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吉利汽車佈局“20200戰略”,力求在自主品牌車企中成為龍頭老大位置。我們可以看到大眾汽車200萬臺的銷量高高在上,吉利正是在追趕這一汽車大亨。在追求銷量的同時,吉利汽車也走了精品化路線,從吉利博瑞的誕生,到博越、博瑞GE的出現,都證明了用戶體驗和精緻感,成為了吉利汽車未來主打的方向。

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前不久,吉利汽車自主研發的BMA架構對外公佈,第一款在此架構上生產的車型就是剛剛上市的吉利繽瑞車型。吉利繽瑞是“繽”字系列車型的開篇之作,它主打年輕、精緻,以及運動風格。與吉利帝豪GL形成了“紳士”和“潮人”兩種路線風格。

有人會問,難道繽瑞的上市,不會搶吉利帝豪GL的飯碗麼?

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吉利品牌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宋軍比較明確的給予了否定,他解釋說,“帝豪GL和繽瑞,從車到人,到傳播,到產品的賣點、形象,所有的體驗點、體驗設計全部是不一樣的。”他表示,今天的市場變化,在預見當中,所以吉利一直沒有放鬆在轎車上的積累,才會增加繽瑞,以及多種動力組合的車型。繽瑞的出現可以套用一句話,“先市場之憂而憂,後客戶之樂而樂。”

同時,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市場總監 陳家黨也補充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認為A級轎車市場足夠大,平均一個月兩萬五左右。吉利在調研時發現,用戶的需求越來越細分化,選車風格不一樣,同一個價格區間內也需要不同風格的車,因此繽瑞的機會來了。帝豪GL走的是商務、精英路線,繽瑞的用戶偏向年輕、運動,兩款產品的用戶需求和用戶群體本身就不一樣的。8-10萬元的價格區間,用戶可以有多種的選擇。

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沒錯,一個價位區間的A級車不一定就是“相剋”,並肩作戰是帝豪GL和繽瑞的初衷。大獅兄完全理解這兩款車的差別和存在意義。很簡單的一個比喻,同樣是600元一雙的阿迪達斯運動型,有兩個款式或是更多款式很正常,因為阿迪達斯需要滿足不同審美,不同需求的用戶,這就是有實力的廠家對於細分市場的把握。

除了和自家兄弟的關係外,大獅兄非常好奇吉利繽瑞對自己的三缸機是如何評價的,並且想知道三缸機是不是未來吉利A級轎車的主力。那麼,繽瑞的這臺三缸發動機到底好在哪呢?

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宋軍:“前段時間的成都車展,我們有三缸的樣機參展了,接下來搭載三缸機的車型也會陸續上市,目前最主要的挑戰還是來自於消費者的感知。怎麼樣才能讓消費者有好的感知呢?節能方面,繽瑞有非常優秀的表現,工信部綜合工況油耗4.9L/百公里。在開發過程中,除了節能減排以外,繽瑞的動力表現也很不錯。

在技術領先性上,繽瑞的1.0TD發動機通過增加平衡軸、雙模扭轉減振器、雙質量飛輪等技術,抖動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怠速噪音僅37分貝,熱效率達到36.8%。我們認為三缸發動機不會亞於四缸發動機的表現,在未來的體驗當中會有差異化的優勢。我相信這款發動機會帶來非常棒的市場回報。”

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宋總的回答透露著對吉利三缸發動機的足夠自信,三缸發動機看來已是吉利汽車的一個重要路線。不僅在吉利繽瑞上,其他車型未來也會普及。

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在試駕過吉利繽瑞1.0T車型以後,大獅兄也確實不得不承認,這臺三缸發動機不論是怠速時還是加速時,抖動問題幾乎沒有,可以接近於四缸機的表現,這確實超出了本人的預料。因為就連寶馬這樣的世界品牌都沒有將三缸機做到如此平穩,吉利確實在此花費了不少功夫。

而這款1.0T發動機基於沃爾沃研發標準、聯合德國FFV公司歷時4年打造,其發動機臺架經過47000小時耐久測試,12400小時冷熱衝擊試驗,4800小時高動態耐久試驗以及22400小時循環負荷交變試驗等等,都證明了吉利繽瑞的這臺1.0T發動機可以足夠自信。

宋軍:吉利繽瑞可以給用戶更多的“回報價值”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未來繽瑞車型還將推出混動版本,進一步滿足細分市場的需要。同時宋軍自信地表示,“市場、消費者需求產生了變化,十萬塊錢你可能買到以前的產品,也可以買今天的繽瑞,當然繽瑞會給消費者更多的回報。只要找到和消費者最重要的共鳴點,不管市場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吉利的努力都會得到市場的回報,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吉利汽車在繽系列車型的佈局已經邁開步伐,並且從宋總的回答裡感受到了吉利人足夠有自信。未來吉利繽越的到來,也將加強BMA架構的產品力,很多人都在期待這臺7.9s加速成績的運動派SUV車型。那麼,產品力的自信和產品線的豐富,不僅是吉利汽車給予消費者的誠意,更是吉利汽車的實力展現。既然此次專訪,宋總對吉利汽車的產品和發展方向如此自信,那麼,我們消費者也有理由相信吉利,相信這一自主品牌終有一天趕超合資品牌,讓“國產車”成為世界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