之一的倪雲林。倪字橫平豎直,入筆、收筆都很有特點。啟功先生曾經分析說:

元代書畫家倪瓚書法學六朝人,僻澀中獨具古媚的風格,後世惲壽平、僧漸江等都學過他,並不能十分相似,足證不易模擬。(啟功《陳少梅畫集·〈序言〉》)

少梅先生對倪瓚書法情有獨鍾,亦下過臨摹苦功,幾張倪字的照片,四角都已磨圓,不知摹臨了多少日、學過多少遍,所以終能得其真髓,再現倪字的神妙處。

少梅先生晚年又參學米字,索求其氣象。幾本珂羅版的米字帖,用硃砂筆在上面圈圈點點,亦不知臨了多久。故少梅書法靈活瘦硬、沉著飛翥,自成面貌,與其畫相得益彰,並稱絕倫。

陳先生擅寫蠅頭小字。如《琵琶行》扇面,竟將白居易《琵琶行》全詩六百餘言,悉錄於小不盈尺的扇面之右上方,字字神完氣足,清晰精彩,使扇面書畫合璧,堪稱奇珍。這些都足見他法書功力的深厚。

《榮寶瑰夢》陳少梅先生的繪畫藝術

圖:坐落於衡東武家山公園的陳少梅美術館

我還收藏有少梅先生1947年寫給王作求先生的三封信,行、草相間,洋洋灑灑,筆走龍蛇,酣暢淋漓,美不勝收,亦為近世罕見。從茲可見,少梅先生在行草方面取得的成就亦非同凡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