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金融学: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掏空”

正因为中小股东会短视,会忽略企业的长期战略,所以有时候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保护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那么为什么我们又要经常地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呢?这是因为在现实的世界里,大股东常常会利用自己垄断性的控制地位做出对自己有利,但是却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每天学点金融学: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掏空”

比如说,中国A股市场上,很多企业不是整体上市,而是上市公司隶属于一个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本身是非上市企业。

这样的组织结构有什么弊病呢?这样的组织结构底下,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所以有时候可以把集团价值很低的资产,通过各种评估,摇身一变,变成优质的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从中获利。

像2001年的时候,五粮液这家上市公司就和它的母公司之间进行了一笔资产置换交易,进行资产置换交易本来没什么,但是他们置换进来和置换出的资产居然用不同的估价方法。

置换出去的资产,用账面的净资产计价;而置换进来的资产却按收益的现值法估价。账面值为9亿的资产通过评估,升值成了19亿,中间这个置换的差额就由.上市公司来承担,而且是上市公司以现金补齐。

所以,通过这么一个会计上的处理手法,五粮液集团实际上就从上市公司名正言顺地挖走了10亿的现金。很明显,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在这一次的资产置换中是吃了亏的。所以说,利用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来挖空中小股东,这种情况一点也不鲜见。

再比如说,还有人利用上市公司的“壳”做平台,去进行资产运作。上世纪末的时候,有一位姓柳的先生,他就运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控股结构,以5%左右的现金流权掌握了30%以,上的投票权。实际上他就控股了上市公司ST长兴,控制了这家企业以后, 他通过资金往来、关联交易、资产置换等各种方式去掏空上市公司。

比如说他用不到3000万的价格收购了长兴水泥厂。然后用1亿多的价格再转让给上市公司ST长兴,自己套现了7000万元。多次这样的操作之后,公司基本上就被套完了,连年亏损,股价从2000年初的15.8元一直跌到2004年的2.3元。在这个过程中间,ST长兴的投资者是损失非常惨重的。

类似这样的例子其实还很多,所以A股市场作为一个股权高度集中的市场,经常会听说大股东'掏空”小股东的事件。所以,不管是我们国家,还是其它的那些股权高度集中的国家,都会不断提出一定要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公司治理的首位。

所以综合来看,公司治理总是会陷入一个悖论:公司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会产生矛盾;而股份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又会产生利益的博弈。

现在有很多研究,老师会告诉你,你买股票的时候应该买那些公司治理更好的企业。但是实际上,公司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在不同的语境下,它有不同的表现。到底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还是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其实是没有一个简单结论的。

所以,落实到具体投资的时候,你只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公司一个公司地去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