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古国——虎国,卜辞中有它的踪迹,曾为青铜王国

虎国,商代甲骨卜辞中称为“虎方”,地望不可考,据推测大致范围当在长江以南,是一个以“虎”为图腾的原始部落,后来发展成方国。看到“虎”字,可以联想到“虞”,古文献中“虞”即“吴”,“吴”是猎人狩猎时奔跑、呼叫等一系列动作,“虞”是猎人披上虎皮的结果。不知道早期吴越之地有没有受到过虎国文化的影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了一批造型精美器型高大、器身饰有各种“虎”形象的青铜器,从而一个神秘的不见任何史载的以“虎”来命名的方国露出水面。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当时虎国的冶铸技术已经达到了高度水准。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批带“虎”青铜器的造型特色既有跟中原文化相似的地方,又有属于自己的地方风格,这说明虎国是一个独立存在有别于华夏族的异族方国,而到了商朝时期,由于战争或其他因素,已逐渐向中原文化融合。

商代古国——虎国,卜辞中有它的踪迹,曾为青铜王国

虎国与江南地区原始先民的拜虎传统、以虎为信仰的文化现象密切相连。有一种说法认为原始先民的狩猎精神就是来源于猛虎,先民们上山觅食,碰到猛虎,猛虎本身就是个狩猎高手,是森林王国中的强者,其勇猛威武的形象、骁勇好斗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先民们,先民们见了老虎,从害怕到敬畏,再到祟拜;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猛虎的捕猎行为中学习和借鉴以获取强大的力量,从而改善人类的生存能力。或许这就是“虎国”的由来。

商代古国——虎国,卜辞中有它的踪迹,曾为青铜王国

商朝从商汤建国以来,一直在搞对外扩张,到了商武丁时期,这种情况达到了鼎盛,武丁夫妇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对外臣服了大量的外族方国或部落,商朝的势力范围已经非常之广。其中商王伐虎国大约也发生在这一时期。据甲骨卜辞有一组“贞,令望乘暨举途虎方,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大甲,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丁,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祖乙,十一月”的记载,大意是十一月,商王决定征伐虎国,令贞人向商朝的先祖们进行占卜祷告,以求吉凶。一般要进行占卜的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国家元首要对周边进行视察或访问,这种情况多见于臣服于商王室的方国或属于本国的领土;另一种情况是出于军国需要,这种情况多见于商王室要讨伐哪个不听话的方国或部落。这里属于后一种。从这组卜辞中可以看出,贞人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告问商王的先祖们,以求先祖显灵告之,说明商王对这次征伐非常重视,虎国实力的强大可见一斑。应该说虎国早已在长江以南地区由落后的部落发展成方国,建城筑郭,创造文字,开采青铜,铸炼铜器,形成了一套颇具规模的政权体系,在当时的南方算得上是一个大国,并且对商朝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商武丁才会兴师动众的去征伐。但是这次证讨虎方,据推测商朝失利,故而在以后的卜辞中,虎方一词再未出现。

商代古国——虎国,卜辞中有它的踪迹,曾为青铜王国

商代古国——虎国,卜辞中有它的踪迹,曾为青铜王国

伏鸟双尾铜虎

虎国在周朝时还存在,据湖北孝感县出土西周“中方鼎”,其铭文显示:“唯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据证实,此鼎系周昭王时期的器物,铭文意思是周王令南宫大将帅师讨伐虎方,与此同时,周王也展开了一次盛大的南巡活动。这就是《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的:“昭王南巡”一事。南宫伐虎国结果如何,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周昭王“南巡不还”,死在异乡。虎国虽然不见史载,但虎氏却很早就已形成,据说现在也有虎姓人。

更多方国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