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悟禪機到覺佛法本質,賈寶玉經歷了什麼?

《愷叔說紅樓夢第77期》

《紅樓夢》第22回寫道,賈家人聚在一起聽戲曲的時候,寶釵把《寄生草》的曲文念給寶玉聽了。寶玉聽完之後,喜得拍膝畫圈,大讚不已,他更是由此開始領悟了一些禪機。那到底是什麼內容有這麼牛逼的功能呢?

《寄生草》的內容如下:

“漫搵英雄淚,

相離處士家。

謝慈悲,

剃度在蓮臺下。

沒緣法,

轉眼分離乍。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那裡討,

煙蓑雨笠卷單行?

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這首曲文,寫的是《水滸傳》當中的魯智深的故事。他原來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在得知鎮關西這個地主惡霸欺壓了金老漢父女之後,決定要好好教訓對方一頓,只是沒想到他只出了三拳就把對方打死了。

為了躲避官府的緝捕,魯智深這個為民除害的英雄,只能逃亡到其它地方。後來,他重遇金老漢父女。在金老漢的女婿趙員外的幫助下,魯智深到五臺山出家做了和尚。

然而,佛緣尚淺的他,在五臺山沒待多久,就選擇了下山。

魯智深認為自己是赤條條的一個人,來去沒有牽掛,在風雨中依然可以獨行,靠一破缽化緣也可以度過餘生。

雖然魯智深在五臺山待的時間很短,但是他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佛法基礎,不然也不會認為自己來去無牽掛了。

魯智深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讓寶玉之後大受啟發。


從悟禪機到覺佛法本質,賈寶玉經歷了什麼?

賈寶玉悟禪機


那天聽完戲曲,湘雲當眾說有一個戲子像黛玉,寶玉怕黛玉聽了不高興,連忙向湘雲使眼色叫她不要再說了,偏偏這一幕讓黛玉看見了。

湘雲和黛玉為此都生了寶玉的氣。這令心中記掛她們、希望她們兩個都好的寶玉,反而吃力不討好、變成裡外不是人了。

之後,寶玉想起了寶釵給他念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一刻他覺悟了,於是心無掛礙,不再去管像湘雲和黛玉耍小性子的那些事了。

心無掛礙以後,寶玉自己活得比以前輕鬆自多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正向他奔來。

寶釵除了給寶玉唸了《寄生草》,後面還給他講了惠能學佛的故事。

惠能得知五祖弘忍大師在黃梅縣東禪寺做住持,於是前去跟他學佛。一開始,五祖只讓惠能去幹一些雜活。

後來, 五祖要尋找接班人,於是讓自己的徒弟們都寫一偈,看看他們當中誰對佛法的理解最深刻、能夠憑此繼承自己的衣缽。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看好神秀,他寫的偈是: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

神秀寫的這一偈,在眾人看來已經寫得很好了。

然而,惠能在聽到這偈後,知道神秀尚未頓悟佛法的本質。

他自己於是也做了以下這一偈: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五祖聽了這一偈,知道惠能已經頓悟佛法的本質,於是將衣缽傳給他,讓惠能成為了後來的六祖。

在聽六祖學佛的故事之前,寶玉對佛法的覺悟近似神秀,認為“心有塵埃,需勤拂拭”。然而,在寶釵給他講了六祖學佛的故事之後,寶玉開始頓悟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經過寶釵的點化,寶玉對佛法的理解突飛猛進,說她是寶玉的佛學老師一點都不為過。


從悟禪機到覺佛法本質,賈寶玉經歷了什麼?

賈寶玉悟佛法本質


除了寶釵,幸運的寶玉還遇到了他的第二個佛學老師,這個老師是誰呢?

這首先得從寶玉的一詞一偈說起。

寶玉寫的詞是:

“無我原非你,

從他不解伊。

肆行無礙憑來去。

茫茫著甚悲愁喜,

紛紛說甚親疏密。

從前碌碌卻因何,

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寶玉寫的偈是:

“你證我證,

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

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

是立足境。”

寶玉借這一詞一偈,表達了自己之前為她人操碎了心、卻落得個自討沒趣的鬱悶。自己和她人之前都想證明各自的心意,但是寶玉現在認為,要先有值得“證明”的東西,我們才能說要去“證明”。然而,在他看來,沒有需要“證明”的東西,所以不需說“證明”。不需“證明”,這是寶玉的觀點。

寶玉以為自己已經很懂佛法了,但是看完這一詞一偈的黛玉給了他當頭一棒。

黛玉問寶玉,最貴的東西是“寶”,最堅硬的東西是“玉”。你貴在哪裡?你的堅硬在哪裡?

寶玉聽了,竟回答不上來。

可見寶玉在佛法方面還很愚鈍。他的回答應該是:“我沒有貴的地方,也沒有堅硬的地方。”

雖然寶玉在佛法方面還略顯遜色,但是其實他能做出上面那一偈已經很不錯了。

黛玉對此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並在“無可雲證,是立足境”的後面,再加了一句:

“無立足境,是方乾淨”,這句話直接體現了佛法的本質。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意思近似神秀寫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無立足境,是方乾淨”,則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殊途同歸,都揭示了佛法的本質是:“無”。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寶玉說的“證明”,不只是不需“證明”,而是“證明”本來就是不存在的,這正是佛法所說的“無”。

由此可以看出,黛玉在佛法方面造詣也是極高的,比寶玉要高出好幾個段位,可以做他的第二個佛學老師。


從悟禪機到覺佛法本質,賈寶玉經歷了什麼?

林黛玉是賈寶玉的佛法老師之一


綜上所述,多虧有寶釵和黛玉,她們這兩個佛學老師的點化,讓寶玉對佛法的理解,從愚鈍到睿智。

因為悟懂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寶玉開始變得心無掛礙,活出了前所未有的自在。

因為覺悟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寶玉開始明白了佛法的本質。他日後更是在寶釵和黛玉的加持下,不斷修煉、不斷精進,並最終出家修成了正果!

對於黛玉、寶釵、寶玉和佛法,你的想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