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为什么说李牧死,赵国亡,为什么说王翦有陈平、张良之谋

李牧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我非常崇拜李牧的军事才华,小时候编过他的电影故事,只是不知道朝中大臣的官衔,只好用大臣代替,李牧一生带领赵军战胜强大的匈奴骑兵,多次击败强大的秦国,即使是名将王翦,也只能采用反间计才能杀死李牧,而李牧死后,赵国就灭亡了,所以说"李牧死,赵国亡"。

朱坤明:为什么说李牧死,赵国亡,为什么说王翦有陈平、张良之谋

李牧的第一次辉煌战绩是赵破匈奴之战,我们知道匈奴是游牧民族,善于马上作战,流动性极强,和他们作战的难度很大,李牧采用的是主动示弱的战术,匈奴每一次来都是坚守城池,拒不出战,匈奴人屡次挑衅,觉得是李牧胆小。赵王也是这样认为的,派了别的将领,屡败屡战,最后还得靠李牧。

李牧依然示弱,而且坚持了几年,匈奴人都觉得他胆小,于是李牧决定出兵,他先是带领少量部队,主动战败,等到匈奴主力来了,李牧采取正面防御,左右迂回包抄的战术,一举斩杀匈奴单于十多万人。

朱坤明:为什么说李牧死,赵国亡,为什么说王翦有陈平、张良之谋

公元前233年,秦国大将桓齮进攻赵国,一路势如破竹,赵军连战连败,赵王召回李牧,李牧立刻带兵赶到前线,发现秦军士气正旺,不宜大战,于是坚守营垒,桓齮决定进攻肥下,引李牧来救,然后歼灭。李牧不愧是名将,发现了敌人的企图,主力袭击秦军的留守大营,迅速占领了秦军大营,桓齮率主力来救,李牧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把秦军打得大败。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采取南北夹击的战术,李牧很熟悉赵国的地形,他认为秦军一时半刻拿不下南边,于是主力迎战秦军北边的部队,将其击败,然后乘胜出击,又打败了南边的秦军。

朱坤明:为什么说李牧死,赵国亡,为什么说王翦有陈平、张良之谋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进攻赵国,这次李牧还是决定坚守营垒,名将对决,相持起来,王翦在战场上打败不了李牧,决定采用反间计,于是赵国的奸臣郭开,散布流言,说李牧要谋反,昏庸的赵王,就准备撤了李牧的军权,李牧觉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交出兵权,结果赵王就杀了李牧。王翦顺利拿下邯郸,最终赵国灭亡。我经常感叹,自古以来“名将如美女,不许人间到白头”。

朱坤明:为什么说李牧死,赵国亡,为什么说王翦有陈平、张良之谋

做有爱心负责任的电影剧本作家,朱坤明

自强不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