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求“有根”,几遍功夫深?【白蕉·书法·第四讲】

既然已选定了碑帖,至少要把这部碑帖临过一百遍

才有根底可说,才能得到他的气息。

临帖求“有根”,几遍功夫深?【白蕉·书法·第四讲】

所谓下功夫,应当在临、摹、看三者之外,还要加上“背”的功夫。

这些功夫的作用:

摹,是要得到其间架;

,是要得到其神气;

,可以兼得间架和神气;

,则能使所学习的东西更为熟练,加深印象。

临帖求“有根”,几遍功夫深?【白蕉·书法·第四讲】

往年旧式家庭教子弟习字,从把手描红而影格、脱格――脱一字起至一行,相等于现在幼稚生至初小、高小程度(年龄自五、六岁至十一、二岁),再进一步然后是临帖(初中程度起),这办法是很合理的。其实影格便是摹,脱格便是临。

关于临、摹二者的一般过程,姜白石说:“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又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摹和临的不同与其于学习进程上的关系,姜白石说得很明白了。

临帖求“有根”,几遍功夫深?【白蕉·书法·第四讲】

在摹的一方面,古人还用双钩和响拓的死功夫,这真是了不得。

所谓双钩,就是:有些时候见到名拓或者真迹,因不能占有它,于是用水油纸把它细心钩摹下来,自己保存,以备临习时参考。(水油纸即等于古代所谓硬黄纸一类,透明、吃墨而不渗)

所谓响搨,就是:就是在暗室中向阳处开一小孔,把所欲搨者在孔的漏光中取之。这个法子是用于名搨或真迹原本,色暗而不清晰者。

临帖求“有根”,几遍功夫深?【白蕉·书法·第四讲】

临书的时候,要力求其似,应当像优孟学孙叔敖,动止语默,须惟妙惟肖。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贵似”。这是说临而先看,因为看是临的准备。

但是我说的看,不仅仅是说临习前须看得仔细,我的意思是即使不在临写,在无事的时候,正须像翻心爱的画册、书本一样,随时看之。

至于背,就是说在临习某种碑帖有相当时期之后,其中句读,也熟得可以背诵默写,于是可以不必打开碑帖,把它背临下来。

临帖求“有根”,几遍功夫深?【白蕉·书法·第四讲】

除了正课用功之外,无论你在晚上记零用账,或在早上写家信,只要是你拿起墨笔来的时候,所写的字只要是帖上所临习过的话,就非得背出来不可。

只有这样,若是觉得有错误或者背不出的笔画和结构,不妨打开帖来查对一下。像这样随时留心,进步便自然而然非常之快。

临帖求“有根”,几遍功夫深?【白蕉·书法·第四讲】

再回到我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如何练习书法,仅仅是做到上面就足够了吗?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有没有可能一往前走就是陷阱、就是弯路?学书法有捷径吗?什么才是学习书法的正道?我们初学者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么多问题,我们下回再讲!

我是美学赢家,从美学的角度上学书法,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喜欢就关注吧!

——书法 | 诗词 | 艺术 | 风景 | 设计·专业美学博主 @美学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